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經歷
當世界在一片繁榮中喧囂的時候,金陵城下的古牆邊,有一位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執著地守候著他心中的那片屬於戲曲的聖地,用他的激情記錄著流觴的經典,淘瀝糟粕,用搖曳的電波築起一架傳承文化的橋樑。他就是全國廣播界知名的戲曲主持人劉璐,十多年來,他用滌沙採金的心情製作著屬於戲迷們的《梨園漫步》,在金陵城下高舉著新古典主義的大旗,將時尚戲曲進行到底。 劉璐是一個骨子裡充滿叛逆的人,他不願拘泥於戲曲節目製作的傳統道路,顛覆傳統做出一種娛樂化的時尚戲曲是他的追求。他採用廣播最新的各種手段,以現代人樂於接受的方式來包裝打造傳統戲曲。他說:“我始終認為自己是一位從事傳統戲曲的廣播傳媒人,而不是從事廣播傳媒的戲曲人,如何傳播是第一位的。
時間是一個調皮的孩子,他可以讓你在不經意間抖落你的青蔥,讓你驀然回首時發覺自己業已成熟。在認真分析廣播市場的現狀以後,劉璐堅定地認為,振興傳統戲曲必須依託廣播!於是,劉璐積極配合各級領導,在江蘇範圍內高調成立“江蘇戲曲廣播聯盟”,將全省戲迷朋友們團結在江蘇廣播周圍,並在其基礎上號召成立“長三角戲曲廣播聯盟”、“全國戲曲廣播聯盟”,讓中華戲曲熱潮再一次撫遍神州大地。
劉璐是一個固執地擁有中華情結的男人,在他血液的深處涌動著對古老中華傳統文化執著的熱愛。他說,一個民族要強大,除了經濟的繁榮以外,更需要屬於自己的文化,屬於自己民族的價值觀。中國戲曲是中華民族用時間和歷史打磨過的經典,唱念做打、起承轉合、一招一式都有著無法複製的魅力,纏綿的唱詞優雅的水袖和那流轉於斷壁殘垣中的一顰一笑都是那么地讓人回味無窮。 劉璐說,以戲曲為代表的傳統優秀藝術是華夏民族之魂,我對未來很有信心。我可以想像,劉璐一個人靜靜的坐在直播間,用電波點擊他和聽眾之間深深的默契,碰撞出久違的共鳴。
塵埃落定,閒庭信步遊走於國粹的庭院,造訪那個神秘幽深的戲曲國度,除了陶醉還有痴迷。
劉璐說,他從不以為戲曲藝術是一種過期的藝術,比如有很多戲曲音樂中都融入了現代音樂的元素,比如將西洋音樂的元素運用到戲曲音樂中來,這些元素的加入讓戲曲音樂更動聽。也正是由於戲曲音樂的與時俱進,才讓越來越多的年輕戲迷加入到欣賞戲曲的行列,讓中華瑰寶永恆璀璨。相信每一個熱愛戲曲的人都會對生活演繹出無限的熱愛,那些朦朧的意境需要有曼妙的想像力來完美去體驗。劉璐,正是這樣一個行走在傳統和時尚交匯之巔,將新古典主義詮釋到極致,用深沉靜謐的心境製作那些屬於傳統和時尚的經典。
主要作品
節目簡介
播出頻率:江蘇文藝廣播(AM1053、 FM91.4)
播出時間:14:00-16:00
名牌戲曲節目《梨園漫步》,2001年8月在南京開播,是江蘇台的一檔綜合性戲曲類大板塊直播節目。作為一檔堅守了十多年的戲曲節目,他以不斷的創新,引領更多人傾聽傳統戲曲的動人音韻,以不變的真情,築就了戲迷們快樂、幸福的精神家園。在南京上空二十多家電台所有節目中的收聽率始終位於前百名之內,在同時段收聽率排名中始終位列前三。2005至2013年連續九次入選江蘇廣播十大名優節目。以節目為平台和紐帶成立了“江蘇戲曲廣播聯盟”和“全國戲曲廣播聯盟”, 成為全國業界一個具有很強影響力的戲曲品牌。
用現代思維詮釋傳統戲曲藝術
戲曲節目內外均要加強與聽眾的溝通和互動。
