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市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簡稱南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類為主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111計畫、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為中俄交通大學聯盟成員。 學校前身是1952年10月以511廠為基礎創建的南京航空工業專科學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創辦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全國首批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2012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民用航空局簽署協定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8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蘇省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截至2019年1月,學校有明故宮和將軍路兩個校區,占地面積2077畝,建築面積114.8萬平方米,圖書館收藏278萬餘件印刷型文獻、1120萬餘冊各類電子型及數字型文獻信息資源;設有16個學院,本科專業55個;有教職工3131人,院士及雙聘院士11人,全日制在校生29000餘人,其中本科生18000餘人,研究生10000餘人,學位留學生1000餘人,成人教育學生近5000人。

歷史沿革

• 南京航空工業專科學校

學校風光 學校風光

1951年11月,航空工業局命令在南京511廠成立南京學校建校委員會,開始建校籌備工作。

1952年6月,校名確定為南京航空工業專科學校。華東軍區調1200名現役軍人進校補課,準備開學。10月19日,校長鄧永清主持開學典禮,首屆學生973人。10月20日正式上課。

1955年5月,二機部建議南航專遷到西安並升格為航空學院,校領導表示有困難,後決定華東航空學院西遷,南航工專留寧發展。  

• 南京航空學院

圖書館 圖書館

1956年4月28日,南京航空工業專科學校升格為南京航空學院,開始部分招收本科生。

1956年,華東航空學院遷離南京後,原華航衛崗校園劃歸南京航空學院。

1956年11月至1957年2月,蘇州航空工業專科學校分批併入南京航空學院。

1958年,衛崗校園劃歸南京農學院。

1970年底,西北工業大學直升機專業調入南航。

1978年,學校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

1981年,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1993年,南京航空學院改名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1997年12月,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行列。

1998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立江寧校區。

2000年,教育部批准設立研究生院。  

2011年,學校入選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實施高校。  

2012年5月,學校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12月,中國民用航空局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北京簽署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7年5月,學校與常州市、溧陽市人民政府分別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定、合作辦學框架協定,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目湖校區,學校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12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蘇州研究院建設正式啟動。

2018年1月,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11月,學校被教育部公示為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獲評“2018年度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9年1月,學校成為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與江蘇省共建的“雙一流”建設高校。  

辦學規模

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1月,學校有教職工3131人,其中專任教師1845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1260人,博士生導師516人,院士及雙聘院士11人,“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24人,“長江學者”20人,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8人,全國教學名師4人,國家級、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6人,入選國家和省部級各類人才計畫600餘人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47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5個,工業和信息化部研究型教學創新團隊3個。  

專職院士:郭萬林(中國科學院院士)、陶寶祺(中國科學院院士)、趙淳生(中國科學院院士)、宣益民(中國科學院院士)、賁德(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荻(中國科學院院士)  

雙聘院士:葉培建(中國科學院院士)、陳達 (中國科學院院士)、馮培德(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中國工程院院士)、胡海岩(中國科學院院士)  

國家級教學名師:胡壽松、昂海松、王岩

國家“萬人計畫”教學名師:施大寧、王成華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聶宏、郭萬林、廖文和、徐九華、沈建新、黃衛清

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教師團隊(高存法)  

工業和信息化部研究型教學創新團隊:飛行器設計研究型教學創新團隊(姚衛星)、工業與系統工程教學團隊(周德群)、計算機類專業軟體課程群研究型教學創新團隊(陳兵)  

教學團隊 
國家級教學團隊負責人省級教學團隊負責人
自動控制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吳慶憲飛機設計專業方向教學團隊昂海松
機械工程設計基礎教學團隊劉蘇機械工程設計基礎教學團隊劉蘇
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團隊王成華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團隊王成華
飛機設計課程群教學團隊昂海松管理定量方法課程群教學團隊劉思峰
管理定量方法課程群教學團隊劉思峰  大學物理系列課程教學團隊施大寧 

院系設定

截至2019年1月,學校設有16個學院,有本科專業55個。  

專業設定
學院專業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工程力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飛行器動力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車輛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學院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生物醫學工程、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電子信息類、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電學院機械工程、工業設計、飛行器製造工程、飛行器製造工程(航空維修工程與技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套用化學、核工程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民航/飛行學院交通運輸(空中交通管制與簽派)、交通運輸(民航運輸管理)、交通運輸(民航機務工程)、交通運輸(民航電子電氣工程)、交通運輸(機場運行與管理)、土木工程、飛行器適航技術、飛行技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理學院信息與計算科學、套用物理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類、經濟與貿易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法學、政治學與行政學、公共事業管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學院廣播電視學、音樂表演、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環境設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民航業務、國際貿易)、日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軟體工程、物聯網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際教育學院自動化(航空電子與控制)(中外合作辦學)、交通運輸(機場運行與管理)(中外合作辦學)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19年1月,學校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1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項目6個,10門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工信部重點專業8個,國防重點專業和緊缺專業(方向)7個,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電氣工程與自動化、機械工程及自動化、信息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交通運輸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經濟管理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業教育實驗區  

