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大威力的半自動手槍沙漠之鷹(Desert Eagle),很多人都知道是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IMI)的產品,但實際上它是明尼亞波尼斯市的馬格南研究公司(magnum Research Inc.)研製的。1979年,在馬格南研究公司有三個人想要研製出一種發射.357馬格南左輪手槍彈的半自動手槍,當時他們的研製計畫名稱為“馬格南之鷹”(Magnum Eagle)。這三個人是J. Lindig、J. Skildam和H. Z. Skildam,而馬格南研究公司的創辦人——B. White負責技術的細節和開發。馬格南之鷹的設計目的是作為靶槍和狩獵手槍。第一把原型槍在1981年完成,並在1982年公布,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迴響,這種.357馬格南口徑的半自動手槍巨大的威力和漂亮的外形引起很多射手的極大興趣。然後,馬格南研究公司需要尋找一家大公司來生產這種手槍,不久就找上了IMI。為什麼是IMI?目前還缺乏這方面的資料。總之,這種手槍在1983年開始以IMI生產的“沙漠之鷹”的形式開始生產和銷售,不過直到1985年,.357口徑的沙漠之鷹才正正式式出現在美國手槍市場的售貨架上。為了追求比.357馬格南更大的威力,因此在1987年推出.41馬格南型,不久又推出了.44馬格南型,在1994年又推出了.50AE口徑,而在1998年又推出了不太有前途的.440 Cor-Bon口徑。1992年,由於美國政府對進口槍枝進行限制,因此銷往美國的沙漠之鷹就由IMI生產零部件,運往美國後由馬格南公司進行組裝和最後的加工。於是IMI將未經處理的半成品運往美國,由馬格南研究公司進行鍍鉻、鍍鎳、鍍金及拋光等表面處理,並對槍管及其他組件進行精加工後重新組裝,這樣就以“Made in USA”的形式繼續在美國市場上銷售。沙漠之鷹彪悍的外形,不是任何人都能控制的發射力量,這是任何小巧玲瓏的戰鬥手槍所不能替代的,這種特點使它受到好萊塢的注意,在1984年由Mickey Rourke主演的一部動作片《龍年》(The Year of the Dragon)中,沙漠之鷹第一次在電影中登場,從此以後,沙漠之鷹在近500部電影、電視中亮相,這裡的統計還不包括美國以外的影視作品,當劇本中提到“有強大威懾力的手槍”時,幾乎都是選擇沙漠之鷹作為道具。國內的電影觀眾印象最深刻的恐怕是阿諾德·斯瓦辛格的電影《最後的動作英雄》(The Last Action Hero)裡面那個一邊駕駛敞蓬車一邊單手用沙漠之鷹將歹徒打得落花流水的形象。由於受電影和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尤其是CS)的影響,沙漠之鷹在國內似乎有很高的威望,但據國外的槍迷說,儘管國外也有些人受電影的影響而去購買,但沙漠之鷹實在太大、太重,而且很容易出故障(發射時手腕不穩可能導致拋殼失敗),又挑子彈(購買時隨槍附有一張名錄告訴你應該用什麼牌子的子彈),因此很多人又馬上賣掉,在槍店中有許多二手的,600美元左右。實際上,沙漠之鷹並不是合適的自衛或戰鬥手槍。為什麼這樣說呢?雖然沙漠之鷹深受好萊塢的電影製作人的喜愛,以至幾乎每個猛男(還包括像尼基塔那樣的猛女)在打.50 AE沙漠之鷹時連眼都不眨,由此產生的誤導是使人認為馬格南口徑手槍是很普通的玩意兒。但是,電影和遊戲都不是合適的參考資料。首先,沙漠之鷹的設計目的就不是為了戰鬥或自衛。如文章中開頭提到,沙漠之鷹手槍的最初設計目的僅僅是為了打人像靶和打獵,就這一點而言,沙漠之鷹的性能的確比大多數手槍優越。