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
著有詩集《無弦琴》和散文詩集《白雲的那一邊》。詩集曾獲江蘇省徐州市優秀圖書獎和山東泉城詩會詩集創作優秀獎。
作品發表在《星星》、《詩人》、《詩潮》、《散文詩世界》、《散文詩》、《黃河詩報》、《綠風》、《作家報》《新華日報》、《中國煤炭報》等報刊雜誌。詩歌入選《江蘇文學50年詩歌卷》、《中外新詩名句集萃》、《新詩絕句》、《英漢詩歌大詞典》等十多種選本。徵文《莊嚴的時刻》獲全國回歸徵文比賽一等獎。《藍色的感嘆》獲2013年九寨溝國際散文詩大賽一等獎。
名家評論
劉慧娟是有情有義有骨頭的人,可愛,可敬。在她的散文詩中,思索的痕跡清晰無疑,哲理的閃光無處不在。當該失去的失去了,該經歷的經歷了,她能夠做到回眸一笑,不怨不傷,人生,只有卸下負累,才能這樣心境坦蕩 。
讀劉慧娟的散文詩,滿眼滿心的柔情似水,讓人不由得詫異——原來在這樣看似大咧咧不在乎的心裡,也有這樣優美的詩意。她善良,寬厚,單純,天真。對假惡醜極度憤恨,對真善美滿懷孩子氣的憧憬。
她該是被情傷過的。被情傷過的女人,才更有味道。永遠不停受傷,不停承受,如此循環往復不止。她有著與外形不相稱的柔弱,可惜這份柔弱,因為缺少小鳥依人的形態而令人忽略。而這被忽略的部分,恰恰是她的詩人氣質之所在。
她的文字就如同她的人,不偏不倚,落落大方,帶著點本色的土氣芬芳。在散文詩中站立的她,初讀完全是個我見猶憐的小女子,再讀下去,卻又不乏寧折不彎的錚錚傲骨,就知道這個人,無論怎樣的風驟雨狂、悲歡歷盡,都是能談笑風生,應付自如的,儘管骨子裡也有幾分林妹妹的哀愁。
歷經了命運的變遷和世態的炎涼,她竟然還能唱出逍遙自在的田園牧歌,悠悠然叫人艷羨。而也許正因為經歷過了,一顆心才能如此胸有成竹,坦坦蕩蕩。
劉慧娟就這么率性、隨意,簡簡單單,甚至,沒有丁點兒心計,一根腸子通到底的直脾氣。而那刻進骨子裡的善良,是再經歷多少榮華富貴、多少風雨滄桑也改變不了的。
因了對詩,對玉石的那份痴愛,劉慧娟對俗世的要求和奢望越來越少了。一個在外人看來傻傻的、痴痴的女人,其實最幸福。但惡濁世界,誰會真正懂得一個傻女人的心呢!當然,她也不求人懂,她心裡在說:傻就傻唄,俺才不管!俗話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在劉慧娟心目中,那些石頭到了她的手裡,便是找到了家和知音,若是再將它們倒賣易人,讓它們在世間輾轉流落,是對它們的褻瀆。她是個守諾惜緣的人,儘管玉石無語,她也守著自己內心對它的一份承諾。
那諾言也許並不在今生,而是刻在前世的三生石上。她,把那諾言都化為了詩。
誰會懂得:每一顆石頭,都有前生來世!每一章散文詩里,都有一顆玉的心啊!
——選自著名青年作家、編劇瑞嫻的評論《詩心如玉》
劉慧娟是個多情的才女。她每篇作品都飽含著豐富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寫愛情題材,真可以說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她所描寫的女孩,有一種大氣,胸懷寬廣,善解人意,敢於面對現實。對於那種來得快、走得也快的愛情,坦然相對,無怨無悔。來得自然,走得瀟灑,不為情所困,既能為情守候,也不為情感傷,是一個笑對情場悲歡離合,看淡人生,面對紅塵的堅強女子。
讀她的詩,如同讀她的人,美麗、高雅、大方,有一種大家閨秀的風範,充滿了女性的溫柔,充滿了人間的真情與人性美。她常常為情所痴,但不為情所困,拿得起,放得下,非常靈動。作者的才華就表現在善於抓住那些瞬間即逝的浪花,加以深化,發掘美麗的情懷,寫出感人肺腑的詩篇。
作者的愛情觀是明麗的,痴而不迷,瘋而不狂。又是十分曠達的,冷峻而又火熱,痴情而又淡定。
寫情,作者稱得上高手;寫人生哲理、自然風景也別具一格,賦予描寫對象以鮮活的感情和生命。《請跟我來》是寫雲南西雙版納一個偏遠村寨景色的一篇作品,寫得十分出色:
村前恬靜的是一湖水么?