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力學、電工電子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航空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機械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  

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
課程名稱負責人獲批時間
物理與藝術 施大寧 2017年
航天、人文與藝術 聞新 2017年
材料力學漫談 鄧宗白 2018年
無人機設計導論 昂海松 2018年
電子線路 王成華 2018年
工具機數控技術 游有鵬 2018年
運籌學 黨耀國 2018年
灰色系統理論 劉思峰 2018年
系統工程導論 周德群 2018年
面向對象C++程式設計 皮德常 2018年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王岩 2018年 
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
課程名稱負責人立項時間
材料力學漫談 鄧宗白 2012年
物理與藝術 施大寧 2012年
現代航空航天技術在軍事上的作用 昂海松 2012年
核科學技術套用漫談 陳達 2014年
仿生技術漫談 戴振東 2014年
航天、人文與藝術 聞新 2014年 
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
課程名稱負責人立項時間
電子線路 王成華 2012年
灰色系統理論 劉思峰 2012年
物理與藝術 施大寧 2012年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王岩 2012年
飛行器總體設計與系統工程 昂海松 2013年
材料力學 鄧宗白 2013年
自動控制原理 吳慶憲 2013年
工程圖學 劉蘇 2013年
工具機數控技術 游有鵬 2013年
大學英語 何江盛 2013年
工程訓練 周燕飛 2013年 

• 教學成果

截至2019年1月,學校共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8項;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6篇,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15篇;   在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中,學校4項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項目全部為第一完成單位,位列工信部高校第二,全國高校第十一。  

部分國家級教學成果獲獎 
項目名稱獲獎類別
依託優勢學科,構建與實踐工程力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新體系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需求引領,學科協同,跨界融合-航空航天領域研究生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確定問題域 提升親和力 追求實效性,構建“川流不息”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本土原創學說引領的管理定量方法課程群建設與教學改革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教學成果獲獎 教學成果獲獎

學科建設

截至2019年1月,學校有碩士一級學科授權點33個,博士一級學科授權點1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6個;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9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國防特色學科10個,8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3個江蘇省重點序列學科,8個江蘇省重點學科。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機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電氣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理學、光學工程、軟體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數學

• 重點學科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力學  

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

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飛行器設計、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航空宇航製造工程、人機與環境工程、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固體力學、流體力學、工程力學、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導航制導與控制

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力學、機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江蘇省重點序列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核科學與技術、物理學

江蘇省重點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交通運輸工程、軟體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 學位授予

教學樓 教學樓

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交通運輸工程、電氣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力學、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材料科學與工程、數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軟體工程、物理學

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交通運輸工程、電氣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力學、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材料科學與工程、數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美術學、設計學、統計學、軟體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化學、外國語言文學、法學、公共管理、套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物理、土木工程、車輛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兵器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 、系統科學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建築與土木工程、航空工程、機械工程、動力工程、控制工程、航天工程、車輛工程、儀器儀表工程、電氣工程、兵器工程、管理科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積體電路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工業設計工程、材料工程、化學工程、核能與核技術工程、環境工程、光學工程、交通運輸工程、金融工程、項目管理工程、工業工程、物流工程、會計、工程管理、社會工作、公共管理、音樂、戲劇、廣播電視、舞蹈、美術、藝術設計、英語、日語、計算機技術、軟體工程、工商管理

• 學科評估

2017年12月,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發布了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力學、機械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進入前10%,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進入前20%,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信息與通信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工商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進入前30%。  

校園環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將軍路校區東區體育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將軍路校區東區體育館 明故宮行政樓-日晷 明故宮行政樓-日晷 將軍路校區東區體育館 將軍路校區東區體育館
明故宮校區梧桐道 明故宮校區梧桐道 將軍路校區主樓 將軍路校區主樓 將軍路校區夜景 將軍路校區夜景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截至2019年1月,學校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教育部“國別與區域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防科技工業技術研究套用中心1個,6個工信部重點實驗室,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1個,建有5個國家級科研平台,71個部省級科研平台。  

國家重點實驗室: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直升機旋翼動力學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直升機傳動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聯合中國航發湖南動力機械研究所共建)

國防科技工業技術研究套用中心:國防科技工業難加工材料加工技術研究套用中心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超聲電機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精密驅動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飛行器先進設計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納智慧型材料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雷達成像與微波光子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類)

