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德[原武漢軍區空軍後勤部部長]

劉洪德[原武漢軍區空軍後勤部部長]

劉洪德,男,漢族,1927年出生於榮成市崖西鎮前高家莊村,1943年參加革命,1944年10月入黨,1944年4月入伍,曾任武工隊副隊長、班長、副排長,飛行員、參謀、航空兵中隊長、大隊長、副團長、團長、副師長、師長,武漢軍區空軍後勤部部長、黨委書記等職務。曾榮立二等功,三等功,曾榮獲“武漢軍區空軍積極分子”稱號,獲得空軍司令員、政委頒發的飛行榮譽章和證書,榮獲獨立自由勳章、中華人民共和國解放勳章。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抗戰爆發後,大片國土淪於敵手,千萬同胞慘遭蹂躪,點燃了中國人民憤怒火焰,抵禦外寇,救國圖存,抗擊日軍,收復失地的抗日浪潮燃遍了齊魯大地,少年劉洪德接受了抗日救國、跟共產黨走的愛國思想,擔任了村、鄉、區三級抗日救國兒童團團長、抗日救國少年先鋒隊隊長,發動宣傳民眾,有錢出錢,有物出物,動員青年參加八路軍,並積極參加站崗、放哨、巡邏、傳遞信息等任務。

劉洪德在膠東半島的文登、榮成、威海聯合中學讀書期間,於1944年10月秘密參加了中國共產黨,並擔任學校學生會總務委員,利用這個公開身份,在學生中宣傳、組織積極分子,點燃了青年學生的憤怒之火和愛國熱情。入黨後思想有了質的飛躍,產生了“男兒當自強,抗日保家鄉”的強烈願望,投入到奮勇殺敵的鬥爭中去,擔任了敵後武工隊副隊長,多次潛入威海市敵占區、游擊區走村串戶宣傳瓦解敵偽軍,做偽軍家屬工作,剷除漢奸賣國賊,爭取偽軍反正。

1945年4月,劉洪德參加八路軍後,組織上選調他到山東抗大學習,並擔任班長和副排長。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所在部隊奉命急上東北,先從沂蒙山區行軍到達渤海灣龍口港,然後分乘木製風帆船靠風力和人力划船前進在茫茫大海中,漂流三天四夜戰勝了嚴重的暈船、嘔吐,渡海在遼寧莊河登入,搶占東北。此時,抗日戰爭剛剛結束,中國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決定在東北籌建一所航空學校,培養我軍自己的航空人才,1946年3月1日,我軍第一所航空學校——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又稱東北老航校)在通化正式成立。經過嚴格的挑選,劉洪德有幸進入該校第一批學習飛行駕駛技術,成為一名光榮的我軍第一批飛行員。1948年畢業後,他先留校任訓練科參謀,1949年空軍成立後調空軍訓練部任參謀。

披著硝煙,帶著光榮的使命和高度的責任心,劉洪德來到東北老航校,編入飛行一期乙班學習飛行。

航校初建,條件太差,沒有飛機、器材短缺、缺乏教材、文化低,房舍簡陋、生活艱苦、環境險惡,不時遭到敵特騷擾。困難前面,東北老航校師生迎難而上,艱苦創業,為祖國培養了一批空軍建設和航空工業的骨幹,被譽為中國航空事業的搖籃。

航校籌建起來了,用什麼訓練飛行員呢?校領導組織師生分成若干小組,分片包乾,到各地蒐集日偽軍遺留下來的飛機和航材、油料。冒嚴寒、臥冰雪、深入荒漠大山、廢棄倉庫,先後走遍東北50多個機場和城鎮,以不到黃河心不死的堅強意志,蒐集到了一批缺翅膀、少尾巴的殘缺飛機、航材。由於日偽破壞,許多地方火車不通、公路炸斷,不得不採取肩挑人扛、牛馬拉的方式將器材運回航校。在一次蒐集航材中劉洪德發現老鄉馬車裝的是飛機輪胎,經過宣傳,老鄉愉快地卸下來支持航校建設。通過群策群力,終於拼修好了20多架日本“九九高練”解決了飛行員訓練用的飛機。

