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日要塞

列日要塞位於默茲河與烏爾特河匯合處,北鄰荷蘭邊界,南靠阿登森林,是德軍取道比利時進攻法國的咽喉。烈日要塞是一戰時期非常出名的大型要塞,與納木爾要塞齊名,但卻由於時代原因,不久就被德奧的重炮打成了碎片。

簡介

列日要塞位於默茲河與烏爾特河匯合處,北鄰荷蘭邊界,南靠阿登森林,是德軍取道比利時進攻法國的咽喉。要塞周圍築有12座炮台,環形炮台群周長50餘公里,炮台間隔3~6公里,部署有各種火炮400門,各炮台築有厚度為2.5~3米的鋼筋混凝土永久工事。烈日要塞是一戰時期非常出名的大型要塞,與納木爾要塞齊名,但卻由於時代原因,不久就被德奧的重炮打成了碎片。

一戰-列日攻防戰

1914年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次日早上,德軍就沖入中立國比利時境內,準備借道進攻法國。比利時軍隊不得不奮起抗擊德軍的入侵,雙方展開了一場血戰。

西線德軍前鋒共10萬餘人,攜帶200門大炮,在司令官艾米赫的指揮下,迅速沖向比利時境內的馬斯河天險。德軍如果衝過馬斯河,那么通向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大門就被打開了。比利時是個小國,夾在德法兩個強國之間,所以全民的備戰意識極強。為了對付東方德國的入侵,比利時政府斥巨資在國境東部的馬斯河邊修建了以列日城為核心的要塞防禦體系。

列日城的地理位置正處在荷蘭領土與亞丁森林的狹窄缺口處,扼守比利時境內的鐵路交通樞紐。德軍除非是從荷蘭借道,否則就必須從列日城通過才能南下法國。列日城建在馬斯河西岸的一個陡坡之上,比河岸高出100米,馬斯河正好成為天然的護城壕。沿河岸30公里周圍內都是炮台,共有12座,每座炮台距列日為6公里,炮台之間距離也為6公里,這12座炮台有6座在東岸面對著德國方向,6座在西岸保護著列日的後方,呈放射狀環繞在列日城周圍,跨馬斯河構成了一道環形火力網。每座炮台都由鋼筋混凝土整體澆鑄而成,大部分建於地下,只露出呈三角形的頂部。炮台的所有兵器和人員都隱藏於地下,總共配置有400門大炮和大量的輕重機槍。平均每座炮台有120毫米要塞炮和210毫米榴彈炮各8門,所有的炮塔都用鋼甲防護,可作360度角鏇轉,還可以自動升降。炮台上又裝有探照燈供夜間指示射擊,和炮塔一樣能夠升降,還有速射炮及機槍封鎖炮台周圍的曠野及附近的死角。炮台之下,修有四通八達的通道與各式各樣的地下室,儲存有大量的糧食、飲水、彈藥、醫藥用品及供電設施。每座炮台周圍還挖有很深的防護壕,壕外布有大量帶刺鐵絲網及障礙物。守衛每座炮台的比利時軍隊一般為2個炮兵連和1個步兵連,共400人,在各炮台之間的曠野上還有機動的步兵連隊防守,總兵力為2.5萬人。整個列日防禦體系被認為是歐洲最堅強的要塞,可以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德軍衝到馬斯河邊,發現河上橋樑都被破壞,立即架舟橋渡河。這時,駐守列日各炮台的比利時守軍立即用大炮和機槍向德軍猛烈開火,渡河德軍猝不及防,紛紛落水,死傷無數。艾米赫見狀大怒,一面命德軍繼續發起進攻,一面調來200門大炮向列日要塞的各炮台轟擊。立時,馬斯河兩岸炮聲隆隆,硝煙瀰漫,雙方進行了激烈的炮戰與攻防戰。列日要塞果然極其堅固,德軍的炮彈打在炮台頂蓋上只是冒一道煙,毫髮無損。而比利時守軍早就對炮台周圍的地形進行了精密的測量,德軍的野戰陣地早在其炮兵標尺範圍內。結果比利時軍隊的大炮射擊極為準確,給德軍造成了極大的損失。一直打到日落西山,德軍付出慘重犧牲,終於在列日城北面渡過馬斯河,在中間和南面雙方還在相持。而雖經猛烈轟擊,列日要塞的各炮台卻安然無恙。

