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歷


劉茂森於1955年加入甘肅省秦劇團,此後一直未挪窩,直至逝世。50年代的甘肅省秦劇團,可謂是名家薈萃,濟濟一堂,象沈和中、劉全祿、陳景民等,劉先生在劇團,演不上正式的腳色,但是,他勤於鑽研,練功非常刻苦,80年代的10年時間,應該是先生一生中最輝煌的時期。他的演唱,繼承了乃師的風格,重氣勢,蒼勁威猛,但是,對照師徒二人的唱腔,是有明顯區別的,李先生的唱腔,火暴剛直,犟音頻繁,而劉先生的唱腔則委婉纏綿了許多,他的嗓音,寬、厚、高、亮兼備,聽他唱戲,讓人感覺其潛力無窮,唱腔更是酣暢醇厚,韻味十足,他對花臉的念白、炸音、犟音、喘音,哭腔,造詣很厚,他演《張飛闖帳》的那一聲“哇牙牙”、演《五台會兄》、《殺寺》(本戲《五鳴駒》中一折)中的哭腔,《五台會兄》、《花打朝》中的犟音,《蘆花盪》、《苟家灘》中的念白(《苟家灘》中的念白,現在很少見了),都是非常精彩的。劉先生的那口嗓音,不急不燥,高不炸,低不沉,而且聽起來毫不費力,豪放壯美,充滿著一種陽剛美,尤其是唱戲特別賣力,一聲拉腔,激昂高亮,沁人心脾,聽先生的唱腔,讓人感覺到那確確實實是一種美!先生是唱二花臉的,在唱腔上能有這樣的造詣,的確讓人欽佩。他的做工同樣出色,在《五台會兄》、《殺寺》和《蘆花盪》等劇中,舞姿矯健舒展,動作優美瀟灑,腳腿功尤其出色,邊式凝練,神形兼備,尤其是那對炯炯發光的眼睛,光芒四射。
先生於1987年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在整個西北戲曲界,花臉演員被評為一級演員的,只有兩位,另外一位是寧夏的大花臉名家趙守中。先生曾擔任過中國劇協會員,甘肅省秦劇團副團長等職務。1993年春節,先生應家鄉父老的邀請,以66歲高齡參加了名家聯袂的《龍鳳呈祥》的演出,主演張飛,這也是先生最後一次登台,返回金城後不久,於該年6月病逝。1987年,中國藝術研究所為其《殺寺》《五台會兄》等劇進行了錄象,並在資料中稱其為“西北地區獨樹一幟的秦腔二花臉名家”。在先生辭世後,秦腔的二花臉名劇《蘆花盪》、《荊軻刺秦》、《五台會兄》、《殺寺》便絕少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