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山[插花工具]

劍山[插花工具]
劍山[插花工具]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劍山,是一種插花工具,東方插花和西方插花的基本固定方法是不一樣的。東方插花的基本固定用具是劍山,而西方的是花泥用於插花的工具,。 劍山是將銅針固定在不同形狀的鉛塊上做成的,大小形狀各不同,適合放在不同的容器中使用。插花前先將劍山放於花器中,加水至沒過劍山的針,然後將花枝插在劍山上,花枝便能吸水了。水少了又向花器里加水,這樣的花比插在花泥中更能很好地吸水,花枝保鮮時間就更長一些。

目錄

插花用具:劍山
地名:劍山
其它
展開

插花用具:劍山

劍山,是一種插花工具,是將銅針固定在不同形狀的鉛塊上做成的,大小形狀各不同,適合放在不同的容器中使用。 東方插花和西方插花的基本固定方法是不一樣的。東方插花的基本固定用具是劍山而西方的是花泥。劍山可是咱中國人的發明。
清代的沈三白在他的《浮生六記》中寫到:“若盆碗盤洗,用漂青松香榆皮面和油,先熬以稻灰,收成膠,以銅片按釘向上,將膏火化,粘銅片於盤碗盆洗中。俟冷,將花用鐵絲扎把,插於釘上……。”這便是東方插花的固定用具——“劍山”的前身。
現在插花用的劍山是將銅針固定在不同形狀的鉛塊上做成的,大小形狀各不同,適合放在不同的容器中使用。插花前先將劍山放於花器中,加水至沒過劍山的針,然後將花枝插在劍山上,花枝便能吸水了。水少了又向花器里加水,這樣的花比插在花泥中更能很好地吸水,花枝保鮮時間就更長一些。

地名:劍山

 劍山是狼五山家族中的第三座山,山高87.33米,劍山因為山的形狀像一柄出了鞘橫放著的寶劍,又名劍脊山;因為山峰如刀刃,又稱刀刃山。狼五山中,其他四座山都是縱向走勢,惟獨劍山呈橫向走勢。劍山名稱的由來,流傳最廣的還是因為2000多年前,秦始皇曾在此山試過寶劍。

道場

劍山是文殊菩薩在南通的道場。文殊菩薩是智慧,知識的化身,又稱為“大智文殊”,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左侍從。朝拜文殊菩薩成為當今莘莘學子祈求考試成功的一種心理寄託。2000年文殊院重修以來,每年都有不少臨近高考、中考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來燒香許願,以獲得一個好心情。南通是全國聞名的教育之鄉,高考錄取率一直在江蘇省名列前茅。如今的文殊院,已不限於高考、中考前後,而是一年四季都香火旺盛。當然,要成績好,光靠燒香是不行的,關鍵還是平時的認真學習,刻苦努力,否則菩薩也是幫不了忙的。佛教認為,追求對真理的認識和達到解脫,要通過智慧才能實現。所以,我們朝拜文殊,就是祈求得到智慧,實現自己的心愿和目標。

其它

文殊菩薩是我國佛教中的四大菩薩之一,是第一菩薩。它與普賢、觀音、地藏菩薩合稱為“四大菩薩”。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五台山與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合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劍山文殊菩薩臥像劍山北門的這尊文殊菩薩臥像,連佛座在內高7.8米,長13.8米,是國內唯一的、也是最大的臥像。整個造型優雅圓潤、古樸莊重、渾然天成,它採用仿青石材料,重金聘請能工巧匠精心雕刻而成。
劍山重陽亭重陽亭始稱“玄檐事”,因南通方言“檐”與“陽”諧音,又因落成於九月九重陽節前,故更名為重陽亭,以表達對所有老人的尊愛。這裡懸岩陡立,松柏蒼鬱,極目遠眺,對面狼山支雲懸空,樓台亭閣,青翠山色一覽無遺。夜觀更是萬家燈火一派太平盛世。這裡是中老年人修心養性觀景悅目的好地方。
劍山彌勒佛彌勒佛笑嘻嘻、樂呵呵,讓人一見就開心。有誰知道他兩側常刻的對聯嗎?“肚大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我們南通清末狀元張謇也曾題聯“但有袒懷大歡喜,不嫌成佛後如來”。
在佛教里,彌勒佛是未來佛祖,他與燃燈古佛、釋迦牟尼佛合稱“豎三世佛”。他原本是身著菩薩裝、交腳而坐對眾說法形象,現在的胖大和尚來源於五代一個名叫契此的僧人。最早的大肚彌勒形象在杭州西湖邊的飛來峰石窟,身背一隻布袋,那“布袋”裝的是什麼呢?人們都認為是“名利”二字。所以後人常說:“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其痛快!”實際上是說:行也名利,坐也名利,放下名利,何其痛快!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