但是我們先看看,在典型的自衛射擊的情景中沙漠之鷹的表現會怎樣。一般來說這些情景大多數都發生在室內的,而且能見度低,有時甚至是漆黑一片,差多不那樣子啦。在自衛情形中大部份的射擊距離都是在10米內,或者更近。準確性——10米是一個相當近的距離,沙漠之鷹最優越的一點就是它非常精確,但是在這個距離里射擊一個人體大小的目標而不是一個硬幣,這個優點能起到什麼重要作用呢。當然你也許想要一把更精確的手槍,但這樣的手槍卻不能提供更精確的傷害程度,而且價格很貴。在這個距離內,一把普通的便宜的手槍就能達到所需要的精度。重量—— 如果你查看沙漠之鷹的數據你會發現沙漠之鷹的.50 AE口徑重達2公斤,這種重量在靶場射擊時是有助於控制后座力的,但較大的重量意味著較難的操作,即使雙手握槍也很難長時間瞄準與射擊,而且還有出槍動作呢。顯然這種手槍的重量如果減掉一半會比較容易操作,尤其是在自衛情景的心理壓力之下。尺寸——沙漠之鷹比普通手槍要大得多,可以說是一把非常大的手槍,難於隱蔽攜帶,雖然在家居自衛情形中這點並不重要,但是大尺寸也意味著難操作,而且由於握把粗大,手掌小的射手單手很難握穩槍。槍口焰——.440 Cor-Bon和.50 AE的火球是非常大的。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如果在昏暗的環境下突然遇到強烈的閃光,視網膜上會產生殘留的影像,因此在昏暗的條件下進行自衛射擊的話,在開了一槍之後你需要花上一些時間來恢復視覺。相信不會有人反對“在近距離交火中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可靠性——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假設你就像阿諾德一樣健壯,能夠輕鬆地把玩這種又大又沉而且后座力強大的武器,而你也不在乎槍口焰大的影響,但是如果你的槍卡殼了呢?你會發現自己處在一個非常不利的位置。每一個射擊自衛術培訓班都會教你怎樣快速排除槍枝故障,但在手槍對手槍這樣的近距離戰鬥情形中,手上武器的可靠性還是相當重要的。當然在任何一種手槍上都可能發生故障,但是沙漠之鷹排除故障的操作卻不是那么便捷,因為沙漠之鷹發射的子彈比較長,因此它的套筒行程也比其他手槍長,而且它的握把大,手掌稍為小一點的人都不能快速地按下彈匣卡筍,再加上它的尺寸過大,操作起來也不那么敏捷。后座力—— 這是沙漠之鷹一個廣為人知的缺點,當然,也並不是說沙漠之鷹的后座力就無法控制,每個人在經過一些練習並能注意到一些細節的話,都可以做得到。這些射擊技術聽起來很簡單:手腕不要太軟,要繃得緊緊的,伸直手肘,要用肩膀來吸收后座力,不要托彈匣底部。當然,在靶場上絕大多數人只要花上一點時間做好準備就能打好沙漠之鷹,但是如果在有心理壓力的情景中呢?比如說自衛,恐怕大多數人在緊張的心理壓力下都會忘掉某些細節。最近就聽過一個極端的例子——有個初次打.44馬格南 AUTOMAG的人因為沒有注意握槍動作(據說他的打槍經驗也不多),第一槍就右手腕骨折,不過這個例子也太極端了,真假也無法證實,但.44馬格南的后座力的確不能小瞧。因此,對於普通人來說,一把對射擊動作沒那么挑剔的手槍會更適合。如果是.357馬格南的后座力相對來說會比較溫柔,但是據說.357馬格南彈在沙漠之鷹上的表現並不怎樣(許多國外的沙漠之鷹FANS都是這樣說的),所以大多數人都是購買.44馬格南型。此外沙漠之鷹的后座力大還會產生另一個問題——恢復時間,在極端情形中能夠進行快速射擊也是很重要的,換句話說,在打出一槍後要用較少的時間去瞄準目標打第二槍,或瞄準下一個目標。下圖為沙漠之鷹手冊上關於射擊方法的介紹,其實沙漠之鷹的后座力也不至於大得像某些人傳說的那樣要體重80公斤才能打,射擊經驗和要領比體重更重
