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行為:動物的遷徙

內容簡介

遷徙是一種奇妙的動物行為,遷徙途中,我們可能觀察到飛行者、遊行者和步行者。它們有的靠頭腦中的磁石導航,有的根據光線定位,還有的單憑嗅覺就能返鄉。遷徙之旅是一場危機四伏的挑戰之路,領略各路“英豪”一展身手,萬千奧秘,盡在《動物行為:動物的遷徙》。

作者簡介

雷特爾·舒勒是新聞工作者,專攻科學與環境,作品曾發表在《奧杜邦》、《發現》、《國家野生動物》、 《新科學家》、 《科普讀物》和《滑雪》等雜誌上。曾擔任多家國家級期刊的編輯其中包括兒童科學雜誌。同時擔任美國普拉茨堡市紐約州立大學的副教授,教授新聞寫作課程。格雷特爾·舒勒是紐約大學新聞學碩士,她曾到中途島旅行,那裡近200萬隻黑背信天翁的啁啾聲充斥著天空,很多鳥類都剛剛從穿越海洋的長途旅行返回,她也曾目睹北美馴鹿群經由阿拉斯加凍土地帶遷移的全過程。

目錄

1 發現遷徙:鳥類告訴了我們什麼
2 遊行者:飢餓的鯨魚和其他海洋旅行者
3 步行者:數百萬行進中的腳、爪和蹄
4 神槍手:能夠找回家的大馬哈魚和海龜
5 遷徙方式:單程、接力和流浪
6 倖存者:步入現代社會
譯者感言

前言

序者感言
大馬哈魚的返鄉之旅、紅蟹群體移動組成的地毯、牛羚追隨水草的腳步、海龜盡全力奔向大海、大螯蝦排成一排在海底行走、信天翁執著的長距離飛行……不同的動物以不同的方式尋找豐富的食物和適宜的環境,翻譯完成《動物的遷徙》這本著作之後,動物對生命的渴望和不懈的追求深深震撼了我們。我們身邊每一個動物的背後,可能都有著感人甚至壯烈的故事。本書以感性的視角揭示了動物遷徙的奧秘,為讀者解開了科學神秘的面紗。翻譯過程也是我們不斷學習、收穫的過程,因為完成此類主題的譯作並非易事,不僅需要了解專業領域的知。識,還要力爭向讀者真實生動地呈現動物世界的奧秘
《動物的遷徙》一書由王新、邱碩翻譯。在翻譯過程中,閻璐璐、鄭義、李哲、馬晶、溫華川承擔了大量的資料收集和查閱工作;劉淑華不辭辛苦地反覆審稿、校對;邱洪財、賈玉娟、武琪、何盼也給予了我們不斷的支持與鼓勵,我對他們致以最衷心的感謝。
雖然有幸承蒙這么多的指導和關愛,譯作的內容也幾經調整、修改,但由於譯者水平有限,錯誤疏漏之處仍在所難免,懇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
王新 邱碩
2010年6月6日

精彩書摘

1. 神槍手:能夠找回家的大馬哈魚和海龜
遷徙一般是指動物在進食、繁殖和哺育幼仔的不同地點之問進行有規律的旅行,而一些動物遷徙的地點並不固定,例如紅翼鶇。它們在俄羅斯和北歐度過夏天,之後每年冬天遷徙到不同的地方。研究者們通過研究系在它們腿上的環志,發現同一群鳥第一年位於英國,而第二年卻到了希臘。根據降水和水草的狀況,牛羚每年也會選擇不同的路線和哺育地點。同樣,魚類和鯨類可能在任何一處食物充足的水域停下來進食。
還有一些動物更有特點,它們返回特定的地點,甚至在遷徙了幾千千米之後也是如此。它們不僅返回同一個國家、同一片區域,甚至每年返回同一個地點,這就叫做歸航行為,這一行為要求動物有著精準的導航能力。
家鴿是被馴化的野鴿,人們利用它們來尋找某些特定地點。數百年來,它們具有寶貴的價值,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用來傳遞重要信息。人們把信息寫在一張小紙上,然後綁在鴿子腿上。
其他野生動物和鳥類也擁有超常的記憶能力,能夠記憶家的位置。研究者捕獲蝙蝠之後,在離巢穴400千米(250英里)的位置將其釋放,它們仍然能夠找回自己的家。信天翁是大型鳥類,它們能在幾周之內飛到海面捕食再飛回棲息的小島。它們能夠飛出8000千米(5000英里)的距離,到海面找食物;在歸家途中,它們只需要按直線飛行1000千米(600英里),就可以從海洋抵達巢穴。為什麼動物能夠如此精確的定位自己的家,至今仍是個謎。
大馬哈魚和海龜也具有敏銳的歸航行為。大馬哈魚的遷徙跨越了淡水區和海水區,而海龜的遷徙跨越了兩個世界——陸地和海洋。大馬哈魚和海龜的奇特之處在於它們遷徙了數年、數公里之後,仍然能夠回到曾經聚集的地方,而當時它們可能只有幾歲甚至剛剛出生幾個小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