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
電視教材的“文字稿本”是製作的基礎,它為導演寫“分鏡頭稿本”提供了依據。導演在寫分鏡頭稿本過程中要作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鑽研文字稿本及有關資料
鑽研文字稿本
文字稿本是分鏡頭稿本編寫的依據,必須認真鑽研,並與編稿人員交流,徹底弄清與掌握以下問題:
1.教學對象:弄清教學對象是寫分鏡頭稿本的前提,導演必要時要作實地調查,了解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際知識水平,使稿本介紹的知識、選取的形象能符合學生的實際。
2.教學目標:明確學生通過該專題電視教材學習達到哪些教學目的和要求,掌握哪些理論知識,培養什麼能力,形成思想感情等。
3.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明確教材應包括多少知識點,哪些是知識性,哪些是技能性的,哪些是重點、難點,並在內容深度、廣度方面掌握適當,使之符合教學對象的培養目標要求。
如《熔化·凝固》一節,學生通過海波的熔化、凝固實驗,了解物態的變化,固態→液態,叫熔化。掌握晶體物質有一定的熔點,凝固點,並且熔點與凝固點相同。其重點在觀察、記錄海波的熔化過程,並畫出熔化曲線,知道熔化過程中要吸熱。
凝固過程則是非重點。只通過講解,說明凝固過程,讓學生知道晶體也都有一定的凝固點,並且熔點與凝固點相同。凝固過程中要放熱,至於過程則省略。
而為什麼熔化要吸熱,凝固要放熱則不介紹。
4.結構特點:要領會文字稿本採用哪種結構方式去組織與表達知識,結構有哪些特色,並考慮在分鏡頭稿本中如何去體現與強化這些特色。或者不合適的地方作調整。
鑽研有關資料
為了能更深刻地領會文字稿本的精神,同時還應鑽研其它有關資料。
1.課程的教學大綱與文字教材:
進一步明確教學目的與教學內容,參考文字教材的結構,引用的實驗、資料等。
2.課程教材教法指導書:(教學案例)
這類資料提供一些教材內容分析與教學方法的指導,能使分鏡頭稿本的編寫符合教學的原則與與方法,增強教學性。
3.同類課題的影視資料:
了解這些資料可以學習別人的長處,發現一些珍貴的資料作為現成視聽資料。如系列片《國中物理》參考了動畫版《國中物理》,《國中物理物理實驗技巧》則參考了北京電教館的《國中物理實驗》一片。
參與有關教學活動
1.聽課:有機會應聽教師的講課,會啟發你發揮電視手段的長處,去設計鏡頭,這樣寫出的稿本更能符合實際需要。
2.召集教師學生講座會:研討該課題的重點、難點、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問題,請他們對文字稿本提出意見,共同研究該題,電視教材的構思與設計,集思廣益,為創作分鏡頭稿本打下基礎。
熟悉拍攝題材
落實拍攝題材
1.導演與編稿人員研究落實文字稿本上寫的畫面題材。寫在文字稿本上的畫面內容都應該是有出處的,基本上可供拍攝的。應與編稿人員明確落實,做到心中有數。(如文字稿本中有一大段是動現,不能做,考慮換別的素材)
2.導演構思的新題材也要落實。導演在構思分鏡頭稿本時,原來文字稿本上的題材,可能由於拍攝條件可製作技術上的原因,而不能使用,必須補充新的題材;其次根據構思還可能要再增加一些新題材,這兩方面的題材導演都應與編稿人員商量,是否合適,並逐一落實。
熟悉拍攝題材
1.現有視聽資料的熟悉,可用的部分有哪些,如何採用?
