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山[安徽霍山縣南嶽山]

南嶽山[安徽霍山縣南嶽山]
南嶽山[安徽霍山縣南嶽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皖西名山南嶽山位於霍山縣城以南2.5公里處,海拔405米,山頂面積約1815平方米;南北長約2000米,東西長約3000米,南坡陡峭,北坡平緩,山頂東西兩側均向南延伸。原名天柱山,亦名霍山,又稱衡山、小南嶽。 2017年12月7日,安徽省景評審發布通報,公布對2011年獲評4A級景區進行五年期滿評定性覆核的情況,孔雀東南飛風景區給予嚴重警告,限期6個月整改。

發展歷史

南嶽山景色 南嶽山景色

據我國最早解釋詞義的專著《爾雅》一書的“釋山篇”所言:“大山宮小山,霍。”“霍山為南嶽。”前句的意思是:大山圍繞小山,曰霍。後世史籍凡解釋“霍山”者,大都按《爾雅》的釋義。而且一致公認叫“霍山”的,除山西霍州附近有一山叫霍山外,那就是安徽西部的霍山了。現代權威辭書大多解釋“霍山”時也多引用以上兩條注釋。因此,南嶽山亦名霍山。但現在的霍山已不是指南嶽山或別的山,而是指行政區域的霍山縣了。

明末清初的著名歷史地理學家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六關於霍山有這樣的記載:“霍山,縣南五里,本名天柱山,亦曰南嶽山,又名衡山。文帝分淮南地立衡山國,以此山名也。……《洞天記》黃帝封五嶽,南嶽衡山最遠,以潛岳副之。舜南巡狩,至南嶽,即霍山也。漢武考讖緯,皆以霍山為南嶽,故祭其神於此。”因此,南嶽山又名衡山。另據民間傳說,從縣城看南嶽山,它極像個“衡”字,這可能也有點道理。

南嶽山 南嶽山

南嶽山為何又叫“小南嶽”呢?此乃因為“小南嶽”三字是1936年由時任國民政府監察院院長、大書法家于右任先生親筆題寫所致,從此方有“小南嶽”的叫法。因為在此之前的霍山史籍中尚未發現有如此名稱。于右任先生當時可能是出於為了與湖南南嶽衡山相區別而題為“小南嶽”的。與湖南的南嶽衡山相比,霍山的南嶽山當然只能是“小南嶽”了。但霍山人民仍習慣叫南嶽山。1987年南嶽山經省政府批准,正式定名為“小南嶽風景區”以後,小南嶽的名字便叫開了。

另外,據南嶽山附近民間傳說,南嶽山又叫“佛山”。因為,從南嶽山南邊的一個叫“一仙橋”的地方看南嶽山,它就如一尊彌勒佛。這也就是十八羅漢拜南嶽(彌勒佛)的來歷。南嶽山南邊至今仍有叫“一仙橋”、“二仙橋”、“三仙橋”……的地方。

南嶽山[安徽霍山縣南嶽山] 南嶽山[安徽霍山縣南嶽山]
南嶽山美景 南嶽山美景

南嶽山及其景區屬北亞熱帶溫暖季風氣候區,地處中緯度、大別山北麓,是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黃金地帶。氣候溫暖濕潤,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南北森林交替繁生,自然形成南北兼有的常綠針闊葉混交林和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的森林植物群落。其地質岩性主要為花岡岩及片麻岩,如旗桿夾以下至青龍尖一帶裸露在外的,即為典型的片麻岩。

自然資源

南嶽山的動植物及花卉藥材資源極為豐富。動物有穿山甲、麝獐、黃羊、小靈貓、獾、野兔、松鼠、青蛇、白鷺、野雞、畫眉、山雀等數十種;植物共有68科600餘種,有國家一級保護樹種水杉,國家二級保護樹種連香樹、銀鵲樹、香果樹、鵝掌楸、銀杏、小勾兒茶等,國家三級保護樹種香榧、厚朴、都枝杜鵑、醉翁榆等,“珍、稀、危”樹種的天女花、紫楠、青栲、紅茴香等也有少量分布,其他較為普遍的是青檀、黃檀、松樹、竹子、栗樹、榆樹、四季青、油茶等數十種,森林覆蓋率達95%;果樹有櫻桃、山桃、野葡萄、核桃、獼猴桃、山楂、栗子、杏子、梅子等十幾種;花卉有蘭花、杜鵑、紫薇、紫荊、梅花、桂花等數十種;藥材有斷血流、石蠶、夏枯草、蛇床子、金銀花、鐵觀音、海金沙、石韋、天南星、柴胡、丹參、黃精、玉竹、細辛等百餘種。南嶽山的水資源也較為豐富,它雖無明顯的河流,但卻有富有神話色彩的久旱不涸的天池和龍井,其優質礦泉水完全可以滿足人們的需求。

