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春[賀州市舞蹈家協會主席]

劉小春[賀州市舞蹈家協會主席]

劉小春,1952年11月出生,廣西賀州市八步區人,副研究館員,現任八步區文化館館長,副研究館員。廣西瑤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是全國著名的瑤學專家。 他創作的民族民間舞蹈作品曾榮獲國家文化部、自治區、賀州市社會科學成果獎。先後被地區、市政府授予“拔尖人才”稱號,被自治區文化廳授予“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被自治區教育廳授予“全區職業教育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作為一名基層文化館館長,為民眾文化事業的傳承和發展做出重大貢獻。八步區文化館2008年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文化部、新聞出版總署、國家廣電總局四部委聯合授予“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09年被國家文化部授予“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劉小春,男,漢族,1952年11月出生,廣西賀州市八步區人,大學文化,副研究館員,現任八步區文化館館長、賀州民族旅遊藝術職業學校校長 、八步區政協常委、賀州市政協委員、廣西瑤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是全國著名的瑤學專家、瑤族舞蹈專家,先後在《社會科學》、《瑤學研究》、《中國舞蹈論壇》等學術權威雜誌發表論文二十餘篇,出版、編寫專著100多萬字,代表專著《桂東瑤舞探秘》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統論述瑤族舞蹈的開山之作,受到學術界廣泛重視和好評。他創作的民族民間舞蹈作品在國家級、省級比賽中多次獲獎,曾榮獲國家文化部、自治區、賀州市社會科學成果獎。他先後被梧州地區、賀州地區、賀州市政府授予“拔尖人才”稱號,被自治區文化廳授予“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被自治區教育廳授予“全區職業教育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劉小春出生於工人家庭,因父親早逝,他14歲便輟學,進入原賀縣光明化工廠當工人,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擔。但是,生活的磨難並沒有湮滅他求知的欲望,在艱苦的環境中,他總是抱著一種奮發努力、樂觀向上的態度,當時沒有錢買書,就借書來看。在當工人的四年中,他如饑似渴閱讀各種書籍,並開始寫詩、寫小說,在地區、縣裡的刊物上發表。由於文筆較好,他19歲時被任命為賀縣光明化工廠職工子弟國小校長,1975年10月被調到縣文化館工作,任《浮山》刊物的主編。1977年,改革春風吹拂中華大地,舉國上下呈現出一派青年人求學求知的新風,為了進一步充實自己,他自學完國中、高中的全部課程,1984年參加廣西高等自學考試,經過艱苦的努力,1986年、1996年先後獲得自學考試中文大專文憑和漢語言文學本科文憑,打下了紮實的文學功底,為從事民族民間文化研究、藝術創作奠定了基礎。

1975年進入文化館工作後,通過幾年的實踐,劉小春認識到民族民間文化研究和保護的重要性。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他便下鄉採風。二十多年來,他的足跡踏遍了八步區每個鄉村,深入到瑤山壯寨,爬山涉水行程6萬餘里,採訪民間藝人3000多名,收集資料100多萬字。艱苦的調查工作,結出豐碩的科研成果。上世紀80年代,國家社會科學重點工程——全國藝術科學十大集成蒐集、編寫工作全面開展,他承擔了《中國民族民間文學·廣西卷·賀縣資料彙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廣西卷·賀縣資料彙編》的編寫任務,經過三年的努力,完成了兩大集成賀縣歌謠、故事、傳說、民族民間舞蹈的蒐集、編寫工作。由於工作出色,他被自治區十大集成編委邀請到南寧,擔任《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廣西卷·瑤族舞蹈》編輯,1990年被評為十大集成先進工作者。上世紀90年代初,在多年致力瑤族舞蹈研究的基礎上,他編撰了《桂東瑤舞探秘》一書,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統論述瑤族舞蹈的專著,他的研究成果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此外,他還編撰了桂東壯族文化研究專著《南鄉春色》、賀縣民俗志書《賀縣鄉上情》以及《中華舞蹈志·廣西卷》、《瑤族通史·瑤族舞蹈》、《廣西大百科全書·傳統舞蹈》等學術著作,發表了瑤族舞蹈論文《試論長鼓舞蹈文化在瑤族社會中的價值與地位》並獲瑤族研究成果一等獎。2001年他被特邀出席首屆中國舞蹈節中國舞蹈論壇,並在大會上宣讀題為《試論廣西民族舞蹈文化生態的失衡與自新》的論文,該論文已收錄入中國舞蹈論壇論文集。2005年他主持賀州非物質遺產項目《瑤族盤王節》、《瑤族服飾》申報工作,於2006年獲國務院頒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他主持的《客家山歌劇》申報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名錄獲得成功。中央電視台專題報導了劉小春幾十年潛心研究民族文化的先進事跡,引起很大反響。

