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
前富山村得名源於村南的富家山。此山大有來頭,與北宋名相富弼有關。
富弼是洛陽人,歷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為三朝元老。他少年篤學,提筆能文,胸有大度,被譽為“洛陽才子”,被范仲淹譽為“王佐之才”,曾與范仲淹、司馬光、王安石、文彥博等同朝共事,被一代名相、著名詞人晏殊看重,納為女婿。
富弼為政清廉,好善嫉惡,雖官居宰相,但性情至孝,恭儉好修,與人言必盡敬。他曾兩度出使契丹,巧妙化解宋遼緊張關係,使得雙方十年不見戰事,被天下人稱讚。富弼至80歲逝世,葬於王城大道東、隴海鐵路北的史家屯,近年其墓葬被發現。
相傳北宋時期,富弼的一位親戚就住在今前富山村附近,富弼常來探望。一次,他站在伊河邊張望,見村南一段丘陵地勢較高,稱其為山,當地人便紛紛附和其為“富家山”。而山腳下的兩個村子,離山較近的稱為前富山村,稍遠的稱為後富山村。
村裡的老人說,後來富家人遷至別處,至清末村里已無富姓人居住。不過村北仍留有富家老墳,20世紀60年代,還有富家後人前來上墳,後因修建梯田和水利灌溉設施,現已毫無蹤跡。
目前村里主要有三大姓氏,分別是趙、喬、張,據記載先後於明末清初、清康熙年間前後遷到此處居住。村北有兩塊地,被村民們稱為“西花園”、“馬場”,分別有百十畝,據說因曾是富家人生活的遺址所在而得名。
地理位置
前富山村位於洛陽市伊川縣葛寨鎮西南部,距離伊川縣城約17公里, 距離葛寨鎮約4公里,耕地面積3400畝,有830戶約3800口人。北鄰後富山村、東接南坪村、寨西嶺村;南於陡溝村毗鄰、西於三王村接壤,位於伊河東岸高塬之上,當地地勢類似於西北的塬上。因地勢高,可南望九皋山,北窺伊川縣。
地形地貌
前富山村地勢高於周圍幾個村子,類似於西北的塬上。西北部是伊河形成的沖積平原, 也是伊河盆地,平均落差在150米,沿途三王村、呂寨村、楊樓村、雙頭寨村、雙頭村。東北部是類似於丘陵的溝壑,成地勢漸低趨勢,分布著葛寨村、煙澗村、黃楝樹村、南坪村、寨西嶺村。南部則是九皋山和天門山形成的河流沖刷的峽谷,依次分布著沙園村、南王莊村、柴莊村、大王廟村、燕王城寨。塬上則分布著前富山村和後富山村。
河流水文
前富山村因地勢較高,水資源緊缺,也導致其他地方的人歧視,特 別是鳴皋、平等等地勢較低的河西地區。前富山村雖處於高地,村內地勢則是沿著凹地而發展,位於村東的水庫則將凹地的水進行蓄積。聽老年人說原來村里還有溪流,後因環境變化,水位下降較大,河流也不復存在了。村東的水庫常年有水,風景秀麗,是周邊有名的垂釣勝地!
農曆條件
前富山村地處丘陵,乾旱缺水,以旱作物為主,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紅薯、旱地稻穀等。該區耕地地塊大,平地多,坡度緩,土質良好,土層深厚,光照充足,降水偏少,是種植紅薯的優質土地。糧食作物以兩年三熟為主,複種指數為160%左右。1973年陸渾灌區總乾渠修通之後,村里修了提灌站,於當年十月動工,一鼓作氣架設了1670米渡槽,鑿拱了3800米暗洞,挖砌了1萬米農渠,利用鑿隧洞留下的幾眼豎井建成了一座配套齊全的電力提灌站,於1974年7月開灌澆地。至此,農作物產量大幅度提高,前富山村也擺脫了“旱地圪垯”的稱號。
新時期農民,在政策指引下,開始規模種植菸葉、優質紅薯等,大大提高了畝產。
社會事業
由於前富山村坐落於偏僻的丘陵地帶,交通閉塞,社會經濟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社會的發展,水酒公路(也就是目前的白梁線)從村內穿過,現在已經硬化為水泥路。在2005年上級政府“村村通”政策的扶持下,村兩委克服困難將村東與西嶺村的、南與黃嶺村的道路全部硬化為水泥路面,進一步的促進前富山村的經濟發展。
新時期,目前正在籌建的“三洋鐵路”,也將在前富山村設立貨運站,且架設前富山大橋。三洋鐵路經過前富山村,有利於帶動縣域南部經濟的發展,為該縣打開了一條便捷出海通道,使該縣經濟對接沿海發達城市,快速駛上發展快車道。另因白梁線從村中經過,逢年過節易造成局部的擁堵,正在建設中的S319夏宜線將從村西邊下穿“三洋鐵路”而過,此舉可大大促進前富山村的經濟發展和交通出行。
