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劉涌(1914~1972.12.8)男,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瀲江鎮澄塘村人。出生於貧苦農家。父母早亡,從小過繼給了別人。劉涌只知道自己的出生年月,不知道自己的出生日和時辰,一生中從來沒有過過生日。
少年時起就有堅強意志,嚮往革命。1929年參加兒童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紅一軍團第二師宣傳隊分隊長,師直屬隊通訊連連長、連政治指導員,紅一軍團第一師第一團、第四師十一團特派員。參加了中央蘇區一至五次反“圍剿”戰鬥,跟隨部隊轉戰於江西、福建。1934年10月,隨中央主力紅軍長征。
紅軍時期
巧服大刀會
劉涌16歲那年參加紅軍,參軍後不久,就隨部隊翻越武夷山,進入福建省的西部地區。有一次他所在連隊遇上了福建地主武裝“大刀會”。大刀會的成員都是當地貧苦農民,在土豪強迫下來打仗的。因為他們中大多數是受騙的貧僱農,紅軍不把他們作為死敵來對待,儘量採取迴避的態度,以減少雙方的傷亡。因此連隊首長下令撤退,劉涌年小跑在後面,他的草鞋踩進水田裡拔不出來,只好光著腳板跑,跑的速度就更慢了。眼看大刀會的人就要追上來了,他沒有武器,只好躲進一個廁所里裝著拉屎,被一個小孩發現,告訴他的父親。這孩子的父親正是大刀會的成員。捉住劉涌準備送土豪那裡去領賞金。
劉涌看到那戶人家生活非常窮苦,就向他們宣傳紅軍不打窮人和幫助窮人求解放的政策,並告訴他們共產黨領導的紅軍實行打土豪、分田地,專為窮人謀利益。說得那個大刀會員很受感動。他幫助這戶人家劈柴挑水,反而博得那個大刀會員的同情。第二天,這位大刀會員反而抄小路把劉涌送到江西蘇區邊境。於是他從死裡逃生,經過兩天兩夜的尋找,才回到了部隊。後來部隊回到興國,他趁機請假回家看望母親和弟妹。談到在福建大刀會作戰中他虎口脫險的經歷,母親聽了很怕,叫他不要當紅軍了,就在家裡當赤衛隊員,也好幫助家裡勞動。劉涌對母親說:“媽媽,為窮人打天下,我死也不怕。再說留在家裡多危險,國民黨軍隊一來,說不定還會遭到殺害。”母親聽了,只好作罷。
瀘定橋勇士
長征時期,劉涌是紅一方面軍惟一的既參加了著名的強渡大渡河、又參加了飛奪瀘定橋戰鬥的紅軍戰士。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後,劉涌擔任國家政治保衛局的特派員。“特派員”在紅軍中是一種非常特殊、非常重要的職務,是由紅軍中對革命赤膽忠心的骨幹來擔任的。它肩負著軍委首腦機關交辦的特殊任務,每當遇到重要戰役、戰鬥的時候,特派員要到火線進行戰地督察,發現存在的問題,可以找當事人談話,有著特殊的權力。
正當紅軍準備強渡大渡河的時候,劉涌奉命來到了大渡河渡口前線,進行戰地督察。大渡河是四川境內的一條峽谷河流,水深流急、地勢險要,在歷史上,太平天國的著名將領石達開曾經率數萬大軍在大渡河此岸全軍覆沒。當紅一方面軍主力到了大渡河渡口的時候,蔣介石揚言要使紅軍成為“石達開第二”。 1935年5月24日,為了粉碎敵人憑藉天險消滅紅軍的企圖,紅一軍團第一師第一團占領了大渡河南岸渡口安順場,殲滅守敵2個連,繳獲了渡船1隻,控制了渡口。儘管如此,紅軍當時的情勢仍然十分危急:前面有洶湧的大河擋道,後面是國民黨的大量追兵,對岸又有重兵把守。在這嚴峻的關頭,劉涌協助先遣隊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聶榮臻一起研究渡河作戰方案,決定先由16名勇士組成渡河突擊隊。
