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洞石窟[安康市旬陽縣千佛洞石窟]

千佛洞石窟[安康市旬陽縣千佛洞石窟]

千佛洞石窟位於陝西省安康市旬陽縣七里鄉中溝山樑上,始建年月不詳。座東北,面西南,為一直進平頂的頁岩洞穴。石窟平面呈長方形,深13.8米,高3.75米,寬5.7米。窟正壁及兩側現存大小造像800餘尊。其中正壁上下二層;兩側布局對稱,各分七層,除底層造像與正壁大略相等外,其餘六層,滿布小佛像。

石窟歷史

千佛洞石窟[安康市旬陽縣千佛洞石窟] 千佛洞石窟[安康市旬陽縣千佛洞石窟]

千佛洞石窟地方志乘無載,從石窟造像來看,大約開鑿於宋元時期,據窟內所遺明弘治三年(1490年)刻石的《終南道闞行緣記敘碑》云:明弘治三年,有鐵關通異,號徹空禪師卓錫於此,精修梵行。石窟當修鑿於宋元時期,至晚也應在明代初期。此石窟是陝南漢水流域首次發現的佛教石窟寺,現為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從石窟中遺留碑碣看,該石窟寺與禪宗的臨濟宗有密切關係,對研究中國石窟藝術的發展和安康佛教宗派盛衰等,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石窟上層

千佛洞石窟[安康市旬陽縣千佛洞石窟] 千佛洞石窟[安康市旬陽縣千佛洞石窟]

石窟正壁上層有佛像七尊,弟子二尊。中國佛教寺院殿堂的配置中,供七佛的甚少。據《長阿含經》卷一載:釋迦牟尼前有六佛,即: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迦葉佛、拘那含牟尼佛,加上釋迦牟尼佛,通稱“過去七佛”。此處所供,疑即“過去七佛”。七佛中,正中三佛較大,高可1米,兩側四佛略小,高約 80厘米。七佛均施彩繪,身下為仰覆蓮座。二弟子相向侍立於七佛兩側,高約1米,其左邊年齡較大者為迦葉尊者;右邊年齡較小者為阿難尊者。石窟正壁下層有菩薩造像五尊,侍者兩尊,均施彩繪。正中菩薩較大,高110米,半跏趺,高髮髻,飾纓珞,著披巾,臂釧,赤足,大耳,著穿衣裙,頭戴寶冠,冠前有化佛,左臂下垂,右手撫膝,神態安祥;其左右四菩薩,均高1米,結跏趺坐。二侍者,右為善財童子,上身半裸,身後有飄帶,左手作合十狀,俗謂“金童”;左為龍女,身穿彩衣,恭敬侍立,雙手捧一器皿,俗謂“玉女”。

石窟兩側底層

千佛洞石窟[安康市旬陽縣千佛洞石窟] 千佛洞石窟[安康市旬陽縣千佛洞石窟]

石窟兩側的底層,各有對稱的造像十六尊。其中緊靠正壁的六尊為十二緣覺,接著是十六羅漢,靠窟口為一對道教造像和一對天神像。緣覺又稱“獨覺”,梵語是“辟支佛”,是生在無佛之世,自悟十二因緣的道理而得解脫生死輪迴,證入涅槃果位者。石窟中緣覺造像約高85厘米,結跏趺坐,雙手置膝間,身下為仰覆蓮座。其中前五尊頭戴風帽,胸飾纓珞,第六尊戴蓮瓣法冠,冠上有化佛。緣覺之下,第七尊至第十四尊為十六羅漢,形體較緣覺略小。諸羅漢或衣或裸,或靜或動,或徒手或持物,各具情態,活潑生動。羅漢是梵語“阿羅漢”的簡稱,原來指原始的小乘佛教所達到的最高成就。據唐代玄奘大師所譯《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這十六羅漢分別為:賓度羅跋囉惰闍、迦諾迦伐蹉、迦諾迦跋厘惰闍、蘇頻陀、諾矩羅、跋陀羅、迦理迦、伐闍羅弗多羅、戍博迦、半托迦、羅怙羅、那伽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注荼半托迦。

石窟兩側二層

石窟兩側二層至第七層均為小像,每層高20-25厘米,各有小佛像85-95尊,小佛像高可18-20厘米,衣著各異,面目不同。因系頁岩雕鑿,風化比較嚴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