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東鄰本鎮龍洞,南鄰本鎮雲南驛村,西鄰本鎮高官。轄1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807戶,有鄉村人口3010人,其中農業人口2965人,勞動力188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731人。 全村國土面積6.68平方公里,海拔2000米,年平均氣溫14.8℃,年降水量793.2毫米,適合種植烤菸、辣子、小麥、玉米、黃白蘿蔔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941畝,人均耕地0.99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56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32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941畝(其中:水田20畝,旱地2921 畝),人均耕地0.99畝,主要種植烤菸、辣子、小麥、玉米、黃白蘿蔔等農作物,其他面積 7085.7畝。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四通。全村有454戶飲用井水,有35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占農戶總數的43.74%)。有807戶通電,有57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57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70.76%和70.7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8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72戶(分別占總數的85.38%和58.49%)。 該村到鎮政府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4輛,農用運輸車13輛,拖拉機 6輛,機車2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870畝,有效灌溉率為63.5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90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1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小水窖100口。全村有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2個自然村已通路;有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9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63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6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6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84萬元,占總收入的43.62%;畜牧業收入309萬元,占總收入的19.7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974頭);林業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 6.38%;第二、三產業收入352 萬元,占總收入的22.45%;工資性收入78萬元,占總收入的4.97%;其他收入78萬元,占總收入的4.97%。農民人均純收入2432元,農民收入以烤菸、蠶桑、辣椒、黃白蘿蔔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10人(占勞動力的5.83%),在省內務工80人,到省外務工30人。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07戶,有鄉村人口 3010人,其中男性1581人,女性1429人。其中農業人口2965人,勞動力1886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2997人,彝2族人,傣族、哈尼族11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653人,參合率89.48%;享受低保12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4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7008平方米,擁有教師12人,距離鎮中學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14人,其中小學生253人,中學生61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 2 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1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10個黨小組,共有黨員92人,其中男性黨員74人、女性黨員18人。2001年被縣委、政府評為“建黨80周年先進基層黨組織”;2003年被鎮黨委評為“先進黨支部”。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和村委委員組成,下設10個村民小組。1997年被縣委、政府評為“祥雲縣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2001年被縣政府評為“無毒社區”。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12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