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民生工程

十大民生工程

包括:扶貧解困、就業促進、教育助學、社會保障、百姓安居、基礎設施、環境提升、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社會管理。

扶貧解困

幫3.6萬人脫貧

全年減貧3.6萬人。4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增長10%以上。深入實施山地農業扶貧工程,在4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面開展“一業為主、多品共生,以短養長、種養結合”試點。實施以“1戶貧困農戶轉移1人,人均1畝經濟林(園),1戶掌握1項二、三產業增收致富門路”為主要內容的“三個一扶貧細胞工程”。拓寬扶貧地區民眾就業渠道,培訓轉移800人,轉產1萬人。積極發展鄉村旅遊,在4個貧困村開展鄉村旅遊試點。繼續抓好4個重點縣鄉村黨建扶貧工作,抓好“萬個支部結對、萬名黨員幫扶”活動,完成400個一類貧困村村黨組織書記輪訓任務。

開展科技扶貧。

廣泛收集實用技術信息,無償提供給殘疾人。每年為殘疾人免費舉辦職業技能培訓,如電腦操作、盲人按摩、茶葉製作、養豬、養羊、養雞技術等等,許多殘疾人通過培訓,學到了本領,掌握了謀生手段,走出了生活困境。

就業促進

新增就業1.5萬人

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5900人以上,促進持證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4700人,幫助2300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選聘180—200名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招募不低於50名高校畢業生從事支醫、支農、支教、扶貧工作,吸納150名左右高校

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

進行失業登記的高校畢業生不低於20%實現就業;利用“周六”招聘會、專場招聘會、公益性招聘會等,組織本市各企業,積極提供就業崗位,力爭達到1500個就業崗位,推薦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人數達到8000人。建立1個以上就業見習基地,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40000人。組織“SIYB”創業培訓不低於5期,培訓小老闆300人次;全市增加小老闆160戶,帶動新增就業2000人,啟動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的政策體系工作;積極創建省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示範縣;全市街道、鄉鎮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平台建設覆蓋率達到85%以上,創建充分就業社區2個以上。

教育助學

百萬市民學禮儀

2011年,安順市將深入開展百萬市民學禮儀活動。完成中職招生1.1萬人以上,為社會培養輸送5000名技能人才,完成勞動力轉移培訓1.5萬人以上;成人高等教育完成招生2300人以上;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6%、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17%。以提高科技素質、職業技能和經營能力為核心,大規模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推進安順職中省級重點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建設工作。

社會保障

實現城鄉社會救助制度全覆蓋

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25152人,基本解決企業未參保家屬工、臨時工養老保障歷史遺留問題。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376419人。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現城鄉社會救助制度全覆蓋。城鄉低保做到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按標施保”。

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儘快實現與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制度銜接。出台全市城市低收入家庭資格認定辦法,規範完善臨時救助制度、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將臨時救助資金、農村五保供養資金和農村五保供養機構建設資金納入地方各級財政預算並同比有所提高。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68305人、82841人、101475人。

建成市殯儀服務中心並投入使用,開工建設火化場和公墓項目。開工建設安順城市公共運輸樞紐總站。

百姓安居

圓低收入家庭“蝸居”夢

新開工建設廉租住房9803套、經濟適用住房1309套、公共租賃住房380套、限價商品房40套、城市棚戶區300套、國有工礦棚戶區400套、林區棚戶區327套。基本解決安順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在15平方米以下的城鎮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問題。完成關嶺自治縣崗烏鎮“6·28”災後恢復重建搬遷安置工程所有建設內容,完成安置149戶655人,確保災民順利入住。做好受地質災害威脅的農房和學校搬遷工作。

啟動武當路、北山路建設,開工建設中心城區人行天橋2座,西秀區主街道完成“白改黑”道路工程,做好中心城區污水收集管網工程、中心城區生活垃圾收運系統工程建設工作。完成安順市二中新校區一期工程建設。做好中心城區小街小巷改造工作。

基礎設施

解決15萬人口安全飲水

投資2.5億元,完成國省幹線改造65.5公里。實施鄉(鎮)暢通工程以及其他農村公路建設項目。解決15萬人口安全飲水問題,完成27座病險水庫治理任務,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0平方公里,完成3.4萬畝“煙水配套”工程建設任務,實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2個,確保西秀區油菜河水庫和紫雲魯嘎水庫2個“滋黔”工程項目竣工。完善農村電網建設,完成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投資18686萬元,行政村電網完全改造率達100%,農村電網供電可靠率達98.6%,農村電網綜合線損率降低到12%。完成城市電網改造升級投資16798萬元以上,新建30個鄉(鎮)廣播電視服務站,對40個鄉鎮的有線電視網路實施聯網改造及數位化整體轉換,在農村地區新建通信光

纜651公里,新建移動通信基站480個,新增80個行政村實現光纖接入,新增30個自然村通電話。

環境提升

完成滬昆公路沿線景觀整治

以高速公路、高速鐵路、主要幹道公路沿線及風景名勝區、工業園區、主要庫區和歷史文化名鎮周邊為重點,集中連片開展農村生活環境改善工程。積極爭取省村莊整治資金,啟動村莊整治示範點工作,2011年上半年完成所有試點的村莊建設(整治)規劃編制、評審及報批工作,年內初見成效。2011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滬昆高速公路安順境內沿線建築景觀整治工作。做好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2011年實施方案和項目規劃,積極向省申報,力爭關嶺自治縣(含白水鎮)、紫雲自治縣進入全省試點範圍。

文化體育

建一批公益性文體場所

建成50個農民文化家園、508個農家書屋。完成2個縣級圖書館(文化館)的維修建造;完成20個鄉鎮綜合文化站設備配置,為2個社區文化中心和2個社區文化活動室配備設備;完成20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鄉(鎮)、社區基層服務點設備配套。建成10個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2個鄉鎮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2個社區全民健身路徑工程,建成1個縣級體育場館“雪炭工程”,啟動建設市全民健身中心(運動員公寓)和市文化中心(電廠工人俱樂部)。完成22044場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組織“文化三下鄉”演出60場以上。

醫療衛生

啟動安順市人民醫院搬遷工程

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達到20元。鞏固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落實每人每年120元的政府補助標準,參合率穩定在95%以上。新建或改擴建5個鄉鎮計生服務站,新建或改擴建80個村級計生服務室。抓好傳染病防控和婦幼保健工作,控制傳染病暴發流行,降低孕產婦和嬰幼兒死亡率。組織我市1所三級醫院、浙江省2所三級醫院支援我市5所縣級醫院。在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配備和使用基本藥物並實行零差率銷售。啟動市人民醫院搬遷工程,開工建設西秀區、平壩縣醫院標準化建設工程,完成普定、紫雲2個縣級醫院標準化建設工程。

社會管理

萬個監控點監控城區

基本完成全市城市報警與監控系統(“天網工程”)建設,加快城市報警監控系統二期建設步伐,前端監控點達1萬個,報警點達1000個,城市中心區域、主幹道、發案重點要害部位、校園主要出入口及重點區域全部安裝視頻監控探頭,並要實現與省、市、縣三級公安機關監控報警聯網共享。各級各類學校按照學生規模500人以下2至3名、500人至1000人3至5名、1000人以上不低於學生總數3‰的比例配備專職保衛人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