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情況
工業方面
村辦煤礦始辦於1955年,2003年新井投產,從原來的人工操作到現在的機械化開採,原產量3千噸到現在的21萬噸。
農業方面
基本農田1097畝,人均1.4畝,特色種植馬鈴薯200畝,小雜糧150畝,主要以種植大秋作物為主。
第三產業
我村有男女勞力60餘人出外從事第三產業,以上人員分布在北京、榆次、長治等地,其中省外的有20餘人,省內的40餘人,現有大小車輛20餘輛,搞運輸產業。
主導產業
沒有煤礦之前以農業種植為主;有煤礦以後,村民主要是依靠在煤礦工作為主,以農業種植為輔。
新農村建設
投入資金60餘萬元,修通村公路5公里;投入資金90餘萬元,實現全村戶戶通水泥路,方便了民眾的出行和農副產品的外運。
從2002年開始,全村實現戶戶通程控電話,閉路電視工程,新建國小1所,投入資金20餘萬元;投資16萬元新建舞台一座,投資20萬元,完成引水解困工程;2009年11月建村級衛生所1所,投入資金4萬元。
2004年到2006年在國土局、財政局等部門的配合下,復墾耕地80多畝,荒山荒坡造地150畝。
精神文明建設
2007年9月份,我村參加鎮裡組織的中老年千人展示大賽中獲得優秀獎,村中有專門的文化大院,成立有文化宣傳隊,每年元宵節,村里搞一些自娛自樂、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2008年5月建立農民書屋,共1000餘冊圖書供村民們參考閱讀,豐富村民們的文化知識,充實業餘時間。
2009年12月配套了基本醫療器具,對於一些常見病,村民們可以不去鎮裡就能看好病。教育、計畫生育等各項事業同時也得到了發展。
人民生活情況
村民年收入從2007年的2850元/人,增加到現在的4000元/人,村民生活得到了提高,吃穿無憂,有三分之二的戶主蓋起了新房,自從修村通路後,村民們的出行變得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