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長征離開根據地後,留在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八省堅持游擊戰爭的紅軍和游擊隊。後來逐步發展為贛粵邊、閩贛邊、閩西、閩粵邊、皖浙贛邊、浙南、閩北、閩東、閩中、鄂豫皖邊、鄂豫邊、湘鄂贛邊、湘贛邊、湘南、瓊崖(今海南省)等15個地區的紅軍和游擊隊。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堅持了長達三年的游擊戰爭。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後,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不含瓊崖)於1937年10月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共1萬餘人。
相關詞條
-
南方八省紅軍三年游擊戰爭
南方八省紅軍三年游擊戰爭(nán fānɡ bā shěnɡ hónɡ jūn sān nián yóu jī zhàn zhēnɡ)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戰爭背景 戰區介紹 -
南方紅軍游擊隊征戰紀實
《南方紅軍游擊隊征戰紀實》是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萬劍聲,天寶 。
內容簡介 目錄 -
南方八省三年游擊戰爭
南方八省三年游擊戰爭是指1934年秋至1937年冬,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長征後,堅持在中國南方八省15個地區的紅軍和游擊隊,同持續清...
名詞解釋 中央紅軍 -
南方紅軍游擊隊征戰紀實:紅軍征戰卷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七章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
鄂豫邊省紅軍游擊隊誕生舊址
不久,省委確定在屬桐柏山區的信陽、確山、桐柏、泌陽四縣邊界地區開展游擊戰爭,建立革命根據地。 1936年1月4日,鄂豫邊省委在這所舊址(汪心泰同志的家)...
-
陝北紅軍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陝北地區建立的一支工農武裝部隊。其主力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六、第二十七軍。 最早始於1927年10月12日,由共產黨...
主要領導 早期軍事組織 相關作品 -
紅軍挺進師
紅軍挺進師,全稱為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1934年10月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共中央領導機關率中央紅軍主力撤離蘇區,開始艱苦卓絕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歷史背景 一、挺進浙西南與閩浙邊 二、開闢浙西南遊擊根據地 三、第一次反“圍剿”鬥爭 -
紅軍
中國工農紅軍是中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簡稱"紅軍"。全國紅軍發展到最多時達到約30萬人。由於王明“左”傾錯誤的戰略指導,中央紅軍...
中國工農紅軍 簡介 成立始末 名稱由來 軍歌 -
南方三年游擊戰爭根據地
1934年秋以後,按照中共中央的戰略決策,南方各革命根據地的黨政軍領導機關率領主力紅軍實施戰略轉移,相繼退出根據地,進行長征。留在南方各根據地的少數紅軍...
簡介 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