劉小春的母親曾是廣西桂林桂劇團的名旦。因此,他在孩提時期就受到藝術的薰陶,在他身上表現出對藝術的天賦和執著的追求。在文化工作中,由最初的文學創作轉變到舞蹈創作上,憑藉多年專心瑤族舞蹈研究的成果,1986年他創作的瑤族舞蹈《歌堂夜》獲得全國第一屆舞蹈比賽編導表演三等獎。自此,他開始了舞蹈創作的生涯。20世紀90年代以來,他陸續創作的一批文藝作品先後在全國、自治區舞蹈比賽中獲得好評或獎勵,如瑤族舞蹈《瑤年鞋》、《鬧春鈴》、《我從海上來》、《天帽》、《聖鼓》等參加廣西民族舞蹈比賽均獲得好成績;瑤族舞蹈《瑤鼓風韻》參加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開幕式《民族之光》演出,獲得巨大反響;壯族舞蹈《板鞋搶親》獲得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及第五屆中國民間藝術節特別獎,舞蹈《賀州鼓神》、《壯鄉秋色》獲金、銀獎;絕技舞蹈《中華龍抬頭》獲世界華人青少年藝術節金獎及廣西中等專業藝術院校“紅銅鼓”大賽特等獎;瑤族舞蹈《盤王大歌》、壯族舞蹈《月光上的繡球》分別獲得全國第二屆、第三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他從未受過專業舞蹈訓練,卻成為全國著名的舞蹈家,被譽為廣西舞蹈界的奇才,為賀州乃至廣西的民族舞蹈事業作出突出貢獻。

作為文化館館長,組織策劃民眾文化大型活動也是他的主要工作。1991年至1992年,他帶領賀縣100多名瑤族青年參加全國第四屆少數民族運動會開幕式文藝表演,他作為這次文藝表演第四場分場編導,親自參與創作,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20世紀90年代,他先後擔任1995年賀縣招商會開幕式文藝表演、賀縣第八屆運動會開幕式文藝表演、賀州地區第一屆運動會開幕式文藝表演等大型廣場文藝活動的總導演,進入21世紀又先後擔任賀州市第一屆旅遊文化節開幕式、賀州市第一屆運動會開幕式、第七屆至第十屆中國瑤族盤王節、第三屆和第四屆中國桂林恭城桃花節、賀州市第一屆文化藝術節、2008年黃洞瑤族盤王節、八步區首屆運動會、2009年中國(賀州)瑤族盤王節等大型活動開幕式文藝表演的總導演,其執導的文藝表演,藝術手法獨特、藝術品味較高,民眾參與人數眾多,多次受到領導、民眾的高度讚揚。

劉小春作為一名基層文化館館長,幾十年如一日地為民眾文化事業努力工作,深入到廠礦、鄉村、學校、機關事業單位輔導民眾業餘文藝團體、村屯文藝隊伍的排練、演出,排練節目100多個,演出近千場,每年輔導排練、演出達到100多個工作日。1995年,劉小春創辦了賀州民族旅遊藝術職業學校,十多年來教學成果顯著,培養了民族舞蹈專業學生600多人,成為廣西中等職業學校辦學的典範,被自治區教育廳評為職業教育合格學校。在劉小春的帶領下,八步區文化館為民眾文化事業的傳承和發展做出重大貢獻,2008年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文化部、新聞出版總署、國家廣電總局四部委聯合授予“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09年被國家文化部授予“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是廣西唯一獲得此殊榮的縣(區)文化館。這些成績與榮譽,凝結著劉小春幾十年的心血和辛勤的汗水,中央電視台以《文化館長》為題對他進行了專題報導。

幾十年來,劉小春對民眾文化事業執著的追求和默默的奉獻,為我們民族民間文化、民眾文化事業傳承作出突出貢獻,成為我們民族文化事業的守望者。

個人作品

《瑤族盤王節》、《瑤族服飾》、《賀州瑤族盤王大歌》、《壯族舞火貓》、《瑤族鑿花》、《瑤族婚俗》、《瑤族度戒》、《浮山歌節》、《信都龍舟節》、《八步八音》、《客家竹板歌》

舞蹈《中華龍抬頭》2004年獲廣西第五屆中等藝術教育“紅銅鼓”專業大賽評審特別獎,2005年獲澳門首屆世界華人青少年藝術節大賽A組金獎,首屆文藝創作麒麟尊獎。

舞蹈《月光下的繡球》2010年1月獲廣西第三屆中國小藝術展演一等獎、2010年2月獲全國第三屆中國小藝術展演一等獎,第三屆賀州市文藝創作麒麟尊獎獲獎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