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可去降

升可去降的意思是用升提的藥物,以治療氣虛下陷的病證。如因氣虛下陷而患脫肛或子宮脫垂,用補中益氣湯以昇陽益氣。

概念

用升提的藥物,以治療氣虛下陷的病證。

解讀

氣機的升降出入,是人體臟腑運行的一種形式,是新陳代謝的必然過程,是各個臟腑綜合作用的體現。《素問·六微旨大論篇》所說:“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臟腑氣機之升降可歸納為:肝、脾、腎主升,心、肺、胃、膽、大小腸、三焦、膀胱主降。在下者以升為和,居上者以降為順。升降出入協調有序,維持相對的動態平衡。心火下降,腎水上濟,交通心腎;脾氣上升,胃氣下降,升清降濁;肝氣升發,肺氣肅降,以疏利三焦,通調水道。正是這種升降的共同作用,才維持了人體的生理功能。

人體感受六淫之邪,或內傷七情,皆會引起臟腑氣機升降失常,出入無序,諸病由生。如腎的氣化功能失常,不能溫化水液上承於肺,則口乾欲飲;不能溫煦膀胱而開闔不利,則尿少尿閉。心火不降而心悸失眠;心火上炎則口舌生瘡。脾的清氣不升可見頭暈頭昏;脾虛氣陷則久瀉脫肛。肺氣下陷則氣短;肺失肅降則咳喘、胸悶。由於肝失升發則情志抑鬱,脅脹納呆;肝氣升發太過,氣血並走於上,則性情急躁易怒、面紅目赤等等。

升與降又是治療氣機升降失序的一種方法。內經云:“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本草疏經云:“降可去升,升可去降”。升與降的藥物對於機體有向上提舉和向下降逆的作用,升降藥物的並投以調整臟腑氣機升降的失常,恢復氣機升降的正常平衡。

李東垣的《脾胃論》主張健運脾胃,升清降濁,而在升降問題上,更強調升發的一面,只有脾氣升清、谷氣上升,元氣才能充足,用升提的方法來治療氣機下降的病證,從而創立了以益氣昇陽為主的一系列升發脾陽的方劑,有補中益氣湯、昇陽益胃湯、昇陽除濕湯等。以補中益氣湯為代表最能體現這一思想。培中舉陷之法的補中益氣湯,具有補中益氣、昇陽舉陷、調理脾胃的功能,治療脾胃氣虛。黃芪為主,補中益氣昇陽;佐升麻、柴胡升提下陷之氣。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通過補氣昇陽,使下陷的中氣得以恢復,從而治療臟器下陷。因為它對腸管運動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可增強子宮肌肉張力,抑制子宮運動,具有抗缺氧、增強體力、改善蛋白質代謝、抗貧血等作用。同時還能提高免疫機能。目前用來治療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及氣虛發熱、低血壓、眼瞼下垂、慢性腹瀉、慢性腎盂腎炎及產後尿瀦留和特發性水腫。

中醫套用

一、具有升提作用的中藥舉例

1、柴胡

藥性:苦、辛,微寒。歸肝、膽經。

功效:解表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

用法用量:煎服,3~9g。解表退熱宜生用,且用量宜稍重,疏肝解郁宜醋炙,昇陽可生用或酒炙,其用量均宜稍輕。

使用注意:柴胡其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陰”之說,陰虛陽亢,肝風內動,陰虛火旺及氣機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2、升麻

藥性:辛、微甘,微寒。歸肺、脾、胃、大腸經。

功效:解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

用法用量:煎服,3~9g。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宜生用,昇陽舉陷宜炙用。

使用注意:麻疹已透,陰虛火旺,以及陰虛陽亢者,均當忌用。

3、黃芪

藥性:甘,微溫。歸脾、肺經。

功效:補氣健脾,昇陽舉陷,益衛固表,利尿消腫,托毒生肌。

用法用量:煎服,9~30g。蜜炙可增強其補中益氣作用。

二、“升可去降”代表方劑——補中益氣湯

方名:補中益氣湯《內外傷辨惑論》

組成:黃芪、炙甘草、人參、當歸、橘皮、升麻、柴胡、白朮

用法:上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食遠稍熱服(現代用法:水煎服。或作丸劑,每服10~15g,日2~3次,溫開水或薑湯下)。

功用:補中益氣,昇陽舉陷。

主治:1、脾虛氣陷證。飲食減少,體倦肢軟,少氣懶言,面色萎黃,大便稀溏,舌淡脈虛;以及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2、氣虛發熱證。身熱自汗,渴喜熱飲,氣短乏力,舌淡,脈虛大無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