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山[全椒縣南屏山國家森林公園]

南屏山[全椒縣南屏山國家森林公園]
南屏山[全椒縣南屏山國家森林公園]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南屏山省級森林公園。位於縣城老城的南部。現已為建築合圍。為全椒古城的屏障和風水山。又名南山。海拔46.5米,為丘陵低山,石灰岩地貌。據清邑志載:“山勢自西北連亘數十里,至此益起,環拱縣治,官廨、學宮皆面焉。”新中國成立後,南屏山尚連綿五六里,今僅存0.477平方公里。

 南屏山有古全椒八景之中的兩景:筆峰毓秀與南嶽晴霄,現代紀念性建築王楓亭等。山中古木參天,禽鳥幽鳴,四時野花紛呈。筆峰尖為南屏山最高峰。古人重視風水地理,以覆釜山為縣城的祖山,以南屏山為朝山,並在南屏山上構峰為筆案山,以助文脈。筆案山被文人稱之為“筆峰”。筆峰尖是明永樂初年來自福建莆田的教諭吳穎率士子用衣兜手捧等方式堆土而成。後衍為習俗,歷代讀書人來登南屏山,必為筆峰尖加土培高,以期增高文脈,“出舉人”。農曆九月九日重陽日,士子攜酒戴菊,來筆峰尖登高,詠詩唱和,盡一日之雅韻。蒼松翠竹,掩映山林,故明代起,就有全椒八景之一———筆峰毓秀。
據明、清邑志記載,明初,全椒科舉式微,人才凋敝。有感於此,教諭吳穎請教術士,經術士指點,吳穎率士子堆筆峰。恰有位在全椒衛所屯田的總旗(低職武官),打馬自筆峰尖路過,見秀才做此無名之役,不禁出言相問。由於總旗出言唐突,將問話變成責斥:你們這班秀才,不好好讀書,做此無名之役幹啥?於是惱怒了眾人。秀才歷來看不起武夫,大家又是怒罵,又是吐口水,又是扔土塊,將總旗弄得灰頭土臉。總旗回到南京,通過同鄉湖南籍御史官向皇帝稟告,全椒有人謀反,在堆山峰,要出“主人”。湖南話“舉”、“主”不分,把堆峰出舉人,說成出主人,乘機誣告。永樂大帝聽後怒不可遏,因為他的帝位剛從侄子手上搶來,天下人心尚未皆服,正是心病。於是派大軍血洗全椒。大軍行至浦口,長江三日大浪,船不得渡。此時滁州籍的都御史陳瑛果斷站出來,說:我可以用全家性命擔保,全椒人性情溫良,不會作謀逆大罪,其中必有情由。永樂帝於是聽從陳瑛的建議,先派密使潛至全椒,秘密打探。密使來到全椒,見市肆繁榮,人民安居樂業,不似謀逆之跡象。又來到筆峰尖,掘得鐵符一枚,上有丹書“前有筆峰尖,後有腰帶水,此地必出舉人”之句(全椒人將袁家灣的那段襄河,比作做官的官腰帶,故稱“腰帶水”,有兆示官運、福運之意)。密使將鐵符帶回南京,交給永樂,永樂方才釋然……於是大兵撤回,上書誣告的湖南籍官員遭流放,總旗被誅殺。
陳瑛是有明一代著名的酷吏,官聲不佳,死後連埋骨之處都難找到。南京人不讓葬在南京,滁州人也不要這位酷吏。而全椒人聽說此事,星夜趕奔南京,將陳瑛的棺柩抬到全椒,厚葬在太平橋頭,以答陳瑛活城之恩。
筆峰尖東南200米左右,有一塊突起而開闊的崗丘,為南嶽行宮舊址。古人為了祭祀虞舜,在此山岡上建了一座昭聖宮。舜是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領袖,姚姓(一說媯姓),號有虞氏,名重華,史稱虞舜。相傳因四岳推舉,堯命他攝政。他巡視四方,除殺共工、兜、三苗、鯀等四人。堯去世後繼位。在位多年後,將天下禪讓給大禹。古人有“舜日堯年”之說,謂太平盛世。後人附會舜帝曾歷游天下,南屏山是帝之車馬停留之處,所以在舜帝駐蹕處建的昭聖宮自然叫“南嶽行宮”。南嶽行宮建在縣城的離位(八卦中的卦位),為三層重閣式建築,還附有經院、茶寮等一組建築群。每年祭祀虞舜之日或春秋之勝日,本邑文人雅士多來此聚會。晴光朗照,百花盛開,萬物灑金,餘暉脈脈,返照山林,於是昔人稱之為全椒八景之一———南嶽晴霄。
舊志記載,明代時,南嶽行宮還非常險絕雄奇。明全椒縣令楊道臣贊曰“雲樹叢低布”、“層霄垂絳幔”。司理徐雨嘆曰:“觸目青嶂合,回首白雲飄。”江西學使黃純也有同感:“微茫鳥不遲,次第雲歸速。”皆寫盡了南嶽行宮直插雲霄,玉立危峰的神姿。徐雨甚至補充道:“徙倚翔千仞,乾坤一粒饒。”登南嶽,大地為一粒,堪比杜甫“齊魯金泥沒”。
