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沙井

地處丘陵。設一村民委員會。共80戶,272人。耕地192畝。主產小麥、玉米。條編是該村的傳統工藝,是本村主要副業。年產值兩萬元。 清同治十年(1871年)《籠水欒氏族譜》載:“始祖諱大公,於元代時西遷於博邑,及其老矣,卜阡於峨嵋山之側焉。天順元年(1329年)勒石,累世祭掃,奉為始祖之墓。十三世謙,住博山縣沙井莊。”據此,欒氏當於明崇禎二年 (1629年) 在此定居。清光緒元年(1875年)《續修欒氏族譜》載:“吾始祖不可考,由直隸冀州明初即遷居顏神鎮之大街,後又遷於水峪莊。吾八世祖諱之翰,始自水峪莊遷於盆泉社北沙井莊定居。”據此,當建村於明隆慶年間。又據該村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續井碑記》載:“且夫鑿井而飲,因農家之份;造井得水,亦理勢之常也。何以志為?褒楊而得之易者,三莊之義氣也。”清康熙九年(1670年) 《顏神鎮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縣誌》,均有“沙井”村名的記載。 據該村村民欒尚問講:自古當地水源奇缺,後經鄉人在淄河上游的沙灘上鑿井得水,遂取名為“大井”誌慶。又稱為“沙井”。因該村位處沙井以北,故名為“北沙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