2.對外景題材應做實地調查。
3.實驗操作的題材要反覆觀看操作過程。熟悉實驗過程和關鍵、要領,便於分鏡頭時的鏡頭選擇及景別劃分,突出重點內容。
4.對需要的電視動畫特技,最好設計出初步方案,並試驗,證明可行。
5.對表演的教師或共他演員要經過試用後確定。
在熟悉了題材之後,動手寫分鏡頭稿本時,不僅能寫得具體、形象,而且切實可行。否則寫出的稿本就會空洞,到拍攝時再現場修改或補充,既浪費時間,又影響製作質量。(尤其一些實驗)
構思分鏡頭
掌握了題材之後,就得將這些題材加工組織,這一工作過程的實質就是構思分鏡頭。構思分鏡頭要抓住以下幾個關鍵:
從整體到鏡頭,逐一構思。
1.構思整體結構,調整段落。
寫分鏡頭稿本時,不一定完全按文字稿本的順序,將畫面內容簡單地分成“鏡頭”就行,根據教學原則或電視手法的表現方式,可以對整體結構和段落作適當的調整。
2.構思段落中的鏡頭組。
參照文字稿本逐一考慮每一段落應該採用的鏡頭組,以及鏡頭組之間的聯繫,通過一個個鏡頭組去構成一個段落,說明某一教學內容。
3.在腦海中分鏡頭。
鏡頭組確定後,就要在腦海中將每一個鏡頭組去進行分鏡頭,以及這些鏡頭如何組接起來,說明某一個問題或表達某一個意義。當然在劃分鏡頭時要按照上述的幾個依據來劃分。
這樣就把整個電視教材用一個個鏡頭表示出來了。
重點、難點處下工夫
寫分鏡頭稿本時,應在教材內容的重點、難點處多下工夫,並充分運用典型題材,電視動畫,特技手段去突破難點、重點。
1.運用典型題材。
構思分鏡頭時,要利用一些典型的題材去主題思想,要求導演要熟悉教學內容,又要有豐富的知識和生活經驗。
2.運用電視動畫。
電視動畫既形象,又能抽象概括,對解釋自然科學中的運動變化過程,具有很強的表現力。若能在關鍵部分,成功地運用動畫去說明問題,能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功的原理的動畫)
3.運用電視特技。
如拍攝的特技、電子特技、編輯特技等,在構思時,要充分利用這些電視特技手段,為教學內容的呈現服務。
在藝術處理上做文章
在構思分鏡頭時,導演還應充分運用影視藝術的表現手法,去增強電視教材的表現力。這裡所指的藝術性,是指電影、電視特有的藝術性,包括電視、電影的藝術形式及表現手法。
(1)藝術形式
在藝術形式上,分鏡頭稿本的編寫要從“形、聲、光、色、美、樂”六個方面著手,下工夫去加強科學教育片的藝術效果。
形,指畫面內容的形象。形象要生動、新穎、動態諧調、造型優美、立體感強、質感強。
聲,指解說和音響效果。解說要精練、流暢,用詞準確、優美,並且易於上口,娓娓動聽。
“形聲並茂”,常常是人們評論電視或電影藝術性時主要的贊語。
光,指光線,指光的各種效果。光是電視和電影這類攝影藝術形式中特有的組成部分。逆光、光暈、光環、光的造型、光的變化、光的影調和光的透視都給觀眾以極其動人的藝術享受,導演在構思時要把光的效果考慮進去。
色,指色彩。色彩不僅在色相上能準確地表現出對象的屬性,還能在色調、色度和色性上造成迷人的藝術效果。彩色電視和彩色電影這種藝術特點在編寫分鏡頭稿本時要注意套用。
美,指美術。美術的含義本來很廣,從電視和電影角度來看,主要強調的是化妝、布景和動畫。導演在美術方面要提出明確的、內行的要求,並把握和估計最後的美術效果,儘量注意美術效果與真實效果的統一。
樂,指音樂。導演在編寫分鏡頭稿本時就要從主題,從內容形式上考慮音樂的使用。用或不用,怎樣用,用什麼音樂,都要從整體藝術效果上全盤考慮,。音樂選配適當可以大大加強片子的藝術感染力,導演也必須在這方面充分注意。
(2)表現手法
電視和電影的諸多表現手法,也體現了電視和電影的藝術性。導演要熟悉這些表現手法,正確而熟練地使用它們,以加強片子的藝術性。
在使用各種表現手法(諸如構圖手法、拍攝技巧等)時注意要一不落套,二不濫用。比如片片都來個你追我趕的慢鏡頭,這謂之落套;漫無目的的地將鏡頭東搖西甩,猛推快拉,這謂之濫用。這些要引以為戒,在編寫分鏡頭稿本時要注意。