分明是拉祜少女澄澈的眸子,透明的心靈。宛如一泓碧綠的翡翠,以淳樸的方式,散發著誘人的七彩光輝。
村後靜臥的是座山么?
分明是拉祜男子智慧的堆砌,尊嚴的書寫,是拉祜人雄渾的氣魄和剛毅,是對村子與女子的苦戀與堅貞。
許多篇章不僅是客觀地對自然風光的描寫,而是以物抒情、借景言志,給人啟迪,發人深思,催人奮進。如《清醒》《迷途》《星星為什麼流淚》《花魂》等作品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頗令人咀嚼回味,展示出作者藝術才華的發展空間和創作潛力。祝願詩人繼續努力,不斷提高創作水平,寫出更多的佳作和精品。堅持走自已的創作之路,走出自己的藝術特色,走出人生的輝煌。
——選自 中外散文詩學會主席、《散文詩世界》雜誌社長兼總編輯海夢 《情中定有紅顏美》
劉慧娟的散文詩溫婉而有波濤,柔麗卻隱藏骨質。情感真切自然、乾淨自足。她迴避了對世界的重構追求,而熱衷於描述這個世界的紛繁生態。雖然我與對象的二元審美略顯平面,個我的訴說有時過於濃墨重彩,但因能在雍容的言語中注入樸實的質地,從而避免了媚俗和嬌情,讓愛的傾訴保留了天然的呼吸和體溫。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留日哲學博士、著名詩人靈焚
生活中,沉重和惆悵是如此的容易,劉慧娟的記憶里分明帶有這些痕跡。但她以一句“白雲的那一邊”進行哲學化的渺遠。白雲的那一邊,也許還是白雲,而正是這種超然和簡約的美成為我們繼續行走的理由,因著她的文字,我們發現對待生活的態度中,靈動是多么的重要。
——著名散文詩人 周慶榮
人生苦短。文學是上天恩賜人類的福利。劉慧娟有幸得到了,她的散文詩集《白雲的那一邊》就是證據。在口罩、門窗、電視都無法阻擋霧霾的時候,我捧讀著她的散文詩。我驚奇地看到了湛藍的理想,乾淨的生活,以及寂靜的哀愁……讀劉慧娟的散文詩,我覺得自己也在與她一起享受上天恩賜人類的福利。
——著名作家 毛國聰
文友劉慧娟在白雲的那一邊,我在千島之國的這一端。
“八千里路雲和月”喔。
前年,因散文詩,和劉慧娟相遇在西雙版納,相識在湄公河岸,逆水流而上,聽她且行且吟唐詩宋詞。曾執教鞭的她,把天地當課堂,揮斥方遒。
去年,又因散文詩,重逢在九寨溝的童話世界裡。有一天,劉慧娟跪在雪堆里,掬一捧白雪,撒向天空,笑聲朗朗。文友瑞嫻說“碩大的雪花,在半空中一朵一朵開著,落在她富貴榮華的披肩上,輝映著她明眸皓齒的笑容,無緣無故地她就令我想起唐朝的牡丹。”
今年,為散文詩事,又在童話世界九寨溝相聚。
那天,劉慧娟隨意的一聲:“下車!”,宓月、瑞嫻、郭永仙和我,都毫不猶豫地跳到冰天雪地上。寒風嗖嗖,遠山近水一片銀白,十幾公里路花了二個多小時才走出九寨溝,走得街燈都亮了。回首走過來的路,回味一路上“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直呼“不虛此行”。
劉慧娟是個“玉痴”,宓月贊她“識玉、懂玉、知玉。能夠從魚龍混雜的一堆玉器中辨別出真假、鑑別出質地。”每到一處購物中心,惜玉的她,總能從一堆小石頭中,揀出一塊,掂、摸、搓、捏、磨,在燈光下眯著眼,前前後後全看遍,然後壓低嗓音告訴我們:“真貨!”,然後再提高嗓門與貨主討價還價,最後以贏者的姿態強音吆喝:“小妹,付錢!”。我們都深信她的眼力和能力,每次都心服口服的分享她的戰績,心滿意足地揣著勝利品踏出店。其時,“大姐大”劉慧娟的心裡比“哥們兒”更舒暢。
九寨溝看水,劉慧娟說:世上的水,只有兩種:清澈與渾濁。世上的人呢,也只有兩種:好人與壞人。
我們呢,當然是好人!
