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劉次沅,男,1948年出生於四川成都.1967年高中畢業,1968年插隊下鄉,1971年招工到韓城礦務局,1973年到陝西天文台專業從事天文工作至今。1982年1月電視大學電子技術專業大專畢業,1984年於陝西天文台獲理學碩士,1991年獲理學博士學位(均為天體測量與天體力學專業,導師吳守賢).自1973年起,先後任觀測員,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1993年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陝西省天文學會副理事長,西安市臨潼區政協委員,西北大學兼職教授,國際刊物Journal of Astronomical History and Heritage編委. 曾任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史委員會主任。
所獲榮譽
1991年獲國家教委,學位委授予"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學位獲得者"稱號.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0年獲中國科學院"雙文明建設標兵"稱號.2001年獲4部委評為"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畫先進個人"。
天文研究
前期從事天體測量,後漸轉向天文學史.研究工作包括中星儀儀器誤差,天文常數系統,地球自轉長期變化,古代行星運動記錄,大曆元跨度的恆星位置計算,中國古代天象記錄的整理與研究,陝西地方天文史志,古天文研究的計算機化,天文歷史年代學等.其中套用中國古代月掩犯記錄對地球自轉長期變化的研究提出“時間窗”方法,使用大量從未被人注意的資料,彌補了公元2-8世紀的資料缺環,引起國外同行的重視和廣泛引用。在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中負責“天再旦”專題,通過理論推導和實際觀測證實了這條古代記載來自日食引起的天光變化,得到懿王元年為公元前899年;通過歷史文獻中各種天文曆法記錄並結合考古結果研究得到的武王伐紂在公元前1046年.這兩項結果為斷代工程採用,成為中國歷史重要的參考。
清史修訂
近日,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劉次沅研究員接受“點校本二十四史
及清史稿修訂工程”的邀請,作為天文學家參加該修訂工程。以“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為代表的紀傳體史書,在中華文明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使中國和中華民族成為世界上唯一擁有近四千年聯貫、完整歷史記載的國家和民族。1950-1970年代,在政府和最高領導人的提議和支持下,集中全國一流學者,完成了對這些重要史籍的版本整理和全文標點,出版的“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成為這些珍貴歷史典籍的標準版本。
囿於歷史的局限,該版本在體例、資料等各方面仍有不少缺陷和不足。2007年,“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啟動。修訂工程集中全國各地一流的史學家,制定周密的計畫,參考最新的文獻、考古和研究成果,在原有基礎上,形成一個體例統一、標點準確、校勘全面、閱讀方便的全新升級版本。
天文學在中國古代受到特別的重視,觀天、頒歷被視為皇權的象徵。因此,在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中,天文志、曆法志占有相當大的篇幅,國內天文學家也應邀參加了此項工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各史天文志、曆法志和本紀中還留存了數量巨大的實時天象記錄。
這些天象記錄,對於歷史學、科技史,甚至現代科學研究,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現代天文學、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這些天象記錄的多數,都可以用現代天文計算方法加以驗算,恢復出“歷史的真相”。
國家授時中心劉次沅研究員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天象記錄的研究, 曾在夏商周斷代工程中主持和參與天再旦、武王伐紂、仲康日食、禹伐三苗和天文資料庫等專題的工作,並取得突出成績。此次修訂工作將用現代天文學方法檢驗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中的天象記錄。這項工作涉及各史天文志42卷、本紀427卷,包括天象記錄約兩萬條。錯誤的記錄將被標出。其中相當部分可以考出其原貌,形成一部專門的天象記錄校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