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出版企業著作權戰略管理相關問題研究,在巨觀層面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必然選擇,也是中國出版產業“走出去”的戰略需要,在微觀層面則是我國出版單位企業化轉型後必須面對的課題。王志剛編寫的這本《出版企業著作權戰略管理》關於出版企業著作權戰略管理的研究,即是在這種背景下以我國出版企業著作權業務管理為對象進行的初步探索。論文主題意在強調知識經濟時代我國出版企業對於著作權業務開展戰略化管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重點內容在於探討我國出版企業如何實現著作權業務的戰略化管理。基於這個研究目的,《出版企業著作權戰略管理》運用了戰略管理和著作權管理等理論,採用了調查研究、文獻研究、比較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對我國出版企業著作權戰略管理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總結。為了解我國出版企業的著作權管理現狀,筆者在2009年6月至7月通過訪問企業網站等信息收集方式,以我國24家出版集團及其下屬163家出版社為分析樣本作了相關調查。從著作權管理機構、網站著作權相關欄目、反盜版聯繫方式三個方面的調查數據來看,我國出版企業著作權管理尚未得到充分重視,我們在國內很難找到比較成熟的著作權業務戰略管理模式。而在分析相關研究文獻後,我們還會發現理論界關於出版企業著作權戰略管理的研究也相對較弱。基於國內出版產業界著作權管理實踐現狀和出版學界理論研究現實,《出版企業著作權戰略管理》決定採取以調查分析的方式關注國外已開發國家出版企業的著作權管理,總結其相關經驗,以期獲取提升我國出版企業著作權戰略管理能力的啟示。
經過對歐美出版企業著作權戰略管理經驗的梳理,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出版企業著作權業務戰略化管理的實現,取決於政府在巨觀層面的制度支持和企業在微觀層面的自我建設。就巨觀方面而言,我國與歐美差距不大,目前整體而言已經具備相對完備的著作權管理體系以及相對有力的產業政策支持。而就微觀層面而言,長期處於計畫經濟模式下的我國出版企業則差距較大:歐美出版企業一般圍繞著作權業務開發和運建設構了相應戰略管理體系,而且在具體著作權運營過程中採取了一些針對性策略;而我國出版企業著作權戰略管理支持體系建設相對較差,著作權業務的具體開展也缺乏相應的市場化策略。
經過中外比較,筆者認為:我國出版企業著作權業務戰略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應該重點從企業自身著手,具體而言,需從“硬體”和“軟體”兩個層面加強建設。“硬體”是指出版企業著作權戰略管理的支持體系,“軟體”則指出版企業著作權業務的具體運營策略。在著作權業務的戰略化管理中,相應支持體系等“硬體”建設是開展戰略化管理的前提,而具體運營策略等“軟體”的採用則是實現著作權戰略管理目標的關鍵。
在“硬體”建設方面,筆者認為我國出版企業著作權戰略管理支持體系應由著作權組織體系、著作權制度體系、著作權文化以及著作權技術構成。著作權組織處於最核心的位置,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的建構程度直接影響著出版企業著作權業務管理能否上升到戰略化高度;著作權制度的相對完備能保證著作權業務執行有規可循,促進著作權業務的規範化;著作權文化的建設為企業著作權業務的開展提供有利的巨觀背景,提升企業著作權業務管理的戰略意識;而著作權技術的相對完備則能保障企業著作權利益,提升企業處理著作權業務的效率,進而提升著作權戰略管理水平。在“軟體”建設方面,筆者認為,出版企業對於著作權業務的戰略化管理,需要從著作權獲取、著作權開發和著作權保護三個層面採取針對性的策略。就著作權獲取而言,出版企業應該追求權利內容獲取的全面性和專業性的統一,堅持著作權獲取渠道的主動性、專業性和共享性策略。就著作權開發而言,在權利內容方面應該堅持出版物核心權利、附屬權利和衍生權利三個層面的開發策略,在著作權市場開發方面應該加強國際著作權市場和數字著作權市場的開發,以拓寬目標市場的廣度與深度。就著作權保護而言,應該堅持維權與授權相結合的著作權保護模式,具體而言應該從三個層面加強著作權保護:一是增強出版企業自身著作權保護力度,二是建立出版企業著作權保護聯盟,三是積極向行業協會提出著作權保護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