8月4日白天德軍屢攻不克,艾米赫內心非常焦躁。他決定乘夜偷襲,打要塞守軍一個措手不及。當日夜裡天空下起了大雨,數萬德軍在夜幕和風雨的掩護下悄悄摸向各個炮台。突然,從各個炮台中射出了雪亮的探照燈光束,將夜暗的曠野照得宛如白晝,正在運動的德軍全部暴露在曠野里。炮台上的大炮又發出了怒吼,將德軍炸得人仰馬翻。炮台上的輕重機槍也一齊開火,兇猛地追殺著四處奔逃的德軍步兵。在德軍一片混亂之際,在曠野上機動駐守的比利時步兵也發起了攻擊,德軍四面挨打,傷亡慘重,只好匆匆撤出戰鬥。

8月5日,艾米赫改變策略,集中兵力先攻馬斯河東岸的4座炮台。德軍的炮火密集如雨,將炮台完全籠罩住了。隨後,德軍步兵發起了衝鋒。可是德軍的野戰大炮對炮台完全無損,比利時軍隊的大炮再次伸出四面開火,將進攻的德軍打得死傷遍地。艾米赫紅了眼,命令德軍不顧傷亡地連續攻擊。德軍士兵極為勇敢,前仆後繼地冒死前進。終於有些德軍沖入了炮台的死角,大炮打不到他們,漸漸抵近了炮台。這時,炮台下面的射擊孔里突然伸出了無數的輕重機槍,一道道火舌噴向衝來的德軍。立時德軍一片片地倒下,後面的衝下來再倒下,屍體堆得像小山一樣高。整整一天的戰鬥都是這樣的血腥屠殺,艾米赫憤怒得幾乎失去了理智,但一點用也沒有。夜裡,德軍再次發起偷襲,迎接他們的又是一頓劈頭蓋腦的炮火,除了付出大量傷亡外,什麼也沒得到。

就這樣,德軍日夜進攻列日,損兵無數,三天三夜卻毫無進展。德軍參謀總長小毛奇聞報大驚,再這樣下去勢必要延誤整個西線的德軍進攻行動。他馬上派德軍第2集團軍副參謀長魯登道夫上校率軍前去增援,並從總參謀部調運巨型攻城武器運往列日。魯登道夫其人非同一般,日後升任德國陸軍副參謀總長,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軍最著名的戰將之一。魯登道夫急率3個抽出來的德軍旅趕往列日,於8月6日下午到達前線。魯登道夫喘息未定就立即指揮部隊對列日發起了攻擊。他從望遠鏡中看到,德軍的密集炮火對列日的各個炮台毫無損傷,當德軍步兵衝鋒時,立即遭到了比利時守軍大炮的猛烈轟擊,衝鋒部隊肢體飛濺,死傷枕借。魯登道夫倒吸一口冷氣,終於明白了為何德軍遲遲攻不動列日。

魯登道夫立即調整部署,一面命德軍繼續攻擊列日,一面派信使去列日城中招降。比利時守軍指揮官李曼拒絕了德軍的招降,但他發現德軍又向列日增加了兵力,而他手中只有1個師,列日已是孤立無援。8月6日,德軍的巨型攻城武器之一運到。這是一種巨型飛艇,內以金屬鋼條為骨架,外蒙堅韌的織物,再充進氦氣,使其能夠以一定速度飛行。飛艇體形巨大,呈橢圓形,兩頭尖,中間溜圓,容積約2萬立方米。飛艇下面有一個駕駛室,裡面可載人員武器和彈藥,可以從這裡向下面進行空中射擊。魯登道夫立即命飛艇轟炸列日城。不久,一架飛艇飛到列日城上空,滿城老百姓不知道這是何物,都出來看熱鬧。飛艇上的人員當即向下投下了一顆顆炸彈,並用機槍四處掃射。列日城內立即連連發生爆炸,老百姓知道大事不好,四處亂竄,滿城雞飛狗跳。飛艇轉了一圈,就飛走了。魯登道夫的用意是恐嚇比利時守軍,倒並不想真的怎么轟炸這座城市。結果,飛艇共扔下了13顆炸彈,炸死了9個平民。不過這一招在城裡引起了巨大的混亂,城中人心動搖。李曼知道此城終究不保,為了不使平民遭到更多的殺傷,他下令城內守軍撤往附近炮台,他自己則撤往該城以西的隆森炮台,比利時軍隊棄守了列日城。8月7日,德軍順利進入列日城。此時,列日周圍的12座炮台依然堅貞不屈,使德軍無法越雷池一步。魯登道夫隨即下令德軍停止攻擊,他已心無二念,專等決定性的巨型攻城武器的到來。

