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貴[勞動模範]

劉金貴,,劉金貴加入中國共產黨,6月被伊春林務局評為一等勞動模範。東北林務總局和松江省政府授予他特等勞模的稱號。9月,出席全國首屆工農兵勞動模範代表會議,毛澤東主席親手為他佩戴全國特等勞模金質獎章。1951年7月以後,劉金貴被提拔為技術幹部,擔任雙子河森林工業分局第二作業所採伐技術員。1960年3月,改任友好林業局辦公室房產修建工程隊隊長。1974年退休。,終年72歲。

12歲為財主放馬,21歲給帆船主跑船。在松花江上,度過了近5年的水上生涯。1935年到樺甸縣長白山林區做工,冬季採伐,夏天流放木材。住地窨子、吃橡子面。因不堪忍受日本侵略者和漢奸把頭的殘酷壓榨剝削,10年間換了七八家伐木場,卻始終逃脫不掉被凌辱欺壓的境遇。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劉金貴開始了新的生活。1947年1月,入南岔林務局當採伐工。1948年,在伊春河流放木材。當時,部分工友習慣於舊社會應付資本家工頭的“泡蘑菇”、“磨洋工”做法,常常進林子就偷空睡上半天。劉金貴帶頭改變了這種不良習氣,他說:“現在是給咱們工人自己幹活了,就應該象樣乾!”他以身作則,埋頭苦幹,影響教育周圍的工友,積極從事生產。
1949年,劉金貴任南岔林務局翠嵐作業所採伐工組長。冬季採伐作業開始,東北林務總局號召林業職工學習蘇聯的採伐經驗,要求各林區降低伐根,利用好大直徑的梢頭木。不少職工有畏難情緒,個別人甚至怕耽誤時間,少伐樹少掙錢。劉金貴首先回響號召,帶領全組工人改用彎把鋸,採取一條腿跪地的方式拉鋸,使伐根的高度由站著拉鋸的一米降低到0.4米。他的這一大膽嘗試,得到東北林務總局張子良副局長等的肯定,並給予高度評價。他想方設法進一步降低伐根,採用先把雪掃淨,用快斧清理樹根,然後貼著樹根拉鋸的方法,使伐根降低到0.15米以下,最後降到距地面僅0.05米,以實際行動證明過去不合理的採伐制度是完全可以改變的。南岔林務局在作業區召開現場會,推廣他的新的採伐方法。在東北林區普及後,出材率大為提高。到1950年春,全東北平均降低伐根在0.3米以下的林區占70%,增產木材15.3萬立方米,價值舊人民幣1000億元。
劉金貴還改革了過去伐木“滿山倒”的作業方式,實行“採伐一面倒”,以人力控制樹倒方向,避免了因搭掛而造成人畜傷亡,便利了集材的運輸。他的這一改革創新,也在全東北林區推廣,從而減少傷亡事故30%以上。
1950年,在春季流送木材作業中,劉金貴帶領小組16名工人突擊搶拆堆積成垛的木材。他把自己豐富的技術經驗傳授給工友,別人拆不開的垛他一到就拆開了。任務完成後,全組有8人被評為流送模範,小組被評為模範小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