1984年文物普查部門在霍山縣境內發掘了商周時代的古村落遺址,這說明在距今三千多年前,已有人類在霍山縣這塊土地上棲息活動。因此,南嶽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南嶽山也因其歷史悠久而蘊藏著許許多多美麗而動人的傳說。諸如漢武帝的傳說、呂洞賓南嶽情結、和合二仙遊南嶽、十八羅漢拜南嶽及八仙檀、九椏古楓、斷血流、南嶽鳥語、申茶、南嶽秀姑、狀元紅等神話故事,都給南嶽山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

名人軼事

南嶽山聞名遐邇,千百年來成為詩人文士心動神馳、嚮往登覽的名山,留下了許多歷史名人的足跡和著名詩文。據《尚書·舜典》記載,舜曾登臨南嶽山。居商代甲骨文記載,商王曾到過霍山。公元前106年冬,漢武帝登臨了南嶽。東晉史學家、文學家乾寶在所撰的《搜神記》中留下了“廬江潛縣霍山之上廟有四鑊,可受四十斛”的記載。東晉穆帝永和年間(345-356年)的宰相何充登過南嶽。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502-519年)的宰相何敬容登過南嶽。南朝時的何求、何點、何胤,人稱“何氏三高”的當時名隱,曾謝絕宋、齊、梁三朝的多次徵召,隱居南嶽山麓,潛心著述。據郭沫若的《李白與杜甫》一書記載,詩仙李白曾於唐天寶七年(748年)西遊霍山。晚唐著名詩人皮日休,鹹通六年(865年),因試進士落第,寓居於壽州(今安徽壽縣)的東別墅,此間他遊覽了南嶽山,寫下了著名的《霍山賦》。南嶽山也因皮氏之賦而聞名華夏。宋代六安焦狀元(焦煥)曾於南嶽山建造書堂,閉門讀書三載,終於金榜題名。宋末抗金名將曹平章曾率義軍駐紮南嶽山。明代著名文學家、戲曲作家馮夢龍登臨南嶽時留下了《登岳》的著名詩篇。明代霍山籍進士、國子監丞、

禮部主事、內閣兼翰林院典籍吳蘭,晚年築居南嶽山下,偕其弟吳槐著書數卷,今留有《南嶽山碑記》於世。明末霍山籍進士、時稱天下第二清官的張孫振曾遍游霍山風景名勝,留下多首詩篇。南明大臣張煌言為聯繫農民軍抗清曾途經南嶽,住宿山上。清代霍山籍安徽著名詩人張繼曾、皖西著名女詩人朱坤然遊覽南嶽,留有詩篇。曾任過清朝刑部、戶部、吏部侍郎並京官考核一等的霍山人士吳廷棟也曾登覽南嶽並寫下《登南嶽》的著名詩篇。他們都為南嶽山的歷史增添了無限的光輝。

建國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及有關部門領導同志朱德、康克清、李德生、張勁夫、喬石、萬里、李葆華、溫家寶、宋健、回良玉、盧榮景、徐有芳、王蒙、王郁昭、傅錫壽、丁石孫等都曾駐足南嶽山風景區或下榻南嶽山莊。他們的光臨,大大提高了南嶽山的知名度。

霍山籍現代著名作家和詩人楊美清多次返鄉,遊覽了南嶽山,寫下了大量詩詞和楹聯頌揚南嶽山,表達了他對南嶽山的熱愛之情。原林業部部長徐有芳、文化部部長王蒙亦親臨南嶽山視察,並揮毫潑墨。特別是著名書法大師于右任先生親筆為“小南嶽”題名,原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于右任先生的賢婿屈武先生親筆為南嶽廟題寫長聯,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先生親筆為“南嶽廟”題名,使得小南嶽有了極高的文化品位。