提起大威力的半自動手槍沙漠之鷹(Desert Eagle),很多人都知道是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IMI)的產品,但實際上它是明尼亞波尼斯市的馬格南研究公司(magnum Research Inc.)研製的。1979年,在馬格南研究公司有三個人想要研製出一種發射.357馬格南左輪手槍彈的半自動手槍,當時他們的研製計畫名稱為“馬格南之鷹”(Magnum Eagle)。這三個人是J. Lindig、J. Skildam和H. Z. Skildam,而馬格南研究公司的創辦人——B. White負責技術的細節和開發。馬格南之鷹的設計目的是作為靶槍和狩獵手槍。第一把原型槍在1981年完成,並在1982年公布,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迴響,這種.357馬格南口徑的半自動手槍巨大的威力和漂亮的外形引起很多射手的極大興趣。然後,馬格南研究公司需要尋找一家大公司來生產這種手槍,不久就找上了IMI。為什麼是IMI?目前還缺乏這方面的資料。總之,這種手槍在1983年開始以IMI生產的“沙漠之鷹”的形式開始生產和銷售,不過直到1985年,.357口徑的沙漠之鷹才正正式式出現在美國手槍市場的售貨架上。為了追求比.357馬格南更大的威力,因此在1987年推出.41馬格南型,不久又推出了.44馬格南型,在1994年又推出了.50AE口徑,而在1998年又推出了不太有前途的.440 Cor-Bon口徑。1992年,由於美國政府對進口槍枝進行限制,因此銷往美國的沙漠之鷹就由IMI生產零部件,運往美國後由馬格南公司進行組裝和最後的加工。於是IMI將未經處理的半成品運往美國,由馬格南研究公司進行鍍鉻、鍍鎳、鍍金及拋光等表面處理,並對槍管及其他組件進行精加工後重新組裝,這樣就以“Made in USA”的形式繼續在美國市場上銷售。沙漠之鷹彪悍的外形,不是任何人都能控制的發射力量,這是任何小巧玲瓏的戰鬥手槍所不能替代的,這種特點使它受到好萊塢的注意,在1984年由Mickey Rourke主演的一部動作片《龍年》(The Year of the Dragon)中,沙漠之鷹第一次在電影中登場,從此以後,沙漠之鷹在近500部電影、電視中亮相,這裡的統計還不包括美國以外的影視作品,當劇本中提到“有強大威懾力的手槍”時,幾乎都是選擇沙漠之鷹作為道具。國內的電影觀眾印象最深刻的恐怕是阿諾德·斯瓦辛格的電影《最後的動作英雄》(The Last Action Hero)裡面那個一邊駕駛敞蓬車一邊單手用沙漠之鷹將歹徒打得落花流水的形象。由於受電影和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尤其是CS)的影響,沙漠之鷹在國內似乎有很高的威望,但據國外的槍迷說,儘管國外也有些人受電影的影響而去購買,但沙漠之鷹實在太大、太重,而且很容易出故障(發射時手腕不穩可能導致拋殼失敗),又挑子彈(購買時隨槍附有一張名錄告訴你應該用什麼牌子的子彈),因此很多人又馬上賣掉,在槍店中有許多二手的,600美元左右。實際上,沙漠之鷹並不是合適的自衛或戰鬥手槍。為什麼這樣說呢?雖然沙漠之鷹深受好萊塢的電影製作人的喜愛,以至幾乎每個猛男(還包括像尼基塔那樣的猛女)在打.50 AE沙漠之鷹時連眼都不眨,由此產生的誤導是使人認為馬格南口徑手槍是很普通的玩意兒。但是,電影和遊戲都不是合適的參考資料。首先,沙漠之鷹的設計目的就不是為了戰鬥或自衛。如文章中開頭提到,沙漠之鷹手槍的最初設計目的僅僅是為了打人像靶和打獵,就這一點而言,沙漠之鷹的性能的確比大多數手槍優越。但是我們先看看,在典型的自衛射擊的情景中沙漠之鷹的表現會怎樣。