列日要塞列日要塞

8月12日,這種巨型攻城武器終於到來,原來是一種巨型臼炮,名字叫“豐滿的貝紗”。 “豐滿的貝紗”巨炮長7米,重達42噸,口徑足有420毫米,光是每顆炮彈也要1噸重,能夠穿透堅硬的鋼筋混凝土建築,威力極其巨大。為了將它運到前線,先要用火車運到鐵路線盡頭,再鋪設專門的公路,然後用36匹健馬拖拉到列日附近德軍陣地。當時這種炮德軍只有5門,小毛奇一下子就撥出4門給魯登道夫。與此同時,奧軍的大炮也已到位,名字叫“苗條的艾瑪”為斯柯達製作,口徑也不弱,有305毫米,兩者在號稱擁有世界最堅固要塞的烈日首次展開了角逐。讓德奧兩軍感到無比欣慰又讓比利時軍隊感到驚愕不已的是,12台艾瑪和貝紗在短短的四天就把所謂堅固不以的鋼筋混泥土防線撕成了碎片。

8月12日下午18時30分,魯登道夫下令“豐滿的貝紗”向列日各個炮台中最堅固的弗萊龍炮台首先發炮。炮手們填好炮彈,又退到離巨炮300米外的防護壕內,用耳塞塞住耳朵,然後點火發炮。只聽一聲震天動地的巨吼,一顆巨型炮彈直衝上3000米的高空,然後呈拋物線狀落在弗萊龍炮台前1000米的地方。立時,地面被炸出了一個幾十米見方的大坑,沙塵濺得滿天都是。“豐滿的貝紗”巨炮驚人的威力不但令比利時守軍心驚膽裂,連進攻的德軍都看得咂舌不止。此後,“豐滿的貝紗”連連發炮,空中飛艇中的德軍觀察員不斷校正炮擊座標,終於,第8發炮彈正中弗萊龍炮台頂蓋。巨型炮彈穿透炮台頂蓋,直入中心坑道中爆炸,炮台內部立刻煙火瀰漫,比利時守軍被炸得血肉橫飛。德軍其它3門巨炮也校正好座標,連連發炮,弗萊龍炮台就像是坐在了火山口上一樣搖動不止,鋼筋水泥,殘肢斷體,槍炮物資四處飛濺,火光映紅了半個天空。當一切沉寂下來後,德軍步兵衝上去,喏大的弗萊龍炮台已化為一片瓦礫廢墟,守軍無一倖存。

列日要塞列日要塞

8月13日,“豐滿的貝紗”巨炮又依樣摧毀了比利時守軍的2座炮台,其餘的炮台依然堅持抵抗,拒不投降。魯登道夫下令4門“豐滿的貝紗”巨炮分成2組,沿馬斯河兩岸分別掃蕩殘剩的炮台。於是,每日戰場上震天動地的巨響不斷,各個炮台相繼土崩瓦解,成為了巨大的化鐵爐和焚屍場。到8月16日

,12座炮台已被摧毀了11座,只剩下李曼據守的隆森炮台。魯登道夫再次去勸降,李曼依然拒絕。於是4門“豐滿的貝紗”巨炮對隆森炮台齊射,炮台立時燃起了熊熊大火,炮台里的彈藥庫也被引燃,發生了連鎖爆炸,炮台頂蓋被掀出幾十米遠,整個炮台完全被摧毀。德軍衝上去,只見遍地是燒得焦糊的屍體和殘破的槍炮,情景慘不忍睹。令人驚異的是李曼本人竟沒有被炸死,而是被震昏了。德軍把他押到艾米赫跟前,李曼向他交出軍刀,並說:“我是在喪失知覺後被俘,請你務必在報告中說明這一點。”艾米赫敬佩李曼是個盡忠職守的軍人,將軍刀還給他,然後說道:“你的軍人榮譽並未受到任何損失,請你保留這把軍刀!”

列日之戰終於以德軍取勝而告終,但德軍在要塞前傷亡慘重,損失超過了4萬人。此後,百萬德軍直撲法國邊境,拉開了馬恩河大戰的戰幕。魯登道夫和艾米赫因列日之功而被德皇威廉二世授予十字形德軍最高軍功獎章,魯登道夫更是開始了他一生事業的飛躍,成為了德國軍界一顆耀眼的新星。

失敗的主要原因

1.彈藥和補給

2.德奧的重炮

3.戰術戰略問題

戰爭帶來的反省

烈日戰爭後,表明要塞已逐步退出來歷史舞台,因為再堅固的要塞也會被重炮撕裂,雖然烈日戰爭對於協約國陣營帶來了慘痛的回憶,但是,列日戰爭卻證明了大炮的重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