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資訊
作 者:曹勝高,安娜 譯註出 版 社:中華書局
字 數:150000印刷時間:2007-4-1開 本:紙 張:膠版紙印 次:I S B N:9787101055627包 裝:平裝
人物介紹
鬼谷子,姓王名詡,一說為春秋時代衛國(今河南鶴壁市淇縣)人;一說為戰國時代衛國(今江西省貴溪市)人;但具體生卒日不詳,是“諸子百家”之一縱橫家的鼻祖,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經陰符七術》。
目錄
文韜
文師
盈虛
國務
大禮
明傳
六守
守土
守國
上賢
舉賢
賞罰
兵道
武韜
內容簡介
尤其是匯綜了先秦兵學的諸多精華,內容豐富。其中,《文韜》論治國用人,《武韜》論用兵,《龍韜》論軍事編制,《虎韜》論特殊作戰、武器和陣型,《豹韜》論戰術使用,《犬韜》論軍隊的指揮訓練。自西漢以後,逐漸受到重視。如劉備曾臨終要求劉禪讀《六韜》,諸葛亮也曾將《六韜》與《申》、《韓》、《管子》等書手抄一遍。到了北宋神宗元豐年間始,《武經七書》成為武試必讀的書,對中國兵學產生極大的影響。
《鬼谷子》闡述了戰國縱橫家所崇尚的權謀策略和言談辯論技巧。今本《鬼谷子》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含《捭闔》、《反應》、《內鍵》、《抵巇》四篇,中卷含《飛箝》、《忤合》、《揣篇》、《摩篇》、《權篇》、《謀篇》《決篇》、《符言》等八篇,以陰陽捭闔為基礎,說的是各種謀略權術的使用,頗適用於競爭環境。下卷含《本經陰符七篇》、《持樞》、《中經》等三篇,其中述盛神、養志、實意、分威、散勢、轉圓、損兌等其中自我修煉方法,至今仍有參考價值。
精彩頁
本篇闡明了治國要略在於愛民,使民可獲利,使民有所成,使民可生存,使民有所得,使民有所樂,使民有所喜,要避免傷害百姓、殺戮百姓、侵奪百姓、奴役百姓、激怒百姓等行為,對待百姓應該有“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愛弟”。
文王問太公曰:“願聞為國之大務。欲使主尊人安,為之奈何?” 太公曰:“愛民而已。”
譯文:文王問太公說:“希望聽您講述治國的要務。如何才能 讓君主受到尊敬,使人民安定呢?” 太公說:“愛民罷了。”
文王曰:“愛民奈何?”
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敗,生而勿殺,與而勿奪,樂而勿苦,喜而勿怒。”
譯文: 文王說:“如何愛民呢?”太公說:“使人民獲得利益而不是損害他們,使人民有所 成就而不是導致他們失敗,使人民能夠生存而不是殺害他們,給予人民而不是隨意奪占,使人民快樂而不是讓他們受苦,使人民高興而不是讓他們憤怒。”
文王曰:“敢請釋其故。”
太公曰:“民不失誤則利之,農不失時則成之,省刑罰則生之,薄賦斂則與之,儉宮室台榭則樂之①,吏清不苛擾則喜之。民失其務則害之,農夫其時則敗之,無罪而罰則殺之,重賦斂則奪之,多營宮室台榭以疲民力則苦之,吏濁苛擾則怒之。故善為國者,馭民如父母之愛子②,如兄之愛弟。見其饑寒則為之憂,見其勞苦則為之悲。賞罰如加於身,賦斂如取己物。此愛民之道也。
注釋:①宮室台榭:指當時豪華的宮廷台閣。台,土築的高台,高 壇。榭,台上的房子。②馭:控制,統治。
譯文:文王說:“冒昧地請您解釋一下緣故。”
太公說:“使百姓不失去本務就是給予他們利益了,使農耕不誤天時就是促成他們生產了,不懲罰沒有罪的人就是保障他們生命了,減輕稅賦就是給予他們財物了,少營造宮室樓台就是使他們安樂了,官吏清廉不苛刻擾民就是使他們高興了。如果使百姓失去了本務那就是損害了他們的利益,使農民耕種誤了農時那就是毀壞了他們的生產,懲罰沒有罪的人那就是對他們進行殘害,加重賦稅那就是掠奪他們的財物,多營造宮室樓台那就是使人民疲憊增加他們的痛苦,官吏腐敗苛刻擾民那必然會激怒百姓。所以善於治理國家的人,治理百姓就好似父母愛護子女一樣,像兄長愛護弟妹一樣。遇見饑寒交迫的人要為他擔憂,遇見勞累辛苦的人要為他們悲憐。賞罰百姓就要像加在自己身上一樣,對人民徵收賦稅就要像索取自己的財物一樣。這就是愛民之道。”P13-P15
為人凡謀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審得其情,乃立三儀①。三儀者曰上、曰中、曰下。參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擁②,始於古之所從。故鄭人之取玉也,必載司南之車③,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故同情而俱相親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成者也④;同惡而相親者,其俱害者也;同惡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故相益則親,相損則疏,其數行也。此所以察同異之分,其類一也。故牆坏於其隙,木毀於其節,斯蓋其分也⑤。故變生事,事生謀,謀生計,計生議,議生說,說生進,進生退,退生制,因以制於事。故萬事一道,而百度一數也。
注釋:①儀:標準。②擁:擁塞,閉塞。③司南之車:即指南車,車上裝有磁石,車有小人常指南方。④偏成者也:原文作偏害,俞樾《諸子平議·補錄》以為當作“偏成”,可從。⑤分:分裂。
譯文: 凡是給人家出謀劃策都有一定的規律,必須探求事情的原委,以推究實情。要想詳盡地探求對方實情,就需確立三條標準。這三條標準就是上智、中才、下愚。三條標準互相參驗運用,就能生出奇謀。奇謀順從事理,沒有阻塞,從古代就已經開始依循。所以,鄭國人人山采玉時,都要駕著指南車去,為的是不迷失方向。那么考量才幹,測定能力,揣摩實情,也就是行動的“指南車”。所以情投意合的人一起謀事,是因為大家都可以成功;欲望相同的人不一起謀事,是因為只有一部分可以成功;凡是惡習相同的人一起謀事,是因為大家共同受害;凡是惡習相同的人不一起謀事,是因為一部分人受到損害。所以雙方有利就相互親近,雙方損害就相互疏遠,正是這個規律在發揮作用。所以要用這個區分同異,同類事物的道理是相同的。因此牆壁都是由於有裂隙才塌倒,樹木是由於有癤疤才毀壞。這就是牆和樹木分界之處。所以,變化產生事端,事端引出謀略,謀略需要計畫,計畫需要議論,議論導致辯說,辯說就有採納。採納就生擯棄,於是就形成制度,用來制約事端。如此看來,萬事萬物的變化都有相同的道理,各種制度也都有一定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