工信部重點實驗室:航空發動機熱環境與熱結構工信部重點實驗室、多電飛機電氣系統工信部重點實驗室、中小型無人機先進技術工信部重點實驗室、先進飛行器導航控制與健康管理工信部重點實驗室、面向苛刻環境的材料製備與防護技術工信部重點實驗室、高安全系統的軟體開發與驗證技術工信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效精密加工與裝備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航空航天電源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飛行器自主控制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效精密加工與裝備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牽頭單位)、航空航天電源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牽頭單位)、飛行器自主控制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牽頭單位)

教育部“國別與區域研究”中心:巴爾幹地區研究中心

工信部協同創新中心:直升機技術工信部協同創新中心、先進通用飛機工信部協同創新中心、航空航天先進制造技術工信部協同創新中心

江蘇省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精密與微細製造高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江蘇省數位化醫療裝備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省風力機設計高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江蘇省新能源發電與電能變換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物聯網與控制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省航空動力系統重點實驗室、江蘇省能量轉換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工程實驗室:江蘇省核能裝備材料工程實驗室

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數位化設計製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數位化設計製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牽頭單位)、江蘇省熱處理及表面改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單位)、江蘇省光伏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單位)、江蘇省金屬板材加工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單位)、江蘇省物流自動化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單位)、江蘇省精密複合數控工具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單位)、江蘇省工具機附屬檔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單位)、江蘇省活塞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單位)

江蘇省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超聲電機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複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超聲電機工程研究中心(牽頭單位)、江蘇省複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牽頭單位)

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航空航天先進制造技術協同創新中心、輕型通用航空飛行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其他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國家空管飛行流量管理技術重點實驗室、智慧型材料與結構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航空電源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

其他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科研基地:江蘇省軌道交通運行安全智慧型檢測工程中心、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能源軟科學研究中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江蘇省後評價研究中心、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國際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民航總局航空維修工程科研基地、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精密與微細製造技術研究所  

科研成果

• 綜述

將軍路校區 將軍路校區

截至2019年1月,學校建校以來,獲部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1556項,其中國家獎78項,為共和國貢獻了若干個第一,包括中國第一架無人駕駛大型靶機、第一架無人駕駛核試驗取樣機、第一架高原無人駕駛機、第一架無人駕駛直升機、第一架微型飛行器等,自主研製的“天巡一號”微小衛星成功發射。在基礎研究領域,學校取得了“直升機廣義渦流理論”、“振動控制系統的非線性動力學理論”、“飛機製造協調準確度與容差分配理論”等一批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理論成果。在國防科技領域,學校參與了中國幾乎所有航空重要型號的預研、技術攻關、試驗研究,有多項技術在“嫦娥三號”等航天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套用,為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項目承擔

2018年,學校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9項,資助直接經費8395.74萬元,包含面上項目72項,青年基金63項,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2項,重點項目2項,聯合基金3項,專項1項,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6項。  

• 科研獲獎

2018年,學校獲得國防科學技術13項(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獲得江蘇省科學技術獎9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獲江蘇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理論成果獎6項,其中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2項。   2019年1月,學校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國家級科研獲獎 
項目名稱負責人獲獎類別
飛機複雜結構件數控加工動態特徵技術及套用李迎光2016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釺料無害化與高效釺焊技術及套用薛松柏201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基於飛/發一體化的進氣道氣動設計技術譚慧俊2017年國防技術發明一等獎
機載雷達高分辨前視成像和高精度地面動目標檢測技術朱岱寅2017年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
某型艦載戰鬥機許希武2017年國防科技進步特等獎
高功率密度軍用電子設備熱控制方法與技術宣益民2017年國防技術發明一等獎
動態系統故障診斷與容錯控制姜斌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新型發動機非常規排氣系統設計方法及關鍵技術徐驚雷201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中文核心期 刊要目總覽》航空航天類核心期刊,荷蘭Scopus資料庫、《化學文摘》(CA)《劍橋科學文摘》(CSA)《國際航空宇航文摘》(IAA)《科學文摘》(SA)《數學文摘》(Zbl Math)、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核心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分析資料庫(CSTPCD)來源期刊。  

《數據採集與處理》:中文核心期刊(電子技術、通信技術類)、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荷蘭Scopus資料庫、俄羅斯《文摘雜誌》、日本科學技術社資料庫、《劍橋科學文摘》(CSA)、英國INSPEC資料庫收錄期刊。  

《振動、測試與診斷》:中文核心期刊、Ei Compendex 資料庫收錄期刊。  

• 館藏資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將軍路校區圖書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將軍路校區圖書館