在使用各種表現手法時,一些優秀的科學教育片的寶貴經驗是值得學習的,也是應注意運用的。這裡介紹一下有關運用表現手法的經驗和常識:
①要有意識地運用構圖手法描述畫面內容,包括主體和陪體的安排,畫面上景物上、下、左、右、前、後位置的安排,視野範圍(通過景別表現)和鏡頭變化(通過拍攝技巧表現)的處理等等,不一而論。甚至可以直接用畫圖來取代畫面文字內容,這在國處電視教學片的工作稿本中是流行的,在我國也是值得提倡的。
②景別要注意變化,不要在景別一西半欄中老是出現一連串的中景。景別沒有變化,長時間讓觀眾看到相似的空間範圍,感覺就“平”。沒有起伏,節奏就慢。這種情形,電影行話稱為“二半吊子鏡頭”、“拉洋片”。景別的變化要注意逐漸變化,由近景逐漸到遠景,或由遠景逐漸到近景、特寫。前才稱為後退式景別變化,後者稱為前進式景別變化。這些形式上慣用的表現手法要納入稿本,為我所用,為主題內容所用,才能加強藝術效果。
③在技巧的使用上要靈活使用推、拉、搖、移、跟。一般從藝術角度上講,畫面內容是一些靜止不動的景物,可多考慮使用鏡頭運動變化的技巧;畫面內容是一些本身運動變化著的事物或較細微的對象,可多考慮使用固定鏡頭。這也是一種表現手法上的對比作用。
④編寫時要考慮鏡頭組接的手法。構思分鏡頭時,對鏡頭的分法,鏡頭之間的組接,組接的方式等,要依據組接原則和表現方式。(如停機再拍,逐一出現)
同時要適當選用組接的“化、淡、劃、甩”等技巧,並注意尋找和構思鏡頭內容過渡的銜接因素,並在畫面內容的文字描述中註明,以引起拍攝和剪輯(編輯)人員的注意。
⑤編寫時要考慮節奏。利用鏡頭的內容變化、景別變化、拍攝運動的快慢變化和長短組接,並利用音樂、音響等諸因素,造就片子強烈的節奏,或形成出片子舒緩的韻律,使片子表述的知識內容一環扣一環,不鬆弛,不斷線,有起伏。這種鏡頭的長、短、快、慢的變化,以及引起的節奏變化,是導演藉以引導或強制觀眾集中注意力,接受片子所傳輸的知識內容的一種有效的藝術表現手法。節奏,在文字稿本中是較難體現的,但是到了導演手裡,在分鏡頭稿本中,卻要明顯地、具體地體現出來,這是導演應具備的藝術造詣之一。
不同類型,不同對象,選擇適當的節奏類型。
無論是藝術形式或表現手法,都體現了導演創作的藝術功力。但是,科學教育節目的藝術性,應融於科學性之中,它的巧妙構思、有趣的情節、生動的形象、優美的解說、獨特的表現手法,都應緊緊圍繞著科學內容。
當然利用藝術手法去加強電視教材的表現力是一件非常複雜的工作,要充分發揮藝術的表現力為電視教材的科學性、教學性服務,要求導演不僅要熟悉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而且具備較高的藝術修養,還要運用到分鏡頭稿本的創作中。
示例1:
鏡號 | 景別 | 技巧 | 時間(s) | 畫面內容 | 解說詞 | 音樂 | 效果 |
1 | 45 | 出現片頭(第四小組製作) | |||||
2 | 全|近 | 迭 | 14 | 電腦主機和各部件的圖片 | 這是一台電腦主機,它包括電源,光碟機,主機板,軟碟機,硬碟等部件. | ||
3 | 全 | 迭 | 4 | 出現問號 | 它們是怎么樣安裝上去的呢?下面我們將一一介紹. | ||
4 | 全 | 切 | 5 | 出現機箱 | 首先,將電腦的機箱外殼取下來. | ||
5 | 全 | 切 | 7 | 出現5寸固定架標誌 | 這個是5寸固定架,可安裝光碟機和5寸硬碟等 | ||
6 | 全 | 7 | 出現3寸固定架標誌 | 這個是3寸固定架,可用來固定小軟碟機和3寸硬碟等 | |||
7 | 全 | 7 | 出現電源固定架標誌 | 這個是電源固定架,用來固定電源 | |||
8 | 全 | 切 | 7 | 出現底板 | 這快大的鐵板是用來固定主機板,我們叫做底板 | ||
9 | 全 | 切 | 7 | 出現機箱背面槽口 | 這些槽口是用來固定板卡,列印口和滑鼠口的 | ||
下面我們進行安裝 | |||||||
