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路徑創新與協調機理

1.2.1 5.2.1 6.2.1

基本信息

作 者:任建雄 著出 版 社:浙江大學出版社ISBN:9787308077217出版時間:2010-06-01版 次:1頁 數:208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工業經濟

目錄

1 緒論
1.1 選題的目的和意義/2
1.1.1 選題的目的/2
1.1.2 研究意義/4
1.2 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5
1.2.1 對礦產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探索/5
1.2.2 區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路徑的相關研究/8
I.2.3 資源產權市場的相關研究/9
1.2.4 礦產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系統學研究/9
1.3 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創新點/11
1.3.1 研究對象/11
1.3.2 主要研究內容/14
1.3.3 研究方法/15
1.3.4 主要創新點/16
2 區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理論基礎
2.1 可持續發展理論/18
2.1.1 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基本觀點/18
2.1.2 可持續發展理論研究進展/20
2.1.3 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協調機理/22
2.2 系統學理論/24
2.2.1 系統科學的形成與發展/24
2.2.2 系統理論的研究工具/25
2.2.3 複雜系統的協調機理/26
2.2.4 複雜系統協調評價/28
2.3 產業組織理論/29
2.3.1 西方產業組織理論的演進與發展/29
2.3.2 國內產業組織理論的發展/31
3 區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及其路徑創新的必要性
3.1 區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規律性/34
3.1.1 區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生命周期規律/34
3.1.2 區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演化規律/35
3.1.3 區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演化方向/37
3.2 我國區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39
3.2.1 我國區域礦業資源的基本特點/39
3.2.2 我國區域礦業資源開發利用現狀/41
3.2.3 我國區域礦業資源開發利用的比較/45
3.3 區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路徑創新的必要性/49
3.3.1 傳統開發利用路徑存在的陷阱/49
3.3.2 粗放式開發利用的資源和環境代價/50
3.3.3 我國區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路徑創新的必要性和緊迫性/52
4 區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路徑創新
4.1 路徑創新的指導思想和方向/62
4.1.1 路徑創新的指導思想/62
4.1.2 路徑創新的方向/65
4.2 路徑創新的內涵/67
4.2.1 傳統開發利用路徑的困境/67
4.2.2 創新在區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的作用/67
4.2.3 路徑創新的內涵/68
4.3 路徑創新的內容/71
4.3.1 生態創新/71
4.3.2 模式創新/76
4.3.3 產業創新/81
4.3.4 制度創新/89
5 區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協調機理
5.1 區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協調內涵/98
5.1.1 協調、協調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關係/98
5.1 ,2區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協調內涵/99
5.2 區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協調原則/104
5.2.1 可持續發展原則/104
5.2.2 系統性與協調性原則/106
5.2.3 資源效益與社會經濟效益統一原則/107
5.2.4 市場導向和政府調控統一原則/108
5.2.5 科技創新與體制創新原則/108
5.2.6 大資源大環境原則/109
5.3 區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應處理的協調關係/110
5.3.1 生態協調/11O
5.3.2 利益協調/114
5.3.3 產業協調/118
5.3.4 代際協調/121
5.4 區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協調路徑/125
5.4.1 區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自組織條件/126
5.4.2 區域礦產資源系統的自組織升級路徑/131
5.4.3 區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誘發機制/134
5.4.4 區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系統序參量/136
5.5 區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協調機制/138
5.5.1 基於時空維度的系統協調狀態識別/138
5.5.2 區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相變和臨界突變/146
5.5.3 區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調控思路/148
5.5.4 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的政策作用與調控/151
5.6 區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協調手段/156
5.6.1 法律手段/157
5.6.2 市場手段/157
5.6.3 行政手段/158
5.6.4 科技手段/158
6 青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實證研究
6.1 青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歷史/160
6.1.1 青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歷史回顧/160
6.1.2 青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歷史特徵/162
6.2 青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163
6.2.1 礦產資源儲量/163
6.2.2 礦產資源地區分布/163
6.2.3 礦產資源勘探與地質調查/164
6.2.4 礦產資源開發布局/165
6.2.5 礦業開發規模/166
6.2.6 礦產資源保障制度/168
6.3 青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協調問題/169
6.3.1 能源消費與經濟成長的協調問題分析/169
6.3.2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沿用傳統粗放路徑/174
6.3.3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存在區位劣勢/177
6.3.4 資源優勢和礦業結構有待提升/179
6.3.5 礦業管理水平有待完善/181
6.3.6 礦產資源開發造成地區生態環境失衡/182
6.4 青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路徑選擇/183
6.4.1 路徑創新的選擇方向/183
6.4.2 生態創新,促使系統耗散結構演化/184
6.4.3 產業創新,增添系統“漲落”擾動因素/187
6.4.4 技術創新,形成系統高效機制/188
6.4.5 政策創新,促使系統遠離平衡態/190
7 研究總結與展望
7.1 研究總結/194
7.2 研究展望/196
致謝
參考文獻

前言

礦產資源是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條件。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社會發展緊密聯繫、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由於礦產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有限性和稀缺性的特點,從長遠來看難以實現可持續開發利用。我國作為一個開發中國家,正處於工業化發展時期,對礦產資源具有高度依賴性,經濟成長依賴於礦產資源消費同步增長,隨著今後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大量消耗礦產資源是必然趨勢,資源供需矛盾將日益突出,礦產資源能否可持續供應已成為我們面臨的嚴峻問題。據國家發改委對我國21世紀初期45種重要金屬和非金屬礦產資源可供儲量的保障程度測算,在現有已探明的45種主要礦產資源中,到2020年後,除稀土等有限資源保障程度為100%外,其餘礦產資源均大幅度下降,有19種礦產資源將出現不同程度的短缺,其中11種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礦產資源,特別是石油、鐵、鋁、硫、磷等重要礦產資源缺口將持續擴大。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將對我國的工業化建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我國的基本礦情是,礦產資源總量大,但人均少、稟賦差,大宗支柱性礦產資源不足,尤其是在許多資源型地區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著許多深層次問題,長期形成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和結構性矛盾尚未根本改變,因資源粗放開發,低效利用,導致礦產資源供應的瓶頸約束和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