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全球化敘事下的美國式消費VS中國式製造》編輯推薦:曾幾何時,美國市場上鮮有中國商品的蹤影,中國商品無人問津,美國消費者對“中國製造”一無所知。曾幾何時,如果有親戚朋友從美國帶回一件洋貨,絕對愛不釋手,即便是中國製造;如果能用外匯兌換券買到洋貨,一定如獲至寶,即便還是中國製造;如果通過特殊渠道買到出口轉內銷的洋貨,必然心花怒放,即便依然是中國製造。
如今,“中國製造”的商品在美國隨處可見,而琳琅滿目的外貿產品已經遍布中國的大街小巷,中國製造的商品已經不是美國消費者的“專屬”,中國消費者也能享用相同的商品。與此同時,中國的製造商們卻面臨著這樣那樣的衝擊。
這一切到底經歷了怎樣的變遷,這背後究竟又蘊藏著怎樣的故事?《全球化敘事下的美國式消費VS中國式製造》作者,一位絕對本土的資深記者,用她的親身經歷,帶你一起找到答案。
作者簡介
葉培紅,中國資深記者,從業31年,在產業界活躍了20多年,歷任《中國輕工報》、《消費時報》記者、編輯、新聞部副主任、記者部副主任,《中國經貿》雜誌主編、《消費者》雜誌主編,現任《消費日報》理論部主任。
她,致力於中國消費品製造業和消費市場發展的觀察、採訪和報導,尤其關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外消費市場和消費文化的比較。
她,滿懷對祖國的熱愛、對新聞報導的忠誠和對記者職業的執著,投身新聞採訪第一線,發現新聞,傳播新聞。
她,從追蹤報導20世紀80年代初尚處於計畫經濟體制下關係民生溫飽的消費品製造業,走訪大量的消費品製造企業,撰寫系列企業改革的調研報告;到自費獨闖美國,與美國普通消費者“親密接觸”、走訪從商人到政府部門官員以及消費者維權組織等不同層面的人物,記錄美國人消費生活中的各種趣事及其體現的法律和價值觀,並完成長達一年之久的連續報導,首開中國記者一線深入現場採訪報導美國消費市場先河,受到國內消費業界的持續關注。
圖書目錄
代自序
第一部分 消費的美國:全球化大觀園
引子
1.MADE IN CHINA!MADE IN CHINA 11 MADE IN CHINA!!!
2.愛也中國造,