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廣槽倉

北廣槽倉

據史料記載,早在金朝天會七年(公元1129年),德州就置設了將陵倉,以利漕糧儲運。到明清時期,運河德州段的倉儲一度成為京杭大運河四大糧倉之一。這裡曾是在全國舉足輕重的漕倉之一。

歷史簡介

北廣槽倉,千年運河穿境而過,曾經的勝景傳至今日,僅存的遺址是最好的記錄者。“觸摸”這些歷史印記,翻開昔日的過往與傳說,一處處遺址猶如一個個符號,在歷史長河中歷久而彌新。

北廣槽倉 北廣槽倉

從德城區迎賓路與共青團路交叉路口向西,經小鍋市,沿京杭大運河東岸堤頂路,先向西北,再折向東北,你會在路邊看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京杭大運河南運河德州段”和“北廠漕倉遺址”兩塊石碑。
據史料記載,早在金朝天會七年(公元1129年),德州就置設了將陵倉,以利漕糧儲運。到明清時期,運河德州段的倉儲一度成為京杭大運河四大糧倉之一。倉儲的興建與發展促成了北廠的繁榮,使其不但成為古代德州最重要的商貿繁盛地之一,聲名還遠揚於京、津地區。
曾是“運河四大漕倉”之一
7月9日上午,記者到達北廠村處的運河岸邊時,這裡草木繁盛,寧靜美麗,除了幾個釣魚翁和不遠處農田中勞作的村民,並沒有太多人跡。然而,明清時代,這裡卻全然不是這樣的景象,而是常常“舳艫首尾相銜,密次若鱗甲”。據說,明代弘治朝禮部侍郎程敏政在路過德州,時曾作詩:“出逢漕船來,入逢漕船去。帆檣密於指,我舟無著處。”因為在當時,這裡曾是在全國舉足輕重的漕倉之一。
據史籍記載,金朝天會七年(公元1129年),儘管連年戰亂,運河很多地段的航運都被迫終止,這裡卻“風景獨好”,不但仍然通航,還置設了“將陵倉”,大批皇糧貨物裝卸使這裡逐步形成一個碼頭與村鎮,也就是後來的“北廠”——885年前金王朝的這個決定,開啟了北廠的傳奇,也開啟了德州航運史上的傳奇。元代京杭運河全程貫通後,漕運和倉儲的規模更大,朝廷把“將陵倉”改名為“陵州倉”。
永樂皇帝遷都北京以後,德州在南北運輸的地位更加重要。永樂年間,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九省,都是通過運河經德州向北京運糧的,為此,德州城西北還設定了“遞運所”。由於是九省運糧至京的通道,史稱“京畿達九省御路”,這才有了著名的“九達天衢坊”。

 漕倉曾使德州飽受戰火之苦
明清時代,漕倉曾給德州帶來無盡的繁榮。據統計,當時德州段運河遞運南糧赴通州的量達400-600萬石左右,成為漕糧轉運和開展貿易的重地。當時的運河德州碼頭以南以北,帆檣林立,擁擠不堪。漕船的來來往往極大地促進了德州商業的發展,到清朝乾隆年間,城內有手工業作坊200餘處,商號400多家,並湧現出許多名字號和名產品,如瑞興號的水、旱菸暢銷天津、濟南,頤壽堂的人參再造丸行銷北京、天津,德州農家編織的草帽辮,遠銷川藏雲貴……德州成了一個很大的貿易基地。
明清時代,漕倉也給德州帶來了戰爭的災難。明朝初年,尤其是在著名的“靖難之役”中,北廠漕倉的重要性更加明顯地顯現出來——因為儲存了大量的糧食,這裡成為雙方的必爭之地。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為保護糧倉和戰略需要,明朝在此地以營為單位駐紮軍隊,在德州城北建築了哨馬營、駙馬營、邊北營、哨馬囤等,這就是著名的“十二連營”。“靖難之役”總共進行了四年,在德州就打了三年。德州之戰,成了燕王朱棣奪取天下的關鍵,以至於後來有人說,“靖難之師,先下德州,引軍而南,遂成破竹之勢”。
到了清中前期,漕倉雖然沒有再給德州帶來戰火,卻使德州仍然保持軍事要地的地位。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朝廷又建德州新倉120間,同時強化了德州的守衛駐防。當時,山東境內只有兩處設滿兵駐守,一處在青州,一處就是德州。
如今,繁榮的商業和無情的戰火都早已遠去,漕倉伴隨著封建王朝的衰落而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運河岸邊的北廠漕倉遺址又從喧囂回歸了寧靜與美麗。

遺址位置

北廠漕倉遺址位於德州市德城區二屯鎮北廠村東北0.5公里處,占地面積約104476.00平方米。北廠漕倉遺址作為運河上一處重要的歷史遺蹟,為研究德州運河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