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與演變
此菜精選生長在濟南泉水的上等鮮魚,用新鮮荷葉包裹蒸5―6小時,故魚骨酥、魚肉嫩、味道鮮、口感滑。清代袁枚《隨園食單》的“水族有鱗單”記載道:“照邊魚蒸法,最佳。其次煎吃亦妙。拆肉下可以作羹。濟南府人能煨之,骨尾俱酥,號“酥魚”,利小兒食。”提出在濟南府地區以“煨制”來製作酥魚的烹飪方法。
經過濟南冠纓餐飲對“家藏荷香酥骨魚”的歷史傳承及多次改良,終於創造出中華美食的一朵奇葩――瓦罐酥魚,“骨酥刺爛”仍保持“魚形完整”,看著好好的一條魚,吃起來卻骨酥刺爛,本來很麻煩卻富含營養素的魚骨、魚刺、魚鰭、魚鱗等,也都能美美享受。
緣由
“三絕詩書畫,一官歸去來”,是鄭板橋一生最好的概括。但他同樣也是一個美食家,酥味魚和鄭板橋還有一段不解情緣呢。
鄭板橋崇尚“左竿一壺酒,右竿一尾魚,烹魚煮酒恣談謔”的生活。但在1746年,乾隆十一年,鄭板橋五十四歲時從范縣調任濰縣。這一年山東大荒之年,救災就成了鄭板橋主持濰縣政事的一項重要內容,“捐廉代輸”。“不俟申報,即出倉谷以貸”,對富豪“積粟之家,諭其平糶”。在這些措施之下,“活萬餘人”。但卻被誣陷控告而掛印返鄉,離職前民間百姓感其恩情,由幾個人出面擺了一桌宴席送別這個清官良吏。其中就有一道魚做得極有特色,“魚體完整、肉質鬆軟,骨爛如泥,香而不腥、肥而不膩”,鄭板橋特別喜歡吃,問其名,鄉人說民間大都稱之為酥魚,鄭板橋沉思了一會,說道菜品大多從口味分七滋八味,但從口感來說可稱之為“酥味魚”,取其酥鬆之特色,由此,開創了菜品命名的另一方法。
時至今日,冠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發掘中華美食的優秀文化內涵,從營養學角度,多次調試配製;從口感角度,多次改良技藝。為國人奉獻了一道色澤鮮亮,呈醬黃色,醇厚酥嫩,色味俱佳的營養佳肴。
營養
酥魚”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核酸和鉀、鈉、鎂、鋅、硒、碘等微量元素,加上湯料中的各種滋補調料,故有抗衰老、抗癌等作用;酥魚既是一道尚好的下酒菜,又是一樣絕美的休閒小吃,以色澤黃亮、色香味美、骨酥肉嫩、溢香爽口、久吃不膩而著稱,同時可做成鹹、甜、鮮、麻、辣等多種口味,能讓喜歡各種口味的人都讚不絕口。
歷史
酥魚最早起源於戰國期間的齊國濼邑(即今濟南市),當時由於戰
爭紛爭,百姓困苦,有點食物都想辦法把它吃得一點不留賴以生存。孟
子曾大加感慨,從中提煉出人皆有惻隱之心的偉大思想。
流傳到南北朝時期,更是戰亂頻頻,食不果腹,造成在民間被廣泛
採用。但製作方法大多是蒸的時間很長來達到魚骨酥鬆的特色,直到清
代袁枚《隨園食單》的“水族有鱗單”記載道:“魚蒸法,最佳。濟南
府人能煨之,骨尾俱酥,號“酥魚”,利小兒食。”提出在濟南府地區
有以“煨制”來製作酥魚的烹飪方法。將之提升到大雅之堂,並得到了
古代中國上層社會的認可。
清代鄭板橋在任濰縣縣令時,認為其命名方式不應從七滋八味的傳
統角度來考慮,從口感角度對酥魚曾稱之為“酥味魚”。民國期間,梅
蘭芳由於舞台藝術演出需要,對魚骨頭敬而遠之,但卻對酥魚情有獨鍾。
考察整個酥魚歷史,很顯然起初酥魚僅僅從溫飽等方面來滿足人民
民眾的需要,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開始轉向飲食安全,最後轉向營養角
度。
做法
蔥段、姜塊、大蒜、花椒、大料、醬油50克、料酒50克、九層塔5克、白糖30克、香砂10粒、草果一個、莘苡少許、肉蔻聖旨核心料1袋
鍋底鋪竹片若干。接著放入輔料,料上邊放魚,然後把砂鍋置於爐火上,大火“料窨”,這是魚好吃不好吃的關鍵,然後加入優質小米水,水要超過最上層魚。鍋內魚湯沸騰後,把火勁調小,火勁大小以鍋內魚湯微滾而不沸騰為佳。大約3到6個小時魚即可以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