有了飛機,如何解決零備件供應又成為保證飛行的關鍵,無奈之下只有採取拆“東牆”補“西牆”,串件保飛的不正規做法,那時幾架飛機共用一副螺鏇獎,合用一副輪胎,經常裝了拆,拆了裝,充氣用的是腳踏車打氣筒,加油車缺乏就人工提小油桶給飛機加油,嚴寒條件下沒有加溫爐給飛機加溫,發動機啟動不了就用柴禾給發動機加溫,幾個人輪流手搖啟動發動機,勞動強度之大可想而知。訓練開始不久,航油用完,派人到松花江兩岸尋找,以後又積極探索、研究以酒精代替汽油成功,為飛行訓練開闢了新能源。

勤學苦練,攻克難關。上天之前首先要學文化和航空理論,劉洪德以及同批同學文化低,有的四則運算才剛學會。面對困難,劉洪德以衝鋒陷陣精神刻苦鑽研,課堂上認真聽,下課後還在想,白天不夠用,晚上挑燈學,走路背數據,睡前過電影,人困了抽支自製捲菸提精神,失眠了起床吃安眠藥,終於啃會了原理,弄懂了力學,背會了操典,記熟了飛行數據,闖過了航空理論學習關。

飛行訓練開始後,困難接踵而來。劉洪德訓練小組由改編的日本筒井重雄教官帶飛。教授飛行駕駛技術,語言不通,溝通困難,成為學習中又一障礙,日本教官講半生不熟的中國話,學員講半通不通的日本語,加上手勢比劃,肢體語言的交流,並總結出“勤觀察,細體會,反覆練,常總結”的學習方法,去掌握飛行技術。

地面苦練空中精飛,是在飛機少、航油缺情況的積極措施。常常在地面練習器上一坐就是半天,登上高層樓練目測,邀幾個戰友模擬練習駕駛技術,我做動作他提醒,他做動作我糾正,一遍又一遍在地面演練起飛、上升、拉平動作,以頑強毅力勤學苦練,在教官幫助下掌握了飛行駕駛技術。日本教官筒井重雄舉起大拇指感慨地說:你們能取得這樣好的成績了不起,祝賀你們放了單飛。

農民的孩子成長為一名人民空軍飛行員,開始了他熱愛的飛行事業,英勇頑強戰鬥在藍天白雲上,築起一條長空鋼鐵運輸線,飛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青藏高原到東海之濱。多次完成空投空降及抗洪救災、抗震搶險、緊急空運、人工降雨、科學試驗等任務。

劉洪德等至今仍十分感謝和懷念當年的日本教員和日本友人。他們接受了共產黨的教育,投身中國革命,責任心強,教學耐心,對人友善,不怕苦累,一心撲在教學上,為中國的航空事業作出了貢獻。

學習期間的生活條件異常艱苦,吃的是粗糧,睡的是通鋪,室內沒有暖氣,穿的是薄棉衣,苦不堪言。條件雖然艱苦,但始終保持高昂的革命熱情和樂觀主義精神。

戰鬥環境中堅持建校,一方面學習飛行,一方面還要準備隨時與敵人鬥爭。1946年東北戰場形勢吃緊,國民黨反動派妄圖把航校扼殺在搖籃里,多次派飛機空襲,炸壞了機場,打壞了飛機,還付出了死傷的代價。在此情況下,為了保存實力,老航校在硝煙的戰爭環境中被迫搬了三次家(瀋陽—通化—牡丹江—東安今密山)戰爭形勢好轉後又從東安—牡丹江—長春搬了五次家,在搬家過程中曾遭遇土匪襲擊。在翻越老爺嶺時火車馬力不足機車缺水,全體跟車人員用臉盆端水人力推火車前進,橋樑炸斷就改用馬車轉運,保證了航校的生存發展。

