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不隔

十不隔

十不隔是一種民間打擊樂,屬於上黨音樂的有機組成部分。主要盛行於陵川縣附城鎮南馬村一帶。無論是趕廟會,還是重大節日慶典,十不隔都是當地民眾一種最好的慶祝方式。它是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當中,為表達自己的喜悅心情而創作的,隨著傳統的民俗活動而發展延續。據老藝人口碑相傳,十不隔從唐代起便開始在南馬村一帶盛行,流傳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歷史起源

十不隔 這個傢伙是很受當地民眾的歡迎,十不隔的特色就是由慢到緊、由松到快,越打越緊,越打越熱火,越打越高潮,這就是我們這個傢伙的特色。

十不隔所在的南馬村位於陵川縣西南部,距離縣城25公里。全村650戶人家,2400多口人,是全縣比較大的行政村,素有陵川南門第一村之稱。南馬村歷史悠久,古老文化源遠流長,這也是十不隔得以一代代流傳下來的重要原因。

表演

要了解十不隔,首先需要認識一下它的樂器構成。

十不隔的東器全部為打擊類,主要有雷鼓、則鐺、更鑼、煞鑼、七星、大梆、十不歇等等。下面我們就一一來認識一下。

雷鼓:打擊樂的一種,古典打法,可簡可繁,是十不隔的總指揮,節奏快慢全由它掌握,這面鼓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

則鐺:四周用繩子固定在鐵架上,下方有竹把,演奏者左手執竹把,高高舉起,右手執木錘敲擊,音量最高,聲音傳得很遠,用它來指揮演奏的起落。

更鑼:演奏者左手高舉樂器,用木棒敲打,而不用鑼錘,聲音絕而沒有餘音。

煞鑼:直徑約20厘米,左手持鑼,右手拿木板敲擊。

七星:僅存有七種音調的樂器,由七片圓形小銅組成,分別代表1234567。

大梆:又稱老梆,為自製樂器,長約45厘米,中間被挖空,能產生共鳴,聲音渾厚。

十不歇:自製東器,成對使用,每件由一塊木板和五張小鐵片組成,使用時聲音有跌落的層次感,音質獨特。

在十不隔打擊樂中,除則鐺和鼓只能有一個外,別的樂器都可以有多個。其中七星和十不歇等東器非常獨特,在其它打擊樂中很少見到。這些樂器各有特色,合在一起演奏,聲音和諧,鏗鏘激昂,風格獨特。由於這些樂器相互配合,不可分隔,所以這種音樂就叫作十不隔。

十不隔使用的樂器有十多種,演奏時各有各的打法,採用重擊、輕擊、齊擊和音色對比敲擊等演奏技巧,顯得音樂和諧,節奏明快,粗獷豪放,熱烈喜慶,多在行進時表演,演奏時姿態各異,高潮時以鼓為中心,造型酷似一朵盛開的鮮花,深受民眾歡迎。

十不隔這種民間音樂是純粹的打擊樂。它所使用的樂器原始而獨特,打法簡捷、質樸,這些特點都表現了其年代的久遠。過去,老百姓主要是用它來迎神、賽社。當時南馬村分為八個會,相當於生產小組。每個會都有自己的故事和音樂,其中十不隔是鑾架會的音樂,是迎皇老爺時的專用音樂。每逢過節或者重大事件,鑾駕會都要打著十不隔的音樂到村裡的東福堂廟請皇老爺。

老藝人 李貴寶:我們這個傢伙是我們鑾駕會的巷口傢伙,我們過去敬神呀或者燒香去敬老爺、傍晚送燈呀搞的這些活動,我們就吹這傢伙,我們這傢伙、鑾駕會呢,是在我們南馬村是最大的一個會,我們這個傢伙的前頭呢,是有十八般兵器,槍呢、刀呢、後面是人,也就是兵,兵後面走的有鏢,應該是將軍,是飛龍旗、飛虎旗,後面是鑾駕,就是朝廷的老爺,迎接的是黃老爺,黃老爺後面打的是黃鑼傘,這就是我們這個會吹音樂、耍故事的情況。

十不隔參加全國跆拳道錦標賽暨奧運選拔賽開賽式表演。

十不隔的音樂激昂熱烈,表達了人們祈求神靈保護全村大小平安,降福村民的美好願望,所以人們對十不隔非常重視。特別是鑾駕會的村民,幾乎人人會打。解放以後,這種古老的習俗雖然日漸淡化,但在節日、重大事件慶典等活動中,仍然少不了它。古老的十不隔舊貌換新顏,在晉城市第二屆黃河叮會迎親鑼鼓大賽中榮獲一等獎。2005年還參加了電影《紅山雨》的拍攝。

十不隔因為風格獨特,不僅自身受到當地老百姓的喜愛,而且還被其它的打擊樂、鑼鼓樂等多種音樂形式所採用,同時還演變出一些新的音樂表演形式。與南馬村相鄰的鼻良掌村,以鍬、钁、鋤、犁等農具為樂器的“農具大合奏”便屬於其中之一。

陵川縣文化局局長 陳永清:十不隔是古老上黨音樂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節奏鮮明、風格獨特,深受民眾所喜愛,之所以能夠申報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作,我想它主要是源於三個方面的價值,首先是藝術價值,十不隔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的結晶,它的風格以及它的打法,被八音會和其他藝術形式所採用,對民間音樂整體的豐富和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其次是精神價值,發掘、拯救、保護十不隔,對繼承傳統文化,展現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豐富民眾的文化生活,推動現代文明、構建和諧社會,將產生重要的作用;再有一個就是經濟價值,結合我縣旅遊產業的發展,將十不隔作為一個文化品牌來打造,作為豐富旅遊區內容的一個具有地方特色的節目來推出,我想它對推動旅遊和文化的和諧發展,將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