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生態環境建設規劃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生態環境建設規劃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生態環境建設規劃》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畫”的研究成果,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生態環境建設規劃》以國家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為框架,以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系統協調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人類一生態環境為調控對象,系統介紹了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技術方法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詳細闡述了水土資源利用規劃、水土保持規劃、林業生態工程規劃、防沙治沙規劃、自然保護區規劃、草地保護與建設規劃、土地整理與復墾規劃等方面的基本內容、編製程序和技術方法。《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生態環境建設規劃》是在國家西部大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巨觀決策的大背景下撰寫的一本新教材,其基本特色體現在內容豐富、結構緊湊、方法新穎、實用性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生態環境建設規劃》是高等院校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教材,也可供從事生態環境管理、生態環境保護等部門和科研人員使用。

目錄

前言

第1章 生態環境建設規劃概述

1.1 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的概念與作用

1.1.1 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的含義

1.1.2 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的作用

1.1.3 生態環境建設規劃與其他規劃的關係

1.2 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的基本特徵、原則和內容

1.2.1 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的基本特徵

1.2.2 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的原則

1.2.3 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的主要內容與程式

1.3 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的目的、任務及類型

1.3.1 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的目的與任務

1.3.2 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的類型

1.4 生態環境建設項目規劃概述

1.4.1 生態環境建設項目概念

1.4.2 生態環境建設項目前期準備階段

1.5 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1.5.1 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的起源與發展

1.5.2 國外生態恢復與重建研究

1.5.3 國外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研究進展

1.5.4 我國的生態環境建設研究

1.5.5 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發展趨勢與特點

第2章 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的理論基礎

2.1 人地協調發展理論

2.1.1 人地關係的概念及其主要學說

2.1.2 人地關係協調論的基本觀點

2.1.3 人地關係協調發展理論與生態環境建設規劃

2.2 可持續發展理論

2.2.1 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基本觀點

2.2.2 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

2.2.3 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

2.2.4 可持續發展理論與生態環境建設規劃

2.3 生態系統理論

2.3.1 基本觀點

2.3.2 基本原理

2.3.3 生態系統理論與生態環境建設規劃

2.4 空間結構理論

2.4.1 空間結構理論的形成及其基本觀點

2.4.2 空間結構理論的基本內容

2.4.3 調整社會經濟空間結構的可能措施

2.4.4 可持續空間結構的特點

2.4.5 空間結構理論與生態環境建設規劃

第3章 生態環境調查

3.1 生態環境調查的內容

3.1.1 自然地理環境

3.1.2 自然資源

3.1.3 社會經濟

3.2 生態環境調查的方法

3.2.1 生態環境調查的步驟

3.2.2 常規調查

3.2.3 專題調查法

3.3 生態環境專題調查

3.3.1 土地利用專題調查

3.3.2 水土流失專題調查

3.3.3 森林資源專題調查

第4章 生態環境分析與評價

4.1 區域生態環境分析與評價方法

4.1.1 系統分析概述

4.1.2 系統分析評價方法

4.2 水土流失評價

4.2.1 水土流失系統分析

4.2.2 水土流失評價

4.3 自然資源評價

……

第5章 水、土資源利用最佳化決策與3S技術套用

第6章 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工程規劃

第7章 林業生態工程規劃

第8章 防沙治沙規劃

第9章 草地保護與建設規劃

第10章 自然保護區規劃

第11章 土地整理與土地復墾規劃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