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國家電影局

加拿大國家電影局

加拿大國家電影局(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簡稱NFB)是加拿大官方組織,創建於1939年,由國家電影局長同九位信託局官員組成的委員會管理電影發展事宜。當時正值二戰期間,加拿大政府在隔壁媒體強國-美國的刺激之下,希望能為自己的祖國打造自己的形象,並且通過國際間的交流,讓世界更了解加拿大這個國家,文化,人民以及其它種種面貌。這可以從第一任國家電影局長約翰葛里遜(John Grierson)上任時,自述其夢想中得到印證,他說:國家電影局是加拿大的眼睛,其存在是為了製作表現大眾關切的電影,那些使我們不同的電影......,通過討論電影來了解加拿大和她的全部。而電影跨越國界的影響力,使加拿大電影局成了創造“無暴力,無性別歧視,無種族歧視”世界的中堅力量,由於沒有對商業利潤的片面追求,加拿大國家電影局的藝術家可以從容地保持它們的藝術正直與良心。這股力量也使NFB成了“完全創作自由”的最佳代言人。

介紹

加拿大國家電影局加拿大國家電影局

NFB有一套極為完善的製作管理體系。管理層由1個局長、1個加拿大電視電影執行主席和6位常任理事組成。由於加拿大是雙語國家,所以NFB分為英語、法語兩個系統,各自擁有獨立的預算與製作體系。英語系統總部設在蒙特婁,下設卡通片部、紀錄片與劇情片部、女性電影部(註: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由女性自製並且拍攝女性題材的電影機構)和多媒體互動節目四個部門。每個部門又分為東方區和西方區兩大分支,在世界各地設有分部。其中,卡通片、兒童片和多媒體互動節目3個部門相對於紀錄片部來說關係更為緊密,因此這3個部門的辦公機構被安排在一起,其動畫部門以製作15秒至15分鐘的短片為主要發展方向。

投資換來無上榮譽

截止到1996年,加拿大國家電影局已經獲得了3000多個國際獎項和10座奧斯卡獎!

由於有固定的國家資金和寬鬆的創作環境,所以自加拿大國家電影局建立之日起,就成為世界電影人嚮往的聖地。加拿大國家電影局的紀錄片和卡通片一直獨領風騷,在金錢至上的商業經濟體系中保持著難得的藝術品位。截止到1996年,加拿大國家電影局已經獲得了3000多個國際獎項和10座奧斯卡獎(其中1989年獲得的最高成就獎,就是為了表彰加拿大國家電影局50年來在電影藝術及技術上的不斷開拓而頒發的)。

對於那些充滿創意而為技術發愁的創作者,NFB會提供技術支持。一方面,安排他們參加專業訓練課程,並親身實習動畫製作過程;另一方面會組成一個技術支援小組,協助他們完成創作。這種建立於1996年4月的專案簡稱PAFPS(Program to Assist Films in the Private Sector),多半以另類、實驗性強的創作為主要對象。因此在NFB,創作者不會因為技術上的欠缺而難以表達自己的想法。

加拿大國家電影局1993年的預算是9000萬加幣(約合4.5億人民幣),而它在全球的收益卻只有1000萬加幣。1年虧損8000萬看似驚人,但是對於一個國家的文化宣傳來說,這種投資是非常值得的。

迥異間自見包容

曾幾何時,加拿大國家電影局成為加拿大乃至全世界動畫工作者嚮往的天堂。不同民族,不同膚色,不同宗教與藝術追求的動畫師們在這裡相遇了。於是,一個根本無法劃分、定義藝術風格的創作群體反而成為了世界動畫發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流派之一。要問這個流派的風格是什麼,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沒有統一的風格。

拉開NFB動畫長廊的帷幕,撲面而來的是風格迥異、五彩繽紛、實驗色彩濃厚的各式藝術作品,唯一看不見的只有兩個字——金錢。這與現今所謂的主流動畫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截然相反!

綜觀加拿大國家電影局的卡通片,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其創辦的宗旨。印度人,美國人,荷蘭人,俄羅斯人,丹麥人,日本人,法國人,甚至愛斯基摩人都得到了平等發展的創作機會。因此,其卡通片的一大主要特徵就在於題材多來源於各國民間傳說和少數民族的神話故事。例如印度導演Ishu Patel極具佛教色彩的《景深深》(Perspectrum,1975)《來世》(afterlife,1978)和《天堂》(Paradise,1984),荷蘭導演Co Hoedeman根據愛斯基摩傳說改編的動畫系列片《貓頭鷹與旅鼠》(The Owl and the Lemming:AnEskimoLegend,1971)《貓頭鷹與大烏鴉》(The Owl and the Raven: An Eskimo Legend,1973)。別具一格的民族音樂、異國服裝,與西方人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獨特的視聽感受與作品主題,不經意間反而成了加拿大國家電影局的招牌菜。

NFB的管理者並沒有狹隘地只堅持“弘揚加拿大民族文化”的指導思想,而是本著包容一切的態度允許各種文化、宗教背景的藝術家發揮自己的特長,講述自己的故事。我想,這才是一種做大事的姿態。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它才能成為萬眾矚目的動畫聖地。這一點非常值得中國動畫管理者和創作者借鑑。

歷年所獲奧斯卡獎:

1941 《邱吉爾的島》(Churchill’s Island,導演 Stuart Legg,紀錄片)

1952 《鄰居》(vt Voisins, Norman McLaren導演,動畫短片,8分鐘10秒)當時Norman正在印度,當收到獲獎通知時,他很客氣地說:“謝謝,但誰是奧斯卡?”

1978 《我要發現一條新路》(I‘ll Find a Way,導演 Beverly Shafer ,短紀錄片)

《沙丘城堡》(Le Châhmteau de Sable,導演 Co Hoedeman,動畫短片)

1979 《特別快遞》(Special Delivery,導演John Weldon和EuniceMacaulay,動畫短片)

1980 《每一個孩子》(Every Child,導演 Eugene Fedorenko,動畫短片)

1983《如果你愛這個星球》(If You Love This Planet,導演 Terre Nash,短紀錄片)

1984《Flamenco at 5=15》(導演 Cynthia Scott,短紀錄片)

1989最高成就獎

1995《鮑伯的生日》(Bob’s Birthday, 導演AlisonSNOWDEN和David Fine,動畫短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