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駿

劉伯駿,男,1921年生於四川宣漢。書畫家。

劉伯駿個人介紹

劉伯駿,筆名老牛駿, 1921年生於四川宣漢。1942年考入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深造,師從潘天壽、吳茀之、李可染、諸樂三、林風眠諸教授,主攻寫意花鳥,兼習指墨。1947年畢業後,在杭州國立藝專吳茀之、諸樂三、潘韻諸教授的支持下,潘天壽校長為其在湖州韻海樓舉辦了《潘天壽門生青年國畫家劉伯駿作品展覽》,1948年春在國立藝專前任校長陳之佛教授推薦下,與徐悲鴻、李可染、潘天壽、陳之佛等同列在南京舉辦的《現代名人書畫展》。 50年代初,從抗美援朝戰場轉業,回到老家大巴山區,潛心探究詩、書、畫結合的高境界,執著追求中國畫的精氣神。1993年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了《劉伯駿書畫展》,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光英、程思遠,全國政協副主席洪學智,原國務院副總理、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一同為畫展剪彩,中央、國務院一些重要機關領導和首都藝術界名流近百人參加了開幕式。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新華社等四十多家省級以上新聞媒體先後作了專題報導。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螢屏繪萃》欄目還對其作了專訪,同年十月應邀到中南海參加了紀念毛澤東誕辰百周年全國百名書畫家筆會活動,其作品二幅被中南海收藏。2005年8月、10月和2006年3月,中央電視台《大家》欄目先後多次播放了對他的專訪。《美術》、《畫廊》、《中國書畫報》多家專業報刊作了重點推薦。
多年來,先後有多幅作品被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國內外各界朋友收藏。北京畫展至今,謝絕一切社會活動,潛心於中國寫意花鳥畫的創新。“廣泛吸取民間繪畫和西方現代抽象性、表現性的手法,融會貫通,大膽創新,逐漸形成自身獨特的藝術風格。”(《榮寶齋畫譜》168期劉伯駿花鳥畫)

劉伯駿個人年表

1921年 出生於四川省宣漢縣五寶鎮中街。名伯駿,號老牛駿。 1925年 受父母、舅舅書畫薰陶開始習字畫畫。
1936—1937年 入南壩晉成國小讀書,在美術老師謝品均先生教導下學習靜物寫生,學習畫抗日漫畫。
1938年 入宣漢中學讀書,師從川東名畫師黎見三先生學習山水畫。
1941年 因日機轟炸延誤入國立藝術專科學校考期,轉入重慶南泉建文高中讀書,11月高中遭國民黨憲兵查封又進入國立藝專國畫科旁聽。
1942年 考入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五年制,開始系統學習中國畫。
1944年 參加國立藝專安徽同鄉會舉辦的黃河花園口決堤義賣展覽,其《墨貓》被當時政要白崇禧將軍收購。
1945年 潘天壽先生接任國立藝專校長,雙十節在重慶兩路口羅斯福圖書館舉辦全校師生展覽,其有五件作品參展賣出其中三件,為本次全校售畫之冠。
1947年 在藝專教授潘韻、吳弗之、諸樂山等老師支持下,校長潘天壽為其在吳興(湖州)韻海樓舉辦了《潘天壽門生青年國畫家劉伯駿作品展覽》。
1948年 由藝專前任校長陳之佛先生推薦,有三件作品參加了在南京舉辦的《現代名人書畫展》。
1949年10月 在杭州參加由江豐、彥涵、莫朴發起成立的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成立大會及有關活動,為第一批會員(共十幾人)。
1949年初 杭州解放,即參加浙江幹校學習,三個月後參軍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七兵團教導團學習,後分配到兵團部美術區隊工作。
1950年5月 隨部隊參加解放舟山群島戰鬥,後駐防上海,為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創作漫畫《鉗住它》,先發表在上海解放日報,後全國幾十家報刊紛紛轉載。
1952年 因工作突出,榮立四等功。後隨作戰部隊入朝作美術宣傳工作。
1953年 因病回上海治療,創作宣傳畫《把最好的餘糧賣給國家》發表在上海《新聞時報》。
1955年 從部隊轉業,因出身問題不能進上海、北京工作,返回老家四川省達縣地區,分配到巴山深處的南江縣中學教美術。
1958年 調達縣地區《通川日報》任美術編輯,積極組織開展基層美術通訊員工作,培養了大批美術愛好者。
1959——1964年 創作了一批宣傳畫、漫畫發表在四川日報、武漢晚報、通川日報上。
1961年 下放到巴山深處、川陝交界的紫溪鄉勞動,畫了大量的巴山風情寫生速寫,特別對房前屋後的向日葵進行了認真的觀察和寫生。
1963年 隨達縣地委宣傳部組織的工作組,沿著當年紅軍游擊隊走過的道路,在大巴山原始山林中寫生17天,畫了大量的速寫。
1966——1977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其作品受到批判,本人多次被批鬥併入獄24天。
1984年 中國畫《山鄉新農家》獲地區美術展覽一等獎。
1986年 篆書對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獲“川陝六地市書法聯展”一等獎。
1986年 作中國畫《新竹》獲“四川省首屆報紙美術編輯作品展覽優秀獎”。
1987年 作中國畫《雪化知高潔》由江蘇鹽城《新四軍紀念館》收藏。
1993年10月 應邀參加中南海《紀念毛澤東誕辰百周年百名書畫家筆會活動》,其中國畫《秋韻》、《朝暉》被收藏。
1993年6月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等單位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劉伯駿書畫展覽》,有103幅作品參展。
1993年6月 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螢屏繪萃》採訪並播放。人民時報、人民畫報、光明日報、新華社、中新社、中國報導、北京周報、人民中國、今日中國等數家報刊重點介紹了其人其藝。
1994——2002年 再次回到大巴山,謝絕一切社會活動,潛心研習詩、書、畫藝,追求中國畫的創新和發展。創作出一大批有時代氣息的新作。
1999年 被聘為“中國手指畫研究會”顧問。
2002年 《藝術界》刊登由四川美術學院“西南藝術家研究”課題組撰寫的《水墨春秋、大家風神——劉伯駿先生藝術生涯訪談錄》,並配發數幅作品。
2002年10月 三十幅近作由其子帶到北京,在《美術》編輯部、中國美術出版總社、中國美術館、中央美院等處作了小範圍的展示,楊立舟館長當即決定03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一個藝術回顧展及研討會。
2003年 國內爆發“非典”,展覽取消,在家繼續創作。
2004年12月 到成都“四川師範大學視覺藝術學院展示了近期創作的幾幅八尺大畫。
2004年5月 《美術》第5期中國美術家欄目刊登由林木先生撰寫的長文《大道雄風——劉伯駿中國畫初探》,配發十幅作品。
2004年6月 《榮寶齋畫譜168期劉伯駿繪花鳥畫》出版發行。
2005年 《畫廊》第六期刊登了閔希文老先生撰寫的文章《朴朔迷離?運籌帷幄——記花鳥畫家劉伯駿》配發九幅近作。
2005年7月 中央電視台《大家》欄目組赴四川省達州市,對其採訪,攝製專題片《大家——走出大巴山的國畫家劉伯駿》。
2005年8月、10月及2006年3月 中央電視台《大家》欄目先後五次播放了對其攝製的專題片,介紹了其藝術生涯及部分作品。
2006年4月 《名流》刊登劉曉林先生撰寫的《天開萬里藝道無盡——管論大隱劉伯駿先生其人其事“,配發11幅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