10 | 迭 | 4 | 字幕:安裝電源 背景出現主機,前景出現電源圖片 | 第一步 安裝電源 | |||
11 | 中 | 切 | 10 | 出現安裝電源的畫面 | 把電源放在固定架上,對準螺絲口 | ||
12 | 近 | 切 | 4 | 擰上螺絲的畫面 | 擰上螺絲 | ||
13 | 全 | 迭 | 10 | 字幕:安裝軟碟機,硬碟和光碟機 背景出現主機 | 第二步 安裝軟碟機,硬碟和光碟機 | ||
14 | 中 | 切 | 6 | 安裝光碟機的畫面 | 把光碟機安裝在5寸固定架上,保持光碟機前面與機箱面板齊平 | ||
15 | 全 | 切 | 6 | 出現光碟機的位置 | |||
16 | 中 | 切 | 5 | 擰上螺絲的畫面 | 用螺絲固定 | ||
17 | 中 | 6 | 安裝軟碟機的畫面 | 把小軟碟機安裝在3寸固定架上 | |||
18 | 全 | 切 | 5 | 出現安裝好了的軟碟機的畫面 | 保持光碟機前面與機箱面板齊平 | ||
19 | 近 | 切 | 5 | 擰上螺絲的畫面 | 用螺絲固定 | ||
20 | 全 | 迭 | 5 | 字幕:安裝硬碟 背景出現主機,並出現硬碟的圖片 | 下面要安裝硬碟 | ||
21 | 全 | 切 | 6 | 出現硬碟固定架位置 | |||
22 | 中|近 | 切 | 5 | 安裝硬碟的畫面 | 把硬碟插入固定架中,注意方向,保持硬碟正面朝上,接口部分背對面板 | ||
23 | 近 | 切 | 3 | 擰上螺絲的畫面 | 然後固定螺絲 | ||
24 | 全 | 迭 | 5 | 字幕:安裝主機板 出現主機板的圖片 | 第四步 安裝主機板 | ||
25 | 近 | 切 | 8 | 出現安裝的cpu畫面 | 主機板上的cpu和記憶體要先安裝好 | ||
26 | 近 | 切 | 8 | 出現安裝的記憶體的畫面 | |||
全 | 切 | 6 | 出現螺釘孔的畫面 | 在主機板上有5-7個螺釘孔 | |||
27 | 中 | 切 | 7 | 安裝主機板的畫面 | 底板上也有許多螺釘孔,選擇合適的孔與主機板匹配,把固定螺釘鏇緊在底板上,然後把主機板小心的放在上面,注意把主機板的鍵盤口,滑鼠口,傳並口和機箱背面擋線的孔對齊 | ||
28 | 近 | 迭 | 5 | 擰上螺絲的畫面 | 依次把螺絲擰緊,就可以了 | ||
29 | 全 | 迭 | 9 | 字幕:接插電源線和數據線 並出現電源線和數據線的圖片 | 接插電源線和數據線 | ||
30 | 全 | 切 | 20 | 出現介紹主機板的畫面 | 主機板上有許多插槽,各種功能卡只有插入這些插槽才能工作 | ||
這個是isa插槽,一般用來接網卡,音效卡 | |||||||
這個是agp插槽,用來插顯示卡 | |||||||
這是cpu插槽,用來插cpu | |||||||
這個是記憶體插槽,是用來插記憶體條的 | |||||||
主機板上還有許多接口,如 | |||||||
這是電源線接口,用來連線電源線 這是數據線接口,用來連線數據線 | |||||||
31 | 近 | 切 | 6 | 出現接插主機板電源線的畫面 | 首先,將主機板電源線接好,連線時要注意電源的方向 | ||
32 | 近 | 切 | 6 | 出現接插硬碟,光碟機,軟碟機的電源線的畫面 | 再將硬碟,光碟機,軟碟機的電源線接好 | ||
33 | 全 | 切 | 9 | 介紹軟碟機數據線的畫面 | 接下來,我們連線數據線,首先連線軟碟機數據線,它一般分為a,b,c三段,a,b段用來連線主機板一端,c段連線軟碟機 | ||
34 | 近 | 切 | 9 | 連線軟碟機數據線的畫面 | 將軟碟機用軟碟機線和主機板的ide口相連,注意色線對應,這樣就不會出錯 | ||
35 | 全 | 切 | 8 | 介紹硬碟數據線的畫面 | 然後連線硬碟數據線,它亦分為三個接口,分別跟主機的ide口,硬碟,光碟機連線, | ||
36 | 近 | 切 | 7 | 連線硬碟數據線的畫面 | 插線時先接主機板,再接光碟機,最後接硬碟 | ||