炮火紛飛中堅持飛行訓練。一段時間敵機不斷來襲,後來摸索出了規律,採取了“你來我藏,你走我飛”,實行早、晚班飛行,半夜起床準備飛機,天亮開飛,8時停飛,避開敵機來襲時段,將飛機拖走隱蔽。下午4時敵機多已離去,開始晚班飛行。有時還將報廢飛機扮成好飛機迷惑敵人。創造了飛行訓練的“游擊戰”。

對敵鬥爭中保護航校。1946年初在國民黨反動派策化下,土匪勾結日本頑固分子在通化進行武裝暴動,由於事先有所準備,逮捕了日本頑固分子才沒有遭到損失。1946年秋冬之交,航校已搬到牡丹江。土匪謝文東部大舉進攻牡丹江,土匪猖獗特務橫行。一天夜裡,槍聲四起,飛行員手持武器參加戰鬥,幾個回合,敵人慘敗,剩下幾個零星殘敵也被嚇得跪地投降。

1950年,劉洪德調入正在組建的空軍第一支航空運輸機部隊,爾後在該師工作長達30年之久,為該師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嘔心瀝血,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為建設成為一支遠程、快速、機動的戰略預備隊貢獻了力量。

1950年中央發布了進軍西藏的命令,當時內地至西藏沒有公路,裝備補給全靠肩背和馱運,地面部隊有時不得不靠野菜和地老鼠充飢。毛主席和中央軍委聞訊後指示:“空軍派出空運隊緊急空投”,當時空軍初建,僅有從國民黨手中繳獲的十餘架美式西46運輸機,該機老舊高空性能差,故障多,要執行高空空投困難重重,任務艱巨。

號稱“世界屋脊”的康藏高原,海拔平均高度在4000米以上,叢山峻岭、地形險惡、終年積雪、氣候多變、雲霧瀰漫、加之航圖不準,導航設施不完備,無迫降場,飛機一旦出現故障,很可能機毀人亡,被人們喻為“空中禁區”。

從川西平原飛向康藏高原,中間橫亘著邛來山脈、康定山等擋著進入高原的通道。當時使用的西46飛機載重後高度還飛不到6000米。困難沒有嚇倒空軍指戰員,經研究要進入康藏高原唯一的辦法只能通過康定山口,找出一條順著山間峽谷穿行的航線,這是唯一通向“世界屋脊”的大門和必經之路。飛機進入山口,南面是7000多米的貢嘎山,北面是5000多米的大雪山,進入二山之間峽谷涌道,飛機在半山腰飛行,向前看一線雲天,向上看山比我高,向下看萬丈深淵,左右看一旦偏航機翼撞山,若雲霧封住山口,飛機無法進出,而且飛機出現故障,便沒有回頭路可走。真是險象環生,這是飛越天險中一段極其艱巨的航程。

擔任中隊長和機長的劉洪德與英勇的戰友們一起,在兩年多時間裡,以不畏艱難險阻、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多次駕駛老舊的飛機穿過涌道峽谷,將糧食、彈藥、裝備、銀元空投到康定、甘孜、巴塘、丹巴、卡貢等地。有力的支援了陸軍進藏部隊的作戰行動,直至西藏和平解放,圓滿完成了毛主席、中央軍委賦予的光榮戰鬥使命。

1952年夏,國民黨殘部3600餘人流竄到黑水地區,妄圖憑藉地理優勢建立“大陸台灣”,西南軍區決定發起黑水戰役,殲滅殘匪。黑水地勢險峻,山高林密,人煙稀少。劉洪德奉命率本隊運輸機群和友鄰部隊轟炸機、驅逐機一起參戰,配合陸軍圍殲敵人。空投傳單,開展政治攻勢;空中偵察、轟炸,空投補給地面急需的糧彈;先後對媽塘、蘆花、毛耳蓋、赤不蘇、中壤口、瓦步梁子、木蘇衙門、麻窩官寨、龍巴老衙山等地實施空中補給。對瓦解匪特士氣、揭露匪特宣傳,支持地面部隊作戰行動等諸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針對地形複雜,高空空投命中率不高的問題,發動民眾開展軍事民主,提合理化建議,提高了空投命中率,達到94%以上。

