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新維也納樂派作曲家勛伯格早年時期根據德默爾抒情詩《淨化之夜》所作的《升華之夜》(Verklarte Nacht)。原為弦樂六重奏室內樂作品,後於1917年改編為弦樂合奏曲。雖在當時頗有爭議,認為帶有強烈的華格納風格,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位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音樂革命者,將華格納的半音和弦與勃拉姆斯室內樂作品中精緻結構及淋漓盡致的動機合二為一,使這兩位生前水火不相容的作曲家,於死後將智慧深深凝集在了《升華之夜》。
樂曲始於兩人行走月夜下的森林主題,猶如詩中對話般,在壯麗而又稠密的動機籠罩之下展開,呈現了一出清晰明朗的夜色。按音樂表情標記,可分為5個樂段(莊板、十分漸慢地、沉重有力的、柔板、柔板),這正好和德默爾的五節詩相對應,分別描繪五個場景。第一部分用一個停留記號擱開,緊隨著以降b小調開始的第二主題描述女人的不幸與孤獨,經過向男人承認自己的不幸遭遇,發展成為“戲劇性的情感爆發”。勛伯格使用對位的復調手法描繪兩人不停頓的行走和閃爍其辭的對話,讓人感到清晰明了和精煉。最終,女人“屈從於母性的本能,懷上了一個她不愛的男人的孩子。她認為自己因履行了做母親的義務而值得稱頌和被賜福。”這部分以E大調展開,借用先前素材中出現過的主題做進一步闡釋,然後採用音樂開始時的主要動機,並以“發展的變奏”風格進行。博愛而高尚的男人的對白在第四部分中轉為對比鮮明的D大調。弱音與和聲在新的音響效果中盡現了“月色的美麗”。樂曲重新回到兩人行走森林的動機,象是微風中林間微弱的響聲,用pp的琵音(ARPEGGIO)將全曲結束部分畫出最動人的一筆,寂靜明亮而感人肺腑。
“我曾試圖在你的音樂中尋找我詩中的主題,但很快就把它給忘了,這音樂使我如此著迷。”(理夏德·德默爾[Richard Dehmel]寫給阿諾爾德·勛伯格,1912年12月12日)。同德默爾,即便在今天,我們仍可在這充滿德國晚期浪漫主義音樂氣息的《升華之夜》中,感受似曾相識的情緒和色彩,感受經久不衰的完美聲響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