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緙絲紫鸞鵲譜

北宋緙絲紫鸞鵲譜,縱131.6厘米,橫55.6厘米。花鳥部分採用雙套緙的創新技藝。鸞鵲緙織緯短,線較細密,色彩調和婉轉,翅羽暈色豐富;蓮花中的花瓣和花蕊採用分色相嵌排列,使局部整體色澤和諧多變。這種雙套緙的新緙法,使花鳥紋更有立體感和裝飾性。

北宋緙絲紫鸞鵲譜,縱131.6厘米,橫55.6厘米。花鳥部分採用雙套緙的創新技藝。鸞鵲緙織緯短,線較細密,色彩調和婉轉,翅羽暈色豐富;蓮花中的花瓣和花蕊採用分色相嵌排列,使局部整體色澤和諧多變。這種雙套緙的新緙法,使花鳥紋更有立體感和裝飾性。
緙絲又稱“刻絲”,是一種以平紋為基本組織,依靠繞緯換彩而顯花的精美絲織物。緙絲最大的特點是通經斷緯,在織物上花紋與素地、色與色之間的交界處呈現一些互不相連的斷痕,似刀鏤刻狀,古人形容其“承空視之,如雕鏤之象”,故稱緙絲。北宋的緙絲精細富麗,紋樣結構既對稱又富於變化,力求實用,並創造了“結”的戧色技法,即用相近的二色或三色絲線按退暈的色階層次順序緙織,從而使紋樣更具有立體感而富於裝飾性。這幅緙絲紫鸞鵲譜是北宋極有代表性的緙絲精品,堪稱稀世之寶,現藏於遼寧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