1956年5月至1965年,四川西部、甘肅南部、青海邊沿少數民族地區,在國民黨殘匪及上層頭人的煽動下,先後發生了局部性叛亂。時任副團長的劉洪德和其他團領導一起先後4次率領26架飛機參戰,出動700多架次,飛行兩千多個小時向巴塘、理塘、鄉城、稻城等地空投糧食、彈藥兩千多噸,命中率98.8%,有力地支援了地面部隊殲滅殘匪的戰鬥行動。這次任務持續時間長、空投高度高、空投場面積狹小,地面部隊處於行軍狀態,敵我雙方距離近,有時敵人冒充我方電台聯絡,但由於組織指揮周密,及時修改航圖,沒有發生錯投現象。任務初期由於條件變化大,空投命中率低,還多次發生空投中散包打機尾等問題,團黨委提出“想盡一切辦法,突破難點,提高空投命中率”的號召,發動民眾研製了“定向瞄準具”,“捆綁空投物資,集團下投”等土辦法,提高了空投命中率,解決了散包不再打尾等難點,圓滿完成了空投、偵察支援任務,受到了空軍及青海省軍區的表揚。

1966年,部隊接受培訓寮國空軍學員任務,時任副師長劉洪德同志親任培訓組組長,組成“外訓大隊”,在3年多時間裡為寮國培訓了空軍學員103名,完成了3個機種的晝間複雜氣象及夜航等科目,保證了15000次起落的安全飛行,返國後均為寮國空軍的領導骨幹力量。1972年再次組建外訓大隊,擔任培訓阿爾巴尼亞空軍飛行員改裝運輸機任務,達到了4種氣象條件下飛行技術水平,保證了安全。

1976年8月16日,川北松潘、平武地區發生強烈地震,數千名救災部隊和民眾被土石流圍困,露宿山頭,缺水斷糧,交通中斷,餘震不斷,情況危急,劉洪德率領運輸機機群於8月17日拂曉飛赴前沿投入戰鬥,空投地區處於峭壁之間的峽谷地帶,僅百餘米寬,連日暴雨,水氣蒸騰,雲霧繚繞,甚至完全看不到地面,給空投帶來了很大難度,危及到飛行安全。參加空投人員勇往直前早把生死度外,制定了“雲上推測空投法”,獲得成功,在一個多月時間裡及時準確地將救災物資投到指定地域。

為保障我國第一顆核子彈爆炸試驗和第一顆氫彈試驗任務順利完成,上級把運載配件任務,以及穿越蘑菇雲實施空中取樣等任務交給劉洪德所在部隊執行,這是一項極其艱巨、複雜的任務。對配件的存放、震動密級誤差、溫度都有嚴格要求,副師長劉洪德和其他師領導一起十分重視,周密安排,反覆對參試飛機進行試航、試飛,安全順利地完成了科試的重要任務。

在長達30年的時間跨度里,劉洪德擔任師團領導多次組織部隊或親自帶隊參加抗洪、搶險救災,常常冒著惡劣天氣,不顧疲勞,大強度連續出動,空投食品救生器材搶險物資等數萬噸,對支持災區人民抗洪搶險保衛人民生命安全及其重建家園作出了積極貢獻。例如1975年8月間鄂、豫兩省部分地區暴雨成災,數百萬民眾被洪水圍困,京廣大動脈衝斷,情況相當危急,劉洪德所在的部隊,連續出動飛機,將抗洪物資、救生器材、食品、藥品、帳篷、衣被、通訊器材、救生艇等雲下低空空投到災民手中。