南嶽山是霍山縣也是皖西地區的一處歷史悠久且十分古老的風景名勝區。據清代《霍山縣誌》記載,舊時南嶽山“有天池、龍湫、風洞、石窗洞、白虎崖、試心崖諸勝;南嶽祠、御風亭、萬卷堂、雲獅虎雨(蟲名)、凌霄樹、碧桃花諸跡”。如今除天池、龍湫(井)、風洞、石窗洞、白虎崖、試心崖等自然景觀仍不失它舊有的風采外,御風亭、萬卷堂、凌霄樹、碧桃花等早已不復存在。其中,最為可惜的是南嶽廟了。南嶽廟始建於漢代,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一座極為古老的廟宇,也是皖西地區最富盛名的古剎之一。1986年安徽省規劃設計院在考察南嶽山的時候,在山上發現了多塊漢磚,這與史料記載南嶽廟始建於漢代是相吻合的。但南嶽廟命運坎坷,歷盡劫難,唐、宋、明、清時期多次毀於戰火,廟內原存的唐、元、明等朝代的數塊碑刻早已蕩然無存。再加上“文化大革命”“掃四舊”的洗劫,廟內菩薩盡毀,古蹟幾近蕩然,房屋險遭拆盡,給後世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祖國建設和旅遊事業的發展,霍山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與時俱進,決心要把霍山建成“旅遊大縣”,從而為霍山的旅遊事業揭開了新的篇章。近年來,逐漸加大對旅遊事業的投人,修通了南嶽山景區的柏油馬路;興建了景區的北大門和南嶽山南大門;鋪設了由南嶽山南側上山的1000餘步台階;建造了湖心亭、吟松亭、步雲亭等多處涼亭;整修了百步階。特別是1992年,縣裡成立了南嶽山開發委員會,決定全面修繕南嶽廟,縣領導帶頭捐款募資。歷時一年零三個月,共修繕廟宇16間,更換了斷裂傾斜的舊牆,新鋪了10間水泥地平,粉刷裝修了全部牆面,油漆了門窗、樑柱,新蓋禪房兩間,重塑佛像32尊,還整修了天池。從此千載古廟再吐熠熠靈光。

1987年經省政府批准,正式建立“小南嶽風景區”列為全省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1993年經省林業廳批准建立“小南嶽森林公園”,並確定為省級森林公園。“小南嶽風景區”東沿曹家沖,南至茅嶺腳,西到山河窪,北起烈士陵園,面積4.5平方公里。由縣城主幹道中興路向南再沿傳賢路進入景區,或由縣城西邊的衡山路向南再沿柏油路也可進入景區。景區內有一寬敞的柏油路橫貫南北,轎車、麵包車可直達南嶽山東、南兩邊的上山處。由南嶽山東邊坡度不大的山路或由南邊新鋪的石階均可上達山頂。南嶽山是小南嶽風景區的核心和主體。

景區描述

南嶽山位於霍山縣境內,相傳山名為漢武帝登禮時所封。今廟宇西門尚有“漢帝勒封”四個大字。南嶽山四面眾山拱衛,一峰突起,如住擎天,故又名天柱山。晚唐詩人皮日休漫遊皖西時,曾寫下著名的《南獄賦》,稱“北與地角,勢與天就”,“有水如脈,有石如骨,空洞如腹,有峪如節”,對山水洞石作了細緻的描繪。山頂原岳祠、萬卷堂等古建築。萬卷堂;相傳是宋代狀元焦氏.兄弟中考前的讀書處,至今遺址尚存,現有16間磚木結構的小瓦廟,系1937年重修。正殿是國民黨著名書法家乾信任先生題寫的“小南嶽”匾額。飼旁有一水池,口方丈許,池水清冽,俗稱“南嶽天池”,舊為“霍山八景”之首。相傳池下有一泉 眼,與東海相通,有一龍臥於池中,後不翼而飛。曾有古詩描述:“南嶽峰頂水接天,、芙蓉倒插浸塞蓮,不知漢武賜封后,能潤山前幾畝田”。  山南峭壁處,有大小兩個風洞,扶石躡足而上,可至洞口,大洞可容數千人坐臥其間,小洞外狹內寬,中如曲房復室,借光深入,可達數重。洞的西北上方,有旗桿夾、白虎 岩、試心岩等怪石林立。其中試心岩伸出約三米,下臨深淵,十分險峻。傳說心懷邪念者,畏懼登臨。有詩日:“風洞浮嵐萬壑低,誠心岩上色猶迷,蒼松綠翠埋唐褐,野草荒丘失漢泥”。山北夾谷中有一石洞,有降如富,舊稱“石窗洞”。傳說漢末左元放隱居於此。洞旁有深潭,名日龍漱。古詩云: “封禪猶存臨岳 題,前山排急浪,一徑懾力梯。龍去池方靜,風高古洞迷,忽疑左元放,尚在此中樓”。生動地描繪了南嶽山的自然景色與人文景觀。山之東坡有百步階,拾階而上,登上峰頂。只見東、南、西三面群山連綿,無邊無際;向北眺望,清水如綠,曲折東流;霍山古城、新城盡收眼底。身臨其境,耳聽山泉叮冬,眼望西邊景色,令人心曠神怡。