被精心挑選出來的這16名突擊隊員,可以說個個是千鈞重擔繫於一身。他們的行動既關係到渡河作戰的成敗,更關係到中央紅軍的生死存亡。劉涌作為紅軍特派員,更感覺到自己肩負的責任之重大,考察這16名成員的政治立場和軍事素質責無旁貸。他陪同紅一團團長楊得志找到一營營長孫繼先布置了任務,宣布了擔任渡河勇士的條件:共產黨員、共青團員,有加入共產黨員、共青團員要求的,連隊軍事骨幹、以前承擔過主攻任務的,軍事素質過硬的等,都可以成為渡河勇士。
抗戰時期
打頑固派
抗戰爆發後,劉涌隨一大批八路軍幹部從延安來到山東,建立抗日政權。1939年夏,劉涌受命迎接八路軍115師、羅榮桓、陳光部入魯,之後,山東部隊由羅榮桓政委統一指揮。劉湧來到山東,先後擔任山東縱隊團政委、第二支隊支隊長,濱海地區黨委軍事部長兼山東縱隊二支隊司令、膠東軍區東海軍分區司令員等職,領導當地軍民,開闢抗日根據地。
1940年5月3日拂曉,劉湧進攻頑許樹聲部。經過激烈戰鬥,分水嶺被收復,在短短的幾天裡,連續進行了兩次反頑戰鬥,粉碎了國民黨頑固派的“圍剿”。仙姑山之戰鬥,是一九四0年反頑中交大的戰鬥之一。兩次反頑戰鬥的勝利,發展了進步勢力,保衛了莒縣、日照各級抗日民主政府,支持了抗日民眾團體,鼓舞了人民鬥志,收復和擴大了莒日公路以北根據地。
國民黨主力部隊剛從山東撤退,殘存的國民黨軍閥部隊各自招兵買馬,占山為王。為迅速壯大抗日武裝力量,劉涌受命對當地的綠林土匪部隊進行收編改造。他深入虎穴,鬥智鬥勇,通過艱巨細緻的工作,使這支隊伍棄暗投明,加入到了抗日武裝鬥爭的行列。長篇小說《苦菜花》中收編土匪武裝于德海的故事,就是依據這段史實為原型加工創作而成的。由於工作出色,1940年,劉涌榮獲黨中央頒發給山東地區唯一的一枚“延安青年英雄獎章”。
打日本飛機
1941年冬,劉涌率部參加了沂蒙山區反“掃蕩”,面對5萬餘日寇的瘋狂進攻,奮起反擊。在綠營山的一次戰鬥中,二旅四團三營九連戰士與敵展開激戰,殲敵300餘人後,全部壯烈犧牲。1942年的一天,日本侵略者的一架飛機,耀武揚威地超低空飛行,劉涌發現敵情後,立即命令部隊開火,一時間,八路軍、民兵的輕重機槍對著敵機迸射出猛烈的復仇火焰。在我抗日軍民的猛烈炮火中,敵機拖著滾滾濃煙,栽落在山地上。山東抗日根據地軍民第一次用輕武器擊落日寇敵機的訊息,轟動齊魯大地,全國各抗日報刊也紛紛發表評論,表示祝賀,並稱讚這是一個“奇蹟”。
夫妻情深
他在山東一帶率領部隊跟日寇作戰時已經結婚了,妻子王佩荷是剛從學校出來參加抗戰工作的知識女青年。由於戰爭的需要,劉涌要開赴前方;由於工作的需要,王佩荷必須留在當地。王佩荷再三要求劉湧向組織請求把她帶上前方,彼此好互相照顧。劉涌耐心勸慰她說:“我們是革命夫妻,為了抗戰的共同目的走到一起來了。我很愛你,也非常疼你,但不能把你當寶貝帶在身邊。我是革命軍人,哪能兒女情長?你很年輕,要服從組織的決定,接受戰爭的考驗。這是一次鍛鍊的機會。”王佩荷安心留在地方工作。
八路軍把日本鬼子打跑後,劉涌和王佩荷經過這番生離死別而重逢。王佩荷悲喜交集地對丈夫說:“我們夫妻算是有緣分,老天爺有眼,保佑了我沒有被鬼子殺掉。”劉涌馬上糾正她的話說:“不是菩薩老天爺有眼,是老百姓保護了你,是民眾救了你的命。人民民眾是我們的再生父母,我們永遠不要忘了人民民眾的恩德。”說得王佩荷心悅誠服,連連稱是。
解放戰爭
對美軍談判
