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莊村

明前立莊,因近牛山故初名“山莊”,別稱西辛店。 明清時期,北山莊屬臨淄縣端智鄉。 1930年臨淄縣廢社改區後,先後屬臨淄縣三區、牛山區。

簡介

北山莊位於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陵街道辦事處駐地西1000餘米,牛山東麓。明前立莊,因近牛山故初名“山莊”,別稱西辛店。

由來

據《郭氏族譜》載:明初郭氏祖天祿自棗強縣遷居臨淄縣郭家莊,二世祖榮(約在明永樂年間)遷於淄河南牛山東西辛店。後因南鄰朱家莊改名南山莊,遂改稱北山莊。1950年後設兩個行政村,分別稱北山西村和北山東村

沿革

明清時期,北山莊屬臨淄縣端智鄉。民國時期屬臨淄縣東九社。1930年臨淄縣廢社改區後,先後屬臨淄縣三區、牛山區。1950年後屬臨淄縣龍池區龍池鄉。1957年2月屬孝陵鄉。1958年9月屬齊陵公社。1984年4月屬齊陵鎮。2003月12月屬臨淄區齊陵街道。

旅遊資源

牛山

位於臨淄齊國故城南去5公里,在今臨淄區齊陵街道境內,海拔174米。它南連重巒疊嶂的魯中山區,北接寬廣平坦的魯北平原。山上松柏吐翠,怪石嶙峋,自春秋戰國以來即久負盛名。為臨淄八景之一,有“春回牛山雨濛濛”之句。
傳說牛山得名於齊國始祖姜太公。周武王滅商之後,姜太公被封於齊地營丘。時營丘為膠東半島的土著部落萊夷覬覦許久。為趕在萊侯之前搶占對營丘的控制權,姜太公星夜兼程,迷路於途,正一籌莫展之際,月光下一神牛,把姜太公一直帶到淄河邊。過了淄河,便到了營丘。此時神牛突然消失,變成了巍峨秀麗的大山。為了感謝神牛,姜太公便把這座山命名為“牛山”。
牛山及其周圍,有豐富的齊文化遺存、人文景觀和許多膾炙人口的傳說。其中最著名的是牛山山頂的“景公流涕處”和牛山北麓的管仲墓。景公流涕的故事見於《晏子春秋》。景公在牛山遊玩時,北望齊都,觸景生情,想到時光飛逝,人生苦短,便悲從中來,嚎啕大哭。晏嬰見此告誡景公,時間流逝、生死交替是自然規律。如果賢明的太公、桓公,勇武的靈公、莊公都還活著,你景公也當不成國君了。以啟發景公珍惜君位,發揚祖先事業,在有生之年有所作為。
管仲墓在牛山北麓,北山西村西側,墓高14米,東西34米,南北近14米。墓前立石碑兩方,一方刻管仲像,一方刻“齊相管夷吾之墓”,並陰刻其簡歷。名相管仲曾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完成春秋首霸偉業。經濟方面,提出“相地而衰征”的政策。提倡積財通貨,設“輕重九府”,按年景豐歉及社會需求,糴糶糧食物品,平抑物價。規定造幣、漁鹽官辦,鼓勵境外貿易等。管仲是一代賢相,輔佐齊桓公40年,是卓越的政治家、經濟學家、軍事家、思想家和改革家。2003年建設的管仲紀念館,占地面積300畝,分館區、園區兩部分。紀念館以管仲生平為脈絡,分宰相廳、拜相廳、薦賢廳、問政廳、管仲祠、論官廳、論相廳。以展示“天下第一相”光輝燦爛的一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