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貢獻
他在進行了大量的理論研究並吸收了英國許多課程編制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 提出了著名的“ 過程模式” 課程理論。斯滕豪斯在從事“ 過程模式” 研究之時, 曾對泰勒的“ 目標模式” 作了詳細分析和批判。
斯滕豪斯過程模式的基本思想:
在批判、反思目標模式的基礎上,斯滕豪斯產生了過程模式的最初構想,主要體現在其代表作《課程研究與編制導論》一書中。斯滕豪斯認為,課程的研究和開發應該是一個動態的、持續發展的過程,課程的設計應該是研究、編制、評價合而為一的。人們可以通過詳細說明內容和過程中各種原理的方法,來合理地設計課程,而不必用目標預先指定所希望達到的結果。
1、在具體課程設計依據方面,過程模式強調通過詳細說明知識內容和過程原則的方法來編制課程。課程內容是指那些能夠反映學科領域內在價值的概念、原則和方法;過程原則是指導整個課程活動過程的總要求或總目標。但此總目的不同於目標模式的預定目標,它並不構成最後的評價依據,是非行為性的,主要功能是概述教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學習結果,並使教師明確教學過程中內在的價值標準及總體要求,而不指向對課程實施的最後結果的控制。
2、在課程內容的選擇方面,斯滕豪斯根據其教育目的在於傳授知識、發展智力的教育觀,認為應該通過分析公共文化價值,研究知識本質,來尋找有關課程內容的選擇原則。他認為知識不是一種現成的讓學生接受的東西,而是思考的對象,因此贊同赫斯特對“知識形式”的解釋和布魯納學科基本結構的思想,認為教學要傳授學科結構特有的概念和過程。
3、在課程內容組織和教學方面,斯滕豪斯強調既要使之清楚地反映各學科領域的基本概念、過程和方法,又要能被普通教師教給普通學生,因此,他選擇了布魯納的螺鏇式課程組織。斯滕豪斯認為,這不僅有利於反映知識形式,而且有助於學科知識和能力的統一。在課堂教學中,斯滕豪斯提倡採用討論法,因為這種方法有助於加深對課程的理解,能夠促進知識的個別化,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
主要作品
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975)
Authority, Education and Emancipation (1983)
Research as a Basis for Teaching: Readings from the Work of Lawrence Stenhouse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