南嶽行宮周圍環境絕佳,筆峰、奇石、林海、雲海而外,還有“練瀉飛流懸”(黃純)———有山中泉聚為瀑布飛流而下。松、石、雲、泉四絕。明泰昌縣誌形容她可同四川巫山縣北之名園———“藏春塢”相媲美。到了清末,南嶽行宮景物仍盛。鹹豐進士、江西主考、邑人薛春黎有詩讚其境:
孤峰壁立繞煙蘿,秋老幽人著屐過。
平衍文章傳世少,秀靈今古毓才多。
林疏遠露三層閣,潮退微明一線河。
瞻顧四郊差慰藉,西城景氣慶時和。
到了抗戰前夕,行宮、茶寮均在。後侵華日軍占據全椒城,拆下南嶽行宮磚石在筆峰尖上修碉堡,南嶽行宮徹底遭毀。現行宮舊址已溝壑縱橫、荊棘叢生。在溝壑之間的雜草叢中,有三塊上圓下方的巨石。上圓,直徑80厘米;下方,邊長1米。此乃南嶽行宮頂樑柱的基石,由此可推想南嶽行宮的雄姿。
筆峰尖下,有一古色古香的涼亭,為楓亭,是紀念烈士王楓而建的。亭前有墓一座,埋著王楓的忠骨。坐南朝北,背倚筆峰。前為廣闊山林,蒼松翠柏,掩映陵墓。王楓(1918—1942),湖北沙市人,原名王傳鼎。1936年參加革命,同年入黨。學生出身。1938年5月,受湖北省委之命,以指導員身份為掩護,進入國民黨政府機關從事地下工作。年底奉命至英山縣秘密恢復和發展中共黨的組織,並先後擔任中共鄂豫皖邊區英山縣委組織部長和英山中心縣委組織委員。1939年秋,任新四軍江北游擊縱隊教導隊指導員;11月,任中共無為縣青委書記。1940年任中共滁縣縣委組織部長。1941年5月任中共全椒縣委書記兼縣總隊政委,領導全椒人民開展抗日武裝鬥爭,建立抗日民主政權。
為溝通新四軍二師、七師之間聯繫,秘密開闢交通線,1942年底,全椒縣委書記王楓和工委書記胡克誠親自帶人探路。他們從楊石窪出發到大韓村集中。為了安全起見,二師四旅還派了一個十多人的偵察隊配合行動。由於四旅偵察隊在途中經過十字路偽軍據點時乘機破壞了敵人的電話線,耽擱了時間,待偵察隊到達出發地大韓村,已經是晚上12點了,比預定出發時間延誤了四個多小時。當他們匆匆趕到滁河北岸的小羅村時,東方已經發白。事先由我小羅村地下黨支部書記浦玉民準備好的一條渡船,被國民黨特工大隊長劉光裕發現,將船沉入河底。於是王楓等人只好臨時從老百姓家借了兩隻罱泥盆,其中一隻乾裂滲水。兩隻木盆來回渡人,王楓、胡克誠和警衛員等6人最後渡河。由於木盆漏水厲害,他們就一面劃,一面往外舀水。這時天已大亮。對面如花山上的日偽軍又似乎發現他們,不斷地走動。由於情況緊急,大家有些慌亂,木盆也開始搖晃。加上盆內積水較多,快到對岸時,木盆突然翻沉。而這落水處正是河堤的涵口,被水衝擊成一個深潭。6個人當中,除划槳的老漢外,其餘的同志都不會水。經岸上的同志奮力搶救,落水的同志相繼被救上岸。胡克誠同志身穿長大袍漂在水面,被救上後已經昏迷。唯獨王楓同志由於身上背兩支駁殼槍,腰裡還圍了子彈,又穿的是皮夾克,因負荷過重而沉入水底。時年24歲。當時由警衛員草埋滁河堤下,並作了標誌。
1955年,全椒縣人民政府將王楓的忠骨移到南屏山禮葬。墓前立碑,碑文簡述其任職、事跡、犧牲經過。並建立王楓烈士紀念亭。1985年重修陵園、墓、亭。2001年第三次修繕,將原石碑換下,改用大理石材質,碑文為電腦刻字,墓式由園堆形大墓改為埋入式,已失其樸厚、蒼渾之感。
在今飼料廠附近的一段山脈,舊時稱烏龍山,人從滁州過來,遠遠地看到烏龍山的黑龍塔,直插雲霄,就會叫道:全椒到了。黑龍塔是古代全椒標誌性建築,建於宋代治平年間,今早已傾圮。黑龍塔下有黑龍泉,泉出石洞,長10米,寬5米,漚起水面,勃勃然,旱潦不竭不溢。宋代詩人、邑人徐徽有詩詠此景:“下有清泉流,疑是黑龍蟄。”今黑龍泉已被碎石殘葉堵塞,有待清理後再現往日光彩。

2003年南屏山被安徽省林業廳確定為省級森林公園,並予以保護與規劃。規劃中有四大景區,即筆峰毓秀、南嶽晴霄、襄水環清、王楓亭。南屏山上植被豐富、禽鳥唱林,自古為文人雅士詠題之所。明人黃純贊南屏山:
朝陽破頑陰,倚杖縱遐矚。
灝氣傳空虛,晴光散林麓。
微茫鳥下遲,次第雲歸速。
練瀉飛流懸,玉立危峰矗。
安能凌絕頂,一覽瓊瑤窟!
清給事中、吳敬梓叔曾祖吳國龍孟冬登南山,有詩云:
每高陶令趣,嘉興注南山。
意豈在於酒,游當酬此閒。
林疏容遠眺,阜小且頻攀。
我友同遐寄,攜壺共往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