一般來說這些情景大多數都發生在室內的,而且能見度低,有時甚至是漆黑一片,差多不那樣子啦。在自衛情形中大部份的射擊距離都是在10米內,或者更近。準確性——10米是一個相當近的距離,沙漠之鷹最優越的一點就是它非常精確,但是在這個距離里射擊一個人體大小的目標而不是一個硬幣,這個優點能起到什麼重要作用呢。當然你也許想要一把更精確的手槍,但這樣的手槍卻不能提供更精確的傷害程度,而且價格很貴。在這個距離內,一把普通的便宜的手槍就能達到所需要的精度。重量—— 如果你查看沙漠之鷹的數據你會發現沙漠之鷹的.50 AE口徑重達2公斤,這種重量在靶場射擊時是有助於控制后座力的,但較大的重量意味著較難的操作,即使雙手握槍也很難長時間瞄準與射擊,而且還有出槍動作呢。顯然這種手槍的重量如果減掉一半會比較容易操作,尤其是在自衛情景的心理壓力之下。尺寸——沙漠之鷹比普通手槍要大得多,可以說是一把非常大的手槍,難於隱蔽攜帶,雖然在家居自衛情形中這點並不重要,但是大尺寸也意味著難操作,而且由於握把粗大,手掌小的射手單手很難握穩槍。槍口焰——.440 Cor-Bon和.50 AE的火球是非常大的。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如果在昏暗的環境下突然遇到強烈的閃光,視網膜上會產生殘留的影像,因此在昏暗的條件下進行自衛射擊的話,在開了一槍之後你需要花上一些時間來恢復視覺。相信不會有人反對“在近距離交火中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可靠性——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假設你就像阿諾德一樣健壯,能夠輕鬆地把玩這種又大又沉而且后座力強大的武器,而你也不在乎槍口焰大的影響,但是如果你的槍卡殼了呢?你會發現自己處在一個非常不利的位置。每一個射擊自衛術培訓班都會教你怎樣快速排除槍枝故障,但在手槍對手槍這樣的近距離戰鬥情形中,手上武器的可靠性還是相當重要的。當然在任何一種手槍上都可能發生故障,但是沙漠之鷹排除故障的操作卻不是那么便捷,因為沙漠之鷹發射的子彈比較長,因此它的套筒行程也比其他手槍長,而且它的握把大,手掌稍為小一點的人都不能快速地按下彈匣卡筍,再加上它的尺寸過大,操作起來也不那么敏捷。后座力—— 這是沙漠之鷹一個廣為人知的缺點,當然,也並不是說沙漠之鷹的后座力就無法控制,每個人在經過一些練習並能注意到一些細節的話,都可以做得到。這些射擊技術聽起來很簡單:手腕不要太軟,要繃得緊緊的,伸直手肘,要用肩膀來吸收后座力,不要托彈匣底部。當然,在靶場上絕大多數人只要花上一點時間做好準備就能打好沙漠之鷹,但是如果在有心理壓力的情景中呢?比如說自衛,恐怕大多數人在緊張的心理壓力下都會忘掉某些細節。最近就聽過一個極端的例子——有個初次打.44馬格南 AUTOMAG的人因為沒有注意握槍動作(據說他的打槍經驗也不多),第一槍就右手腕骨折,不過這個例子也太極端了,真假也無法證實,但.44馬格南的后座力的確不能小瞧。因此,對於普通人來說,一把對射擊動作沒那么挑剔的手槍會更適合。如果是.357馬格南的后座力相對來說會比較溫柔,但是據說.357馬格南彈在沙漠之鷹上的表現並不怎樣(許多國外的沙漠之鷹FANS都是這樣說的),所以大多數人都是購買.44馬格南型。此外沙漠之鷹的后座力大還會產生另一個問題——恢復時間,在極端情形中能夠進行快速射擊也是很重要的,換句話說,在打出一槍後要用較少的時間去瞄準目標打第二槍,或瞄準下一個目標。下圖為沙漠之鷹手冊上關於射擊方法的介紹,其實沙漠之鷹的后座力也不至於大得像某些人傳說的那樣要體重80公斤才能打,射擊經驗和要領比體重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