江蘇是一個戲曲藝術大省,全省境內不僅有淮、錫、揚、淮海、昆等戲迷組織,而且京劇、越劇、黃梅戲、滬劇在江蘇也擁有廣泛的客群群體。近幾年,全省各地的戲迷組織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僅南京就已有上百家戲迷業餘組織,沒有加入組織的戲迷更是不計其數。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戲迷已不滿足於僅僅聽戲,他們想通過登台演唱的方式來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戲曲聽眾的特點是組織程度較高,戲曲節目的對象感也更強,作為主流媒體之一的廣播能夠為他們提供展現的空間,因此,在節目內外,我一直與各戲迷票房保持密切聯繫,共同舉辦活動或者宣傳互動,保證戲曲節目鼎盛的人氣和氛圍。
突破戲曲節目過去的單一欣賞模式,改為娛樂化、通俗化的文藝節目。
戲曲節目應該打破過去的呆板的說教形式,像其他音樂互動類節目一樣,以戲曲節目為載體,突出節目的互動性、娛樂性、欣賞性,使戲曲節目通俗化、平民化,縮小戲曲與聽眾的距離,培養大家對戲曲的興趣。通過廣播這一現代媒體的包裝與傳播,使年輕的聽眾及對戲曲不了解的聽眾了解並喜歡上古老而傳統的戲曲藝術。在節目改版時,我增加了聽眾參與的時間,擴版了“戲迷大擂台”,開通了熱線和簡訊,讓大家參與到節目中,在說唱娛樂中逐步培養他們對戲曲藝術的興趣,也激發了收音機前對戲曲不了解的聽眾參與節目的欲望。我還邀請了一些有影響的演員、票友及各個業餘團體的負責人走進直播室,壯大節目的人氣,傾聽他們的建議。
利用網路資源,豐富節目形態,吸引更多的年輕聽眾。
為了使古老戲曲藝術與網路結合起來,我在戲曲節目網際網路主頁上開辦了“網上戲迷論壇”,我還把戲迷語音聊天室嫁接到節目中,這樣,全球各地的網友戲迷可以“走”進節目進行演唱,這在全國是首創。
為了吸引年輕人,我特地在周六開設了假日版“校園票房”,邀請戲曲專業人士走進直播室在學生及年輕人中普及戲曲知識,讓他們了解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每周還定期邀請喜歡戲曲的大學生及研究生走進直播室開通熱線,與大家共同聊戲、唱戲、評戲,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們的業餘生活,也使他們了解並喜歡上戲曲藝術。
舉辦戲曲活動,拓展節目平台,擴大戲曲節目的社會效益。
《梨園漫步》節目先後與多個商家舉辦了多次戲曲活動,不但加強了節目與戲迷之間的聯繫,取得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也探索出了一條戲曲節目與市場效益相結合的新路。
作為省級台的一檔戲曲節目,宣傳推廣江蘇的地方戲是義不容辭的責任。為此,我們與省內十幾家市級電台的戲曲節目聯手,資源共享,加強江蘇地方戲的宣傳力度,並以江蘇地方戲曲文化為紐帶,增強廣播戲曲節目在聽眾中的影響力。
2007年初,我們推出了《梨園漫步江蘇戲曲聯播》,在特定時段與常州戲曲台《何林戲迷俱樂部》、揚州新聞台《戲曲茶座》、蘇州新聞台《梨園茶座》等戲曲節目進行了合作,各地各劇種的戲迷通過直播連線進行空中打擂,實現了江蘇各個劇種文化的空中交流。節目播出後,各地戲迷反響非常強烈,節目也引起戲曲文化界的關注,得到了上級領導的支持。在此基礎上,我們於去年春天組建了“江蘇戲曲廣播聯盟”,這是江蘇省、市電台聯手打造的全國第一個戲曲宣傳平台:以江蘇各地戲曲節目為紐帶,各成員台聯合舉辦品牌性的大型系列活動;邀集各劇種名角、名票共同組團到各地巡迴演出,加強各劇種異地推廣與交流;聯合舉辦節目推介會、聽友見面會;加強與全省各地業餘戲曲文化團體的聯繫。聯盟台合作舉辦了江蘇省首屆“票友之星”大賽,在社會上影響很大。 (發表於2008年《視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