解放戰爭中,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個非正式授銜的“將軍”之一。抗戰勝利後,山東抗日根據地的革命武裝得到迅猛發展,引起了國內外反動勢力極大恐慌。美帝國主義把戰艦開到了煙臺港口,對我山東解放區軍民進行恫嚇。面對強敵,時任煙臺警備區司令員的劉涌將軍從容鎮定,他堅定地說:美國軍艦也沒什麼了不起,我們能打敗日本鬼子,也一定能打敗美帝國主義。為了妥善處理事態的發展,上級決定,由姚仲明為解放區政府代表,劉涌為軍事代表,組成代表團,同美方進行談判。考慮外交上雙方對等的慣例和原則,經有關部門批准,劉涌以“少將”身份登上美軍軍艦,同美軍面對面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由於我山東煙臺守軍早已森嚴壁壘,嚴陣以待,美軍無機可乘,只好灰溜溜地撤離了煙臺港。
王牌師長
解放戰爭時期,山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屬下有兩個所向披靡的“王牌師”:一個是聶鳳智領導的第九縱隊第二十五師,另一個就是劉涌領導的第二十六師。在萊蕪戰役中,許世友派出劉涌率領的二十六師擔當阻擊主力,同時把二十五師的七十四團也臨時劃歸劉涌指揮,作為全軍的預備隊。
夕陽西下,根據陳毅發出的作戰命令,給予各部預定的到達指定作戰位置的時間,為次日早晨的7點。許世友根據陳毅司令員的這一命令,要求劉涌所部必須在次日凌晨7點到達阻擊位置,這意味著部隊要星夜兼程50多公里。劉涌不愧是受到許世友軍事思想長期陶冶的高級指揮員。他在接到許世友電話後,立即命令部隊全速前進。在急匆匆的行軍路上,他邊跑邊下達作戰任務,而戰鬥動員也在急行軍的路上順利完成了。劉涌指揮該師及二十五師一部,終於在一晚上急行軍50多公里,堵住了李仙洲部隊增援的去路。華野指戰員奮勇沖入敵群,直搗敵人的指揮中樞,敵人幾萬人馬亂作一團,李仙洲的兵團總部也散了架。李仙洲被一顆子彈擊中左腿,他拖著傷腿向北撤退。跑到離吐絲口約三四里的地方,因傷口流血過多,摔倒在泥溝旁,於23日黃昏被俘獲。
敵第七十三軍中將軍長韓浚率領1000多名殘兵敗將向博山逃竄,逃至青石關西側山頭,被在博山西南集結待命的劉涌所部截殲。敵人已成驚弓之鳥,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在萊蕪戰役中,劉涌所部殲滅敵人近萬人,活捉了國民黨第七十三軍軍長韓浚。
在泰(安)蒙(陰)戰役中,劉涌所部殲滅敵人4000多人,還湧現了戰鬥英雄、神槍手魏來國,創造了用130發子彈,殲滅敵人114人的奇蹟,在全軍傳為佳話。在攻打孟良崮的戰鬥中,劉涌率部以1個團的兵力,頑強阻擊敵人增援部隊1個軍的進攻,隨後又由阻敵打援改為承擔主攻任務,他率部首先攻占孟良崮制高點570高地,率部從上往下壓,給張靈甫以致命打擊,劉涌在這次戰役中所表現出的高超的指揮才能及所部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受到許世友司令員的高度讚揚,也進一步加深了他們之間的革命友誼。
建國以後
與許世友
有一次,許世友給劉涌寫了一封親筆信,劉涌的秘書負責他的來往公文和公務信函,秘書拆開信後,發現紙上畫了些特殊的符號,有的是看不懂的圖文標識,思來想去,竟然一點都不明白許世友司令員的意思。機關里眾多參謀聞聽此事後,也走來看個究竟,大家仔細研究了許久,還是不知道許司令員到底想表達怎樣的意思。大家正在為難之時,三十二軍軍長劉湧來了,秘書趕忙把信遞過來,交給劉軍長。劉涌把紙打開,略掃了一眼,立即明白了許司令員的意思,不禁哈哈大笑。劉軍長對身邊的同志們說,許司令員喜歡打獵,要自己送他一支獵槍和數百發子彈。身邊的同志好奇地問劉軍長,這紙上的奧妙您是怎樣猜到的?劉涌淡然一笑,不是猜,長期以來,他就是這樣啟發我思考的?兩人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達成了這樣的默契。
