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水東北村

1953年前,勝水為一自然村,1953年,因水災,居民分散居住,1963年分為4個村,該村因坐落於勝水東北角,故名勝水東北村。 勝水東北村歷來以農為主,近幾年來,通過對農業產業的結構調整,逐步形成了以種糧為主,桑、果、棚菜為輔的產業格局。 近幾年,該村安裝了自來水,整修了排水溝、大口井,為村民生產、生活提供了便利。

勝水東北村位於大場鎮駐地4.5公里處,東鄰吉利河,西與諸城市桃林鎮接壤,北與理務關鎮相望,村西側由省道經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該村村域東西0.5公里,南北1.2公里,面積0.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34畝。現有居民167戶,人口549人,多為王、潘、劉姓居民,尚有少數周、侯、陳、丁姓居民。
據《張氏族譜》記載,明洪武年間,張乾由江蘇海州遷此立村,後有王、曲等姓居民亦從海州遷此。元末,在此建船型“海覺寺”一座,因建在一個“海眼”上,戰勝了水患,故名勝水村。清中期設集市1處,稱勝水集,民國時設鎮,稱勝水鎮,又稱勝水街。
據明嘉靖版《青州府志 · 諸城縣境圖》標繪,此地有河名勝水,源出勝山。
1953年前,勝水為一自然村,1953年,因水災,居民分散居住,1963年分為4個村,該村因坐落於勝水東北角,故名勝水東北村。
勝水東北村歷來以農為主,近幾年來,通過對農業產業的結構調整,逐步形成了以種糧為主,桑、果、棚菜為輔的產業格局。本村生產的馬鈴薯、大白菜已成為本地無公害蔬菜基地不可或缺的產品。剩餘勞動力逐步向二、三產業轉移,出現了運輸、木炭加工、小商品零售、建築等新興產業。近年來,村民經濟收入逐年增長,到2004年末,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750元。
近幾年,該村安裝了自來水,整修了排水溝、大口井,為村民生產、生活提供了便利。村里還重視教育,對考入大學的學生每人獎勵300元,獨生子女考上大學每人獎勵1500元,該村先後有十幾名學生考入大、中專院校,有5名走上領導崗位。該村還廣泛開展評選“五好家庭”和“星級文明戶”活動,村民素質不斷提高,村風村貌煥然一新。該村多次被評為“兩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五個好先進黨支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村”、“計畫生育先進村”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