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歷
因才華出眾,被選入學生自治會工作。民國24年(1935年),“一二九”運動中,凌則之是清華大學的積極參加者和領導者之一。在9日和16日兩次大示威遊行後,和高葆琦(高原)、裴崑山(創平)、郝威(羅青)、錢偉長等二十幾位同學組成一個清華腳踏車隊,於12月25日拂曉,由清華園出發,沿平津、津浦鐵路南下,一路忍飢挨凍,戰勝軍警的阻擋,進行抗日救亡宣傳。次年1月13日抵達南京,第二天即到金陵大學、中央大學等校進行講演宣傳。後因反對蔣介石召集學生代表“聆訓”,被軍警押送回北平。
民國25年(1936年)2月1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簡稱“民先隊”)成立,清華大學建立了“民先隊清華大隊”,吳承明、李昌先後任大隊長,凌則之和楊學誠等為副大隊長。3月底,被國民黨逮捕的北平第十七中學學生郭清,受刑病死獄中的訊息傳來,凌則之立即參加了北平學聯組織的“三三一”抬棺遊行,控訴國民黨政府罪行,要求愛國自由。5月,經李昌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8月,李昌被選為民先總隊長,清華民先隊領導工作就由凌和楊學誠等負責。同年冬,奉黨的指示,他率領一批平津青年,赴太原參加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始改名凌則之。後在犧盟總會領導的青年抗敵救亡先鋒隊任宣傳部長,負責聯繫和發動太原各大、中學校青年學生參加抗日工作。不久,調太原軍政訓練班第十連。
民國26年(1937年)8月1日,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成立,凌任一總隊三大隊十一中隊指導員。後又調三總隊二大隊任指導員,轉戰於山西太谷、榆次、壽陽一帶。次年春,調往決死一縱隊任辦公室主任。同年夏,任決死三縱隊政治部主任。八九月期間,日軍“掃蕩”太岳區根據地,決死隊在沁源與敵遭遇,他指揮部隊與敵展開激戰,不幸被俘,押至太原監獄。由於身份未暴露,不久,被營救越獄,返回部隊。年底,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一縱隊的三總隊和游擊一團合編為二十五團,凌則之任團政委。
民國29年(1940年)“百團大戰”開始後,二十五團奉命參加正太線破擊戰。8月,他指揮部隊迅速攻下了壽陽縣馬首車站,破壞鐵路數十里,切斷了敵人的運輸線。10月,敵人調集重兵對太行區發動第二次“掃蕩”。為保衛八路軍總部的安全,22日,他率二十五團部分戰士,掩護八路軍總部轉移,堅守溫莊陣地,在浴血奮戰中,不幸中彈,壯烈犧牲,時年29歲。
烈士
凌則之遺體後安葬於石家莊華北軍區烈士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