後來,劉涌去了南京軍事學院學習,他畢業時,許世友仍然是南京軍區司令員,聶鳳智任副司令員。許世友專門找到劉涌,希望他畢業後在南京工作,許世友司令員說,憑劉涌的資歷,完全可以勝任南京軍區副司令的工作。劉涌對許世友這位老首長的挽留表示衷心的謝意,然而他說,自己在軍事學院學的是裝甲指揮,他考慮南方水網交叉,戰車、坦克行動不便,自己學的裝甲指揮專業在南京軍區沒有在華東軍區(後改建為濟南軍區)更能發揮作用。許世友對他的這位老部下以黨和人民革命事業為重的寬闊胸懷所感動。於是,劉涌從南京軍事學院畢業後,不計較職位高低,去了濟南軍區,擔任了華東軍區(後改建為濟南軍區)裝甲兵司令員。
與毛主席
1952年12月下旬,毛主席在羅瑞卿等人陪同下來到徐州,特意視察當年淮海戰役戰場,在列車上住了整整一個星期。劉涌將軍以當地駐軍最高首長的身份,成為唯一全程陪同的軍隊幹部。劉涌長期在山東沂蒙、膠東一帶徵戰,說得一口正宗山東地方話。在匯報完華東裝甲兵裝備情況後的閒談中,毛主席問起他是哪裡人,劉涌回答說:我是江西興國老表。主席很奇怪,問:你怎么說一口山東話?劉涌回答說:在山東工作久了,要和民眾打成一片,口音自然就得變一變。毛主席聽後十分高興,連聲說:好,好,要是所有幹部都能和你一樣,那就太好了。劉涌牢記毛主席的教誨,無論在那個崗位上,都注意團結同志,留下極好的口碑。
授銜少將
1955年首批授銜,劉涌被授予少將軍銜。當時他任華東軍區裝甲兵司令員,授銜後他興沖沖地回到家裡,將那套將軍服交給妻子王佩荷。要她將這套衣服小心摺疊起來,並放上樟腦丸,放進衣櫥里保管好。他說:“黨和人民看得起我,給了我少將軍銜,其實我受之有愧。”妻子嗔怪地說:“看把你高興成這個樣子,人家原是你的部下比你職務更低的都授了中將軍銜,可你還是少將!”劉涌說:“你說什麼?”他不懂妻子話里的意思。妻子說:“我說你革命半輩子,還是個少將。”劉涌大聲批評妻子說:“少將怎么樣?少將也是人民給的,黨給的,我革命不是為了軍銜,我革命是為了人民民眾翻身求解放。”並語重心長地教育自己的妻子說:“在過去戰爭年代,我的許多戰友,有的是我的上級,有的是我的同級,有的是我的下級,他們為了新中國的誕生,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們是死裡逃生過來的,職務的升遷,是黨的工作需要,升也好,降也好,不應計較,我們有什麼權利向黨和人民伸手要地位,要名譽,要待遇呢?”一席話說得妻子低下了頭。
發現王傑
1965年7月14日,濟南軍區裝甲部隊某部坦克團在江蘇省邳縣舉行的一次軍事演習中,在地雷拉火管連線炸藥包時發生了意外,工兵連班長王傑為了保護在場的武裝部官兵和12名民兵戰士,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事件發生後,部隊定性為意外傷亡事故,向上級寫出了檢查報告。這個報告傳到了濟南軍區裝甲兵司令員、黨委書記劉涌那裡,他仔細閱讀了報告,敏銳地指出,這明明是人民子弟兵捨生忘死的英雄壯舉,怎么能簡單的以一次意外事故了事呢?他當即決定,派人重新進行調查,通過深入細緻地了解,並查看了王傑同志生前大量的日記,裝甲兵黨委認定王傑同志是人民的英雄,是黨和人民的好兒女。於是,重新撰寫材料,逐級上報濟南軍區和中央軍委,毛主席看了王傑同志的英雄事跡材料以後,親自為王傑同志題寫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光輝題詞。
1972年12月8日病逝於北京,享年5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