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業大學心血管醫學工程中心

為適應21世紀生命科學和生物工程學科的發展及北京市關於優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部署,在校領導的關心支持下,通過引進我國著名預防醫學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毅教授,整合我校在分子設計、藥物合成、生物醫學工程等學科的力量,在我校生物醫學工程中心、環境與化學生物學研究所和分析測試中心等方面的基礎上,於2002年10月組建成立了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心血管醫學工程中心

北京工業大學,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下所設研究室主要有兩大方向:藥物研究所、生物醫學工程中心。其中生物醫學工程中心又包括生物力學與仿真工程研究室、生物電子與醫療儀器研究室。

其中以常宇教授為核心,所領導的實驗室的研究內容是主要心血管醫學工程的研究。其中對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其實驗室以心血管研究為方向所產生的研究成果很多,其中以人工心臟BJUT-П主要研究成果之一,並在對所研究的人工心臟施以大型的動物實驗,為心血管醫學工程的發展、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由北京工業大學心血管醫學工程中心主導的人工心臟臨床動物慢性實驗,是與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等多家機構合作開展的心衰與人工心臟泵急慢性動物實驗。其中LOISANCE院士、萬峰教授、田步升教授都有親行蒞臨指導,為後續動物實驗的成功開展,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為了驗證和檢驗北京工業大學心血管醫學工程中心的BJUT-Ⅱ型人工心臟血泵的設計,了解其設計是否滿足臨床的需求,並為今後的研究和改進工作提供實驗數據的支持。所開展了使用實驗動物有家豬和山羊等動物實驗。

北京工業大學心衰與人工心臟項目組自主研發設計的人工心臟驅動系統、控制系統以及輔助方案在動物實驗中表現出色,維持動物的存活。通過在動物體內植入人工心臟泵,探究輔助前後的血流動力學影響,輔助水平與循環系統的相互作用,並觀察其輔助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為以後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常宇博士,北京工業大學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心血管病工程中心副主任,心衰與人工心臟項目負責人;中國力學學會動力學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分會心衰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生理科學會青年委員。2004年獲得工學博士學位(PKNU);2005 獲得北京市優秀人才稱號,2006 年獲得北京市科技新星稱號,並且被納入這兩項北京市的人才培養計畫;2011年在華盛頓大學(UW)做高級訪問學者。主持和參加的科研項目包括國家級、省部級、所在單位及企業項目28 項,從機理到臨床套用方面研究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科學技術問題;其中人工心臟泵項目正在臨床上成功挽救心衰患者的生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