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汊型河道

中水河槽寬窄相間,窄段為單一河槽水深較大,寬段有沙洲將水流分為若干股的河道。這類河道的演變特點為:沙洲與河岸線不斷移動變形,分流比與分沙比產生相應變化,導致主支汊道周期性興衰交替。這類河道多存在於河谷寬闊且組成物質沿程不均勻,上游有節點或穩定邊界條件、流量變幅不過大含沙量不過高的河流中。這類河道因水流分散水深較小,主支汊興衰交替不穩定等也常給水利水運建設帶來一些問題,需要進行一定整治。

分汊型河段是沖積平原河流中常見的一種河型,西方國家稱之為辮狀河型。我國各流域內都存在這種河型,例如珠江流域的北江、東江,黑龍江流域的黑龍江、松花江,長江流域的湘江、贛江、汊江等。特別是長江中下游這種河段最多,在城陵磯至江陰1150km河段內,就有分汊河段41處,總長788.9km,占區間河長的68.6%。

分汊型河道在中水時即分汊,一般為雙汊,也有多汊的,各個汊道周期性交替消長。分汊型河道按其外型又可分為順直分汊型、彎曲分汊型和鵝頭分汊型。鵝頭分汊型的彎曲係數大,汊數多,一般為3汊或3汊以上。順直分汊型和彎曲分汊型的主支汊交替是通過調整各汊道的分流比來實現的,而鵝頭分汊型的主支汊交替往往是通過主汊的切灘取直來達到的。分汊型河道主支汊交替進展得比較緩慢。如長江團風鵝頭型汊道段,從1860年至1974年,主河道先在右汊,至1934年河道向左移動,1948年沖開新的右汊,到1957年主河道又左移,而至1974年老右汊沖開,主河道又復回右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