——菲律賓著名作家、主編溫陵氏
詩人劉慧娟面對流派蕪雜、立場多元的詩歌現場,從未隨波逐流,總是主動與世俗保持距離,孤寂而安靜地剖析人性中的一個個光明或是黑暗瞬間,在精神的谷底鑄造詩情。她的詩時而來自古典詩人美麗的歌唱和啟示,時而受了阿炳那如泣如訴的歌聲的滋潤。其詩歌內容總是超越於具體物象、超越於現實時空,直抵個體靈魂乃至人類精神領地。那是用一種頗為機智、獨特和巧妙的方式發聲的,猶如空谷足音。溫婉的調子總是清幽而沉重。
劉慧娟的詩歌始終飽含著血液與大愛的激情,音質是銀色的、純淨的。致力於和讀者的交流而又避免了女性詩人的某些矯揉造作,因而和大量平庸的、萎弱的詩拉開了檔次。
在世俗功利甚囂塵上的浮躁時代,劉慧娟的詩更符合人性的自然與愛戀、鄉野的寧馨和安定。對於真正的詩人而言,唯有依賴其詩性智慧,讓自己儘可能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之上。邂逅自然,往往是一切美麗的開始;鍾愛萬物,每一次行動常常馱著自己的神往。
劉慧娟的詩歌,為讀者造就了一座唯美又溫暖的精神殿堂。
—— 小說家 詩人 李瑞標
劉慧娟的散文詩,屬於“正統”一類。從表達方式和思想情感上,無不透著一個“正”字。有人說,我們正生活在一個“愚樂”時代。2012年,一曲《江南Style》風行世界,滑稽、搞笑的騎馬舞姿成為招牌動作,便是其中一個例證。大量幼稚、庸俗、搞笑的圖像和文字,瘟疫一般漫延到我們的日常化生活中,甚至滲透到了文學、詩歌創作中。媒體喜歡抓“噱頭”來吸引眼球,大眾追逐“吊絲”來“豐富”自己的生活。連高雅的詩歌,也充斥著大量的口水詩等亂象。劉慧娟則自覺地維護著散文詩的尊嚴,恰如她一以貫之的為人處世態度。仿佛她周圍有一道強大的磁場,摒蔽了一切假、醜、惡。追求精神的富足,珍惜生命中的美好,拒絕曖昧,仍然是她的理想和價值取向。
劉慧娟出生於蘇北。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有著濃郁的漢文化根基,也孕育了劉慧娟直率包容、柔中帶剛的性情。映射在她的作品裡,便有了一種傳統和現代交相輝映的風骨。《搖曳的蘆葦》中那種淡墨構勒的悠遠意境。《祖母的農田》《紅軍山》《圓明園之殤》等篇章中熾烈的情懷,一個“堅韌,猶如蒲葦。堅定,猶如磐石”的劉慧娟便活脫出來。
讀完《白雲的那一邊》,我忽然明白了:她將散文詩寫成了自己靈魂的淨化器。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撿拾自己的思想片羽,回味生命中美好的點點滴滴,摒棄那些污穢與世俗,讓自己的心始終乾乾淨淨地、坦坦蕩蕩地去迎迓每一天的日升月落。
當我翻看她二十年前出版的詩集《無弦琴》時,我撫摸到了貫穿於字裡行間的明淨和快樂。歲月的流逝,只不過褪去了一些青澀,積澱出了一種生命的厚度,讓她變得更為睿智,更加成熟。無論做人、做事還是寫作,劉慧娟都善於去發現、去探索一個更為豐富的內心世界、一個日臻完美的自我。
在我們的一生中,階段性的朋友很多,能成為一生的朋友往往屈指可數。每每回味與劉慧娟相處的時光,總有種峰迴路轉乍現的驚喜,令人嚮往。
——節選 中外散文詩學會副主席、《散文詩世界》主編宓月 《詩人劉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