截至2018年底,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圖書館收藏284萬餘件印刷型文獻外,有各類電子型及數字型文獻信息資源1166萬餘冊,初步形成以航空、航天、民航為特色,以計算機科學、電子科學、自動控制、機械製造、材料科學等為重點,工、理、管、經、哲、法等多學科相結合的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為CALIS(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JALIS(江蘇省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南京城東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共享聯合體、寧鎮揚地區高校聯合體(江寧駐區高校聯合體)的成員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圖書館與各兄弟高校圖書館。  

校園文化

學校標識

• 校徽

校徽 校徽

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徽志為圓形,中間疊放三個形如飛行器的“A”構成南京市的市樹即雪松圖案,象徵本校的航空、航天、民航特色,正下方為建校年份“1952”,周圍光芒線襯托出南京市的市花即梅花圖案,光芒線外環以中文校名和英文校名縮寫。

徽章為印有中文校名的長方形證章。  

• 校旗

校旗為藍色長方形旗幟,中間印有白色的中文校名。  

精神文化

• 校訓

智周萬物,道濟天下  

• 辦學精神

負重奮進、獻身國防,唯實創新、志在超越  

• 校慶紀念日

校慶紀念日為10月20日。

• 校歌

《志在長空牧群星》 明廓翠屏, 擁南航 ,博大精深。 風行遠, 團結儉樸, 唯實創新, 效法羲和馭天馬, 志在長空牧群星。 越重關, 秉琴心劍膽, 御風行。 梧桐茂, 鳳凰鳴, 人才聚, 事業興。 創一流學府 ,心路鵬程。 智周萬物惟創造, 道濟天下展經綸, 鑄輝煌, 夙志存高遠, 勇攀登! 勇攀登!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鄭永安
校長、黨委副書記聶宏
黨委常委、黨委副書記陶勇
黨委常委、副校長許希武、黃志球、宋迎東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杭育新
副校長施大寧
校長助理熊克、黃炳輝
黨委常委、黨委組織部部長李遙
黨委常委、黨委宣傳部部長王暉 

歷屆領導

黨委書記姓名 時間 院系
周 南 1952.10--1956.10 南京航空工業專科學校總支委員會書記
吳繼周 1956.10--1966.08 南京航空學院黨委書記
華誠 1972.07--1979.04 南京航空學院黨的核心小組組長
吳繼周 1980.12--1984.11 南京航空學院黨委書記
吳 明 1984.11--1991.04 南京航空學院黨委書記
劉明浚 1991.04--1996.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
姜澄宇 1996.03--2001.0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
譚振亞 2001.05--2006.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
崔銳捷 2006.04--2015.0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 
校長 時間 院系
鄧永清 1952.10--1956.09 南京航空工業專科學校校長
吳繼周 1956.09--1968.01 南京航空學院院長
朱啟鑾 1979.11--1980.11 南京航空學院院長
余承業 1982.12--1987.11 南京航空學院院長
朱劍英 1987.11--1998.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
姜澄宇 1998.03--2001.0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
胡海岩 2001.05--2007.0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
王福平 2007.09-- 2009.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
朱荻 2009.11-- 2013.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
聶宏 2013.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 

知名校友

科教界 
徐西鵬 華僑大學副校長
趙淳生 中國科學院院士
屠基達 中國工程院院士
管德 中國工程院院士
甘曉華 中國工程院院士
石屏 中國工程院院士
馮培德 中國工程院院士
顧冠群 中國工程院院士
姜澄宇 原西北工業大學校長
孫澤州 “嫦娥一號”副總設計師
楊合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
吳希明 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總設計師
徐朝梁 中航工業直升機所副總師
王剛 中航工業動力所首席技術專家
劉勝 美國總統獎獲得者
徐西鵬 華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陶寶祺 中國科學院院士
胡海岩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校長
賁德 中國工程院院士
梅宏 中國科學院院士
朱荻 中國科學院院士
劉大響 中國工程院院士
徐至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達 中國科學院院士,少將
秦文波 神州飛船副總設計師
程肖彭 南京中醫藥大學原黨委書記
陸夕雲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
趙光恆 載人航天工程套用系統總設計師
聶海濤 中航工業成都所副所長、全國十佳科技工作者
盧建川 中電科技集團公司第十研究所副總工程師
何湘寧 浙江大學教授、IEEE Fellow(2009)
政界 
胡蘇平 山西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
呂祖善 浙江省委副書記,省政府省長、黨組書記
李忠海 國家標準化委員會主任
王榮炳 江蘇省政協原副主席
呂新奎 信息產業部原副部長
曾卿廣安市市長 
王珉 遼寧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劉偉平 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長
黃因慧 江蘇省政協副主席
楊國慶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原副局長
劉宏建 南充市市委書記
其他 
胡問鳴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黨組書記、副總經理
吳光輝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大型客機總設計師
林左鳴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
史堅忠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羅榮懷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龐為 瀋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陳都靈演員、模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