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鎮大起義

隨著生產的發展和鮮卑貴族漢化的加深,明帝末年,政治腐化,權貴奢侈,守宰暴斂;賦役、兵役繁重,百姓紛紛逃亡或依附豪強。而長期戍守北邊的沃野等六鎮的將卒(多為拓跋部貴族及其成員或中原強宗子弟)因待遇驟降而不滿,遂於正光四年(523)爆發六鎮起義,關隴、河北各族紛紛起兵回響,北魏統治瀕臨崩潰。邊鎮軍事豪強乘機擴充實力,其中爾朱榮實力最盛。

簡介

北魏末年北方六鎮戍兵和各族人民反抗北魏王朝統治的大起義。
北魏王朝為防禦柔然的攻擾、護衛京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及強化北部邊境地區的統治,於北魏初期即在平城以北自西而東設定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今內蒙古五原東北、固陽西南武川西、四子王旗東南、興和西北)和懷荒(今河北張北境)六個軍事重鎮,以取代州郡。鎮將全由鮮卑貴族擔任,鎮兵也多為鮮卑人,他們地位較高。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今河南洛陽東北)後,政治重心南移,北方鎮務逐漸鬆弛,六鎮將士地位隨之下降。朝廷又將流放犯和死囚發邊充戍,稱為“府戶”,他們備受鎮將奴役和壓迫。加以連年旱災饑荒,矛盾日趨尖銳。北魏正光四年(523)二月,柔然大飢,求魏援救,未得滿足,遂於四月入境剽掠。懷荒鎮民因柔然劫奪而生計艱難,向鎮將武衛將軍於景請求賑濟,遭拒絕,遂怒殺景。不久,沃野鎮民匈奴人破六韓拔陵聚眾反魏,殺鎮將,建元真王。鄰近諸鎮各族兵民也紛起回響。破六韓拔陵引兵南攻,另遣別帥鮮卑人衛可孤率軍圍攻武川、懷朔二鎮。懷朔鎮將楊鈞以賀拔度拔為統軍,以其三子賀拔允、賀拔勝、賀拔岳為軍主,率兵抵禦起義軍。

歷史

五年三月,魏以臨淮王元彧都督北討諸軍事,鎮壓破六韓拔陵。四月,高平(今寧夏固原)鎮民赫連恩等反,推敕勒酋長鬍琛為高平王,攻高平鎮以應破六韓拔陵,為魏將盧祖遷擊破,胡琛北走。衛可孤攻陷武川、懷朔,擒魏將賀拔度拔、賀拔勝父子。五月,破六韓拔陵大敗臨淮王元彧於五原(今內蒙古包頭西北),又乘勝擊敗魏安北將軍李叔仁於白道(今呼和浩特西北)。魏孝明帝元詡遂以尚書令李崇為北討大都督,命撫軍將軍崔暹、鎮軍將軍元淵受其節度,進攻起義軍。魏夏、東夏、豳、涼諸州(約今內蒙古、陝西、甘肅一帶)蜂起反魏,以應破六韓拔陵。七月,破六韓拔陵與崔暹戰於白道,大敗之;又併力攻李崇,迫其退還雲中(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與之相持。八月,東西部敕勒皆反魏,附於破六韓拔陵。北魏改鎮為州,免“府戶”為民,遣黃門侍郎酈道元前往撫慰,但此時六鎮皆反,道元未能成行。十月,賀拔度拔父子與人合謀,糾合部分鄉民襲殺衛可孤。不久,賀拔度拔在與鐵勒人作戰時身亡。北魏為鎮壓各地起義,維護其統治,不得不求助於柔然。
六年三月,柔然可汗阿那瓌應北魏王朝之邀,率眾10萬自武川西向沃野,助魏鎮壓六鎮起義。魏帝多次遣人送物勞賜阿那瓌。六月,破六韓拔陵率軍圍元淵於五原,遭魏軍主賀拔勝所募200人攻擊,受挫稍退。魏長流參軍于謹說服西部鐵勒酋長乜列河等率3萬餘戶叛破六韓拔陵降魏,破六韓拔陵領兵截擊,被元淵伏兵擊敗,又被阿那瓌所部大破,接連損兵折將,遂南渡北河(今內蒙古烏加河)。破六韓拔陵下落不明(一說為柔然所殺)。北魏王朝將被俘義軍和六鎮居民20萬人分徙於冀、定、瀛三州(治今河北冀州、定州、河間)就食。六鎮起義至此失敗。
六鎮大起義,沉重打擊了漸趨腐朽的北魏政權,影響遍及各地,引發了關隴、河北人民起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