37 | 全 | 迭 | 8 | 字幕:安裝顯示卡和音效卡 背景出現主機 | 第六步 安裝顯示卡和音效卡 | ||
38 | 近 | 切 | 8 | 安裝顯示卡和音效卡的畫面 | 如前所述,將音效卡插入這個isa插槽中 | ||
39 | 特寫 | 切 | 4 | 擰上螺絲的畫面 | 用螺絲固定 | ||
40 | 近 | 切 | 6 | 連線光碟機和音效卡之間的cd音頻線 | 別忘了將光碟機和音效卡之間的cd音頻線連線好,注意方向,否則只是單聲道響 | ||
4 | 如果有其他功能卡,照樣插入即可 | ||||||
41 | 近 | 切 | 20 | 連線各種開關復位鍵和批示燈的畫面 | 接下來,我們將主機箱的各種開關復位鍵和批示燈連線到主機板上,這些連線線上都寫有各自的名稱,對應主機板的針腳,對應插入即可 | ||
42 | 全 | 切 | 6 | 出現整機(包括顯示器,滑鼠等)的畫面 | 最後,把機箱蓋蓋好,主機安裝完畢 |
示例2:
鏡號 | 景別 | 技巧 | 時間 | 畫面 | 解說 | 音響 | 音樂 | 備註 |
1 | 全景 | 搖 | 13″ | 書架、電腦台及電腦、窗戶、牆上掛的足球、床、擺滿東西的桌子 |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Jerry的房間,感受一下他房間裡的幾何圖形。大家注意觀察:房間裡有哪些平面圖形?有哪些幾何體? | 小 | 鋼琴曲《獻給愛麗絲》 | 拍攝點為房間門口 |
2 | 中到近 | 推 | 3″ | 書架 | 我們首先來看看書架 | 中 | ||
3 | 近 | 特寫 | 5″ | 書架上的書 | 這是什麼幾何體? | |||
4 | 近 | 特寫 | 5″ | 書架上的聖誕帽 | 這是什麼幾何體? | |||
5 | 中到近 | 搖 | 5″ | 窗戶 | 這裡有哪些平面圖形? | |||
6 | 中到近 | 搖 | 5″ | 電腦 | 這裡有什麼幾何體?這裡有哪些平面圖形? | |||
7 | 近 | 特寫 | 5″ | 顯示器 | 這是幾邊形? | |||
8 | 中到近 | 搖 | 5″ | 牆 | 這裡有什麼幾何體? | |||
9 | 近 | 特寫 | 10″ | 牆上的風扇 | 這是什麼幾何體?有哪些平面圖形? | |||
10 | 近 | 特寫 | 5″ | 牆上的足球 | 這是什麼幾何體? | |||
11 | 中到近 | 搖 | 7″ | 床 | 這裡有什麼幾何體?這裡有哪些平面圖形? | |||
12 | 近 | 特寫 | 5″ | 疊整齊的被子 | 這是什麼幾何體? | |||
13 | 中到近 | 搖 | 7″ | 桌面 | 這裡有什麼幾何體?這裡有哪些平面圖形? | |||
14 | 近 | 特寫 | 5″ | 有稜角的筆筒 | 這是什麼幾何體? | |||
15 | 近 | 特寫 | 5″ | 筆筒口 | 這是什麼平面圖形? | |||
16 | 近 | 特寫 | 5″ | 筆筒側面圖形 | 這又是什麼平面圖形? | |||
17 | 近 | 特寫 | 5″ | 一筒透明膠 | 這是什麼幾何體? | |||
18 | 近 | 特寫 | 5″ | 透明膠口 | 這是什麼平面圖形? | |||
19 | 近 | 特寫 | 5″ | 三角尺 | 這是什麼幾何體? | |||
20 | 近 | 特寫 | 5″ | 三角尺的正面 | 這是什麼平面圖形? | |||
21 | 近 | 特寫 | 5″ | 三角尺的側面 | 這是什麼平面圖形? | |||
22 | 近 | 特寫 | 5″ | 書本 | 這是什麼幾何體? | |||
23 | 全景 | 搖 | 10″ | Jerry的房間 | 回憶一下,剛才體會到哪些幾何平面圖形和哪些幾何體? | 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