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橋板鷂

在板鷂上有層次地布滿大小不一的各種哨口,是一門極其複雜的學問。 哨口大小各異,小的直徑僅一厘米,大的直徑可超過五十厘米。 畫面精美的板鷂靜掛室內,與字畫一樣,也是別有風味的藝術品。

歷史記載

據明代文學家郎瑛(1484~1566、今杭州人)所撰筆記《七修類稿》中記述,鷂子即紙鳶(風箏)的別名。相傳春秋(前722~前481)時公輸般作木鳶以窺宋城,後來用紙代木,稱為“紙鳶”。五代時又在紙鳶上系竹哨,聲如箏鳴,因稱哨口風箏,俗稱鷂子。年長日久,逐步傳入各地並日臻完善。風箏大體可分11大類,而劉橋風箏以板類為主,是全國聞名的板鷂之鄉,是中國四大風箏產地之一。

板鷂描述

扎制板鷂的工藝要求頗高。首先選擇質地堅實、彈性好的竹子。劉橋名產“金絲貴竹”,細直堅韌,是上好的材料。竹子的粗細長短隨風箏大小而定,用文火烤直,砂紙打光,罩以清漆,以防蟲蛀。扎時要做到上下左右對稱均勻,輕重一致,尤其是左右兩根邊骨的粗細和彈性必須分毫不差,以保證板鷂在強風中的平衡。裝引線、排哨口、搓岔尾、選拉線等,都有明確的標準和要求。板鷂扎制前後有十多道工藝,數十條要領。這些在民間經過千錘百鍊的精湛工藝,使得標準的哨口風箏無論大小,均可在空中承受五級以上風力,即使在七八級的強風中,仍可穩懸於數百米高空。
劉橋板鷂造型優美,工藝精巧。以六角一星為基礎,擴大而為七星、十九聯星等。劉橋鎮劉西村三組的唐志明花一個多月的時間扎制的二百七十一聯星,創板鷂造型之最,引起了廣大觀眾的極大興趣。板鷂不僅結構複雜,還要繪畫、裝口,集色、聲、形、技、趣於一體,是一種綜合藝術品,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所以久傳不衰。
在板鷂上有層次地布滿大小不一的各種哨口,是一門極其複雜的學問。哨口大小各異,小的直徑僅一厘米,大的直徑可超過五十厘米。哨口的材料有栗殼、蠶繭、桂圓殼、白果殼、桌球、蛋殼、葫蘆、竹子等。一般以葫蘆、竹子為多。鷂子下邊裝的成雙較大的叫“嘟子”,最下邊裝的成單最大的叫“嗡聲”,有的比笆斗還要大。雕制時,選上好的青竹鋸成段,將竹肉掏削出來,直到手能捏動而又不裂為止。然後將用硬木或竹片削成的“口面”用粘劑裝上空殼。哨口是根據空氣在哨筒內快速迴旋振盪而發出一定頻率的音響原理製成。哨口響不響,響得好聽不好聽,隨哨口大小、形狀、材料以及哨面進風口的位置、角度、長短、寬窄的不同,發出的音量、音調也千變萬化,其中的奧妙只有哨口製作能手知道。加之人們巧妙地將各種音調哨口合理組合,裝上大小各種哨口,分高、中、低音,風送上天,哨口齊鳴,其音和諧,古樸幽遠,恰似天籟神曲,人稱“空中交響樂”和“天庭仙樂”。
裝飾板鷂成為一門專門藝術,民間有不少畫師忙得不亦樂乎。其圖案多為工筆重彩繪成,內容有“八仙”、“八愛”、“鳳戲牡丹”、“三國故事”、“七仙女”、“封神榜”、“西遊記”、“水滸”等人物和翎毛花卉,往往用紅、綠、黑、青、紫等色,以造成強烈的對比。劉橋鎮慎修村八十高齡的高漢文先生畫興正濃,終年翰染丹青,功底深厚,堪稱高手。其作品早已流傳到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中央電視台還曾展示過他畫鷂時的風采。畫面精美的板鷂靜掛室內,與字畫一樣,也是別有風味的藝術品。2001年,劉橋風箏參加“南通首屆港口經貿洽談會”展出,受到中外來賓的一致好評,特別是不少外國朋友,遞上名片,要求建立供銷關係。

板鷂人物

劉橋板鷂歷史悠久,製作能手不乏其人,扎制者、繪畫者、雕哨口者應有盡有。唐志明認真細緻,功夫精深,“二百七十一聯”即出自其手。劉橋風箏協會名譽會長廉斌的一丈二尺高的板鷂,目前尚未發現有超過這個高度的。于海濤是位雕哨口專家,能精益求精,不斷改進,為了減少風箏負荷,他千方百計把哨口壁削薄,把口面改小,做到輕、響、美。他一年能刻制二千多隻哨口、二百多對“啜子”,深受行家歡迎。雕哨口技師劉浩清也很專心細緻,經驗十分豐富。曹鼎是後起之秀,既雕又畫,技藝不凡。馬炳如家歷代都愛扎放風箏,技藝齊全,堪稱風箏世家。現在劉橋人放風箏,不再是“鬧著玩兒”,而是當作競技健身方法之一,自我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早在十多年前,劉橋就成立了風箏協會,並把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一定為風箏節。目前,劉橋人正在研究板鷂的摺疊、拆卸這個課題,以便長途攜帶,爭取更多的出口、創匯機會,為經濟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