建國初期、前富山村在上級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成立國小一所,70年代開始增設國中班,現在已發展成為從國小到國中的系統教育學校。全校設國小一年級到國中三年級共18個班,包括臨近7個村共900餘人,學校原有兩棟教學樓,後期經擴建教學樓及辦公輔助設施齊全。教室面積3000餘平方米,教職工45人。2005年中招被縣一高正式錄取學生10名。在葛寨鄉六所國中名列第一。
基層組織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領導下,先是成立了農會及與他村合併的鄉級組織,後又成立了高級社,1955年成立了村黨支部,1958年成立了村黨支部,1968年成立革命委員會,改革開放後又更名為村委會,歷任村支部書記及村級組織主要負責人更迭任職情況如下:(部分缺失人員及任職時間缺失)
村歷任主要幹部任職表 | ||
姓名 | 職務 | 任職時間 |
郭喜田 | 支部書記 | 1955——1956 |
趙巨然 | 支部書記 | 1957——1962 |
喬醜娃 | 高級社長 | 1956——1957 |
…… | …… | …… |
趙會常 | 村主任 | |
史海謙 | 村主任 | |
趙平亮 | 村主任 | |
喬永坤 | 村主任 | |
喬冠俠 | 支部書記 | |
趙平亮 | 村主任 | |
馬紀朝 | 支部書記 |
地方特產
前富山村的紅薯及紅薯粉條是遠近聞名的特產,這得益於當地的土地, 這片土地幾乎家家戶戶種植紅薯。在上文提灌站開通之前,當地小面畝產極低,依靠耐旱的紅薯當主食,當地流傳“紅薯飯,紅薯饃,離開紅薯甭想活,現在一年到頭吃白饃,吃頓紅薯麵條算是改善生活”。正是這樣的經歷使得村里家家是種紅薯能手,同時,紅薯粉條加工業成為前富山村的的支柱產業。該村也成立了相應的公司,註冊了品牌,粉條流向全國市場。
風景名勝
陸渾灌區東乾渠介紹
拼搏了19年,陸渾灌區的東乾渠鑿通了。
它像條行雲布雨的“龍”,載著伊河水,起飛於伏牛山的外方山,落注於中嶽嵩山的腳下,蜿蜒200餘公里,輸水灌溉,使嵩縣、伊川、汝陽、臨汝、偃師、鞏縣等六縣市的萬畝旱地變水田。
人們稱它是豫西的“人造天河”。
陸渾灌區,源於嵩縣境內伊河上的陸渾水庫。
正值小麥黃熟季節,從水庫出發,沿著盤繞九皋山腰的總乾渠東北行,跨八大河,躍柴莊溝,約15公里,一黃褐色山嶺橫擋去路,渠便鑽入隧洞穿山而過了。
這道嶺,名前富山。這座洞,名前富山隧洞。洞長2217米,是當年由偃師、臨汝二縣開鑿的。本來,它的使命是為下游輸水,想不到鑿洞留下的幾眼豎井,竟成了山上居民的幸福源泉。
原以為,這兒不過是個小山包,登高一望,山頂上是塊十里旱塬,座落著前富山、後富山、陡溝、南坪幾個小山村。此時,塬上的小麥收過,套種的玉米和瓜蔓又塗抹了新綠。
富山隧洞
位於前富山村西“滴水溝”底可看到富山隧洞的入口,氣勢宏偉,洞口兩邊題“愚公移山;改造中國”,走進還能聽到隧洞內的轟鳴聲。富山隧洞是目前陸渾灌區隧洞中最長的一個,位於總乾渠上,長度2150;形式為城門洞形式;設計流量 ,洞身寬5.5,高6.1;襯砌厚度,拱0.5—0.9,牆0.6—0.8,底0.4—0.6;開工時間70年2月,竣工時間73年;施工單位:偃師汝陽民兵團;比降1:1500。這在當時算是比較大的工程,目前仍具有使用價值,灌溉著塬上的土地,同時也具有研究價值。
渡槽
和陸渾乾渠匹配的是村西橫臥的渡槽,如一條巨龍灌溉著塬上的土地。
1973年陸渾灌區總乾渠修通了。飽受缺水之苦的富山人,看見伊水穿山流,眼都紅了:咱就不能想個法兒讓水上山?黨支部一說修提灌站,上至80老人,下至幾歲玩童,一齊下手,當年十月動工,一鼓作氣架設了1670米渡槽,鑿拱了3800米暗洞,挖砌了1萬米農渠,利用鑿隧洞留下的幾眼豎井建成了一座配套齊全的電力提灌站,於1974年7月開灌澆地。
千年旱塬有水了,富山換上了新容顏!
開灌前,糧食單產三四百斤,現在千斤以上;
開灌前,紅薯飯,紅薯饃,離開紅薯甭想活,現在一年到頭吃白饃,吃頓紅薯麵條算是改善生活;
開灌前,住的茅草屋,現在磚瓦房不派頭,向時新的樓房發展。
這是人們對東乾渠、提灌站、渡槽等水利設施的讚美!
民間藝術
前富山村在解放前又個民間戲班,經常到臨近的村莊及縣區演出,後來甚至到200里外的地方演出,上世紀50年代也獲得過獎,因此該村的銅器表演是遠近聞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