1978年12月,劉洪德所在師奉命參加對越自衛反擊作戰,主要擔負協助兄弟部隊的轉場及執行緊急空運任務。12月6日接到參戰預令後,師黨委立即對部隊進行戰備教育,迅速做好緊急出動準備,20日接到緊急出動命令後,全師部隊只用了39分鐘收攏部隊,到達機場,緊急升空,副師長劉洪德三次率領機群出動,及時將數千名作戰指揮人員和地面保障人員以及數千噸作戰物資和武器彈藥以及越南的地下工事地圖運送到前線,有力的保障了反擊作戰的順利遂行,緊急空運任務結束後,中央軍委副主席葉劍英親自接見了該部參戰代表,總政和空軍還轉發了該師組織緊急空運等方面的經驗總結。這次反擊作戰是該師建師以來飛機出動量最大、最集中、最頻繁的一次,也是超天氣標準、超飛行強度,打破正常生活規律(吃住在機場、在飛機上),飛行時間最多,持續飛行時間最長(有的機組連續飛行12小時以上),從全國各地把作戰人員和物資按時送到廣西、雲南前線。該師經受了一次嚴格的實戰鍛鍊。

劉洪德在擔任師、團領導期間,致力於部隊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堅持嚴於律己、以身作則,從嚴治軍,培養部隊戰鬥作風;嚴格要求機關、部隊以實戰為背景,構想多種可能,平時做好預案,隨時準備出動打大仗打惡仗,做到令行禁止,不斷提高戰鬥力和幹部素質,堅決貫徹並且落實軍委把訓練提高到戰略地位的指示。例如:1964—1966年按空軍指示,組織部隊完成了“空軍新編運輸航空兵飛行訓練操典、大綱”的飛行試驗,圓滿完成了任務。又如協同廣州軍區敵後偵察大隊和空降兵在西安、銀川、酒泉、濟南、張家口、廣德以及三北地區進行的空降合成演習,增強了敢打必勝,常抓不懈的信心,部隊戰術素養、實戰經驗都有了較大提高。又如1977年,劉洪德親自帶隊協同空降兵參加福州軍區組織的渡海登入作戰演習。1978年副師長劉洪德親自帶隊,先後組織75個機組模擬以渤海為台灣海峽,以解放台灣為主要作戰對象的海上訓練,編隊超低空(飛行高度100—200米)越海飛行到膠東半島兩個陌生小目標,在“三無”條件下實施空投,取得了目標發現率98.6%,準時到達平均誤差34.8秒的好成績。

1981年9月中旬,我軍在華北地區舉行了代號為“802”的現代化條件下實兵軍事演習,該次演習是鄧小平主持軍委工作以來加強我軍建設的重大決策,也是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合成軍實兵演習。

已經擔任師長的劉洪德率領3個團4個飛行大隊37架飛機參加了這次實兵演習,上級要求該師交替扮演“紅”“藍”兩軍,分別保障空降兵兩個團實施參加“集團軍戰役反突擊”和“空降反空降”實兵對抗,並遂行空運、空投、布雷、干擾和偵察天氣等任務。為突破狹窄地域對大機群起降、集合、解散的限制,周密組織部隊研究了20種預案,繪製了69個圖形,計算了1546個數據,劉洪德親自組織試飛、驗證的戰前演練,終於突破了這一難點,獲得了大機群在狹窄空域安全起降、集合、解散的自由權,並突破了天氣對編隊的影響。

1981年劉洪德調任武漢軍區空軍後勤部,任部長兼黨委書記、軍區空軍黨委常委。他對幹部既嚴格要求又關心愛護,襟懷坦蕩,作風正派,忠心擁護、堅決貫徹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各項方針政策。關心基層疾苦和機關建設,經常深入部隊調查研究,盡心盡責、言傳身教,為開創部隊後勤工作新局面作了大量工作,由於開展的“三面向”(面向部隊、面向飛行員、面向基層)工作和機關建設工作成績顯著,空軍決定由空軍組織在武漢軍區空軍召開了空軍、各軍區空軍和軍以上主要領導參加的現場會,並予以通報表揚。

獲得榮譽

1981年9月14日演習正式開始,隨著綠色信號彈升空,霎時間,飛機馬達齊鳴、猶如驚雷震撼大地,滿載空降兵的33架飛機依次騰空而起,在預定空域組成梯隊戰鬥隊形,嚴整、密集、圓滿完成了預定的演習任務,爾後總部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該師在總結授獎大會上受到了空軍的表揚,授予師、團各一面優勝獎旗。

榮譽照片和畢業證書

畢業證書和榮譽照片 畢業證書和榮譽照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