所屬城鎮

衡山鎮位於安徽西部,是霍山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總面積130平方公里,轄10個村、9個社區,總人口7.5萬人。2007年實現區域生產總值26億元,財政收入7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00元,計畫生育政策符合率98.8%,刑事發案率在萬分之四,連續十三年成為皖西經濟首鎮。

旅遊特色

小南嶽風景區可謂融雄、險、秀、奇、巧、玄於一爐,集山、湖、園、莊、寺、洞、池、松、竹於一體,加之大自然造化巨匠的鬼斧神工,使其靈秀綺麗,神采特異,佳景天成。整個風景區內,峰巒起伏,青山如黛,幽谷疊翠,古剎清幽,陡壁跌落,茂林修竹,果香四溢,鳥語花香,懸崖瀉玉,潭幽湖碧,風清霧潤,向人們充分展示了她的秀美丰姿,引無數遊客為之傾倒。

主要景點

步入風景區,沿寬敞清潔的柏油路緩緩而上,在不足兩公里的沿途中就有花園式的南嶽山莊、神奇的九椏古楓、莊嚴肅穆的烈士陵園、如詩如畫的珍珠湖、古樸典雅的天王殿等景點供遊客觀賞;從土地堂沿南嶽山東側土路步行上山,約半小時可達百步階下,途中有如人云霧的步雲亭可供遊客小憩和俯瞰古城風貌,有龍井泉水供遊客品嘗;如從土地堂繼續沿柏油路向南可直達南嶽山南大門,沿途有神秘的南嶽石佛和二仙石供遊客遊覽;由南嶽山南側上山,沿條石砌成的台階拾級而上,首先可以觀賞到巍峨高聳的仿古建築南嶽牌坊門,走過約700步台階可達青龍尖,青龍尖建有六角仿古涼亭,不但可供遊客休息,也是正面近距離觀賞南嶽雄姿的最佳位置;再走過300步台階經旗桿夾,即達百步階下;此300米台階途中有“三蟾打坐”、“神龜探海”供遊客細細揣摩領會,有試心崖供遊客探險獵奇;上百步階前可沿階下西側崎嶇小徑至大風洞觀賞一下風洞的勝境;登上百步階進入東門樓依次是無首石龜、南嶽天池、功德碑、重修南嶽廟碑記、碑刻、南嶽廟、電視塔、八仙檀;出西門樓走過一段平地是白虎崖,沿西門樓下的竹園小徑可達小風洞;從西門樓外向北經過後山一段崎嶇小路再披荊斬棘可達石窗洞,如從黎家院村民組向南則較為方便。

遊覽觀賞了景區的全部景點以後,登臨南嶽山巔則有超凡脫俗,如人仙境之感。遠眺四周,南面山巒疊翠、群峰茫茫,如浩瀚煙雲,朱家寨、獅子山、桃花寨等近在眼前;北面極目楚天,古城新城盡收眼底,一彎得水猶如白練向遠方飄去,田疇似畫,塘庫如鏡;東面指封山獨立一面,復覽山蹲踞如獸;西面竹海濤濤、松嶺榜懸,極富詩意;傳為十八羅漢拜南嶽的十八羅漢山一字排開於東北西北兩側,列峙拱衛,別具特色。其如詩如畫的秀麗風光,真是美不勝收。

大火事件

霍山南嶽山大火 霍山南嶽山大火

2013年3月8日,兩千多年前漢武帝南巡封禪的霍山縣南嶽山突發森林大火,大火迅速吞噬一座無名山頭。災情發生後,當地數百民眾和部隊官兵緊急投入滅火戰鬥,一直奮戰到9日凌晨才徹底撲滅大火。
8日下午1時許,霍山縣衡山鎮上元街村突然傳來警情:該村所在的南嶽山某座不知名的山頭突發森林大火。由於火勢異常兇猛,借著風勢迅速向東蔓延,而南嶽山緊鄰南嶽山森林公園和霍山縣城,大火若繼續肆虐,後果不堪構想。

為保護當地民眾,大火發生後不久,撲救人員就在附近村莊與火場之間打通了一道隔離帶,人員被緊急疏散,而從火場上空穿越的高壓電隨後也被關停。霍山縣迅速調集周邊10個鄉鎮的森林消防專業隊趕赴現場,並組織當地縣鎮街幹部、消防和駐地部隊等力量參加滅火。當日下午3時許,武警六安支隊領導也率領110名官兵緊急增援。
家住南嶽山附近的朱先生說,他聽到火警後,以最快速度往山上趕,使用鐵鍬等簡單工具與大火展開搏鬥。
滅火戰鬥一直持續到9日凌晨1時許,南嶽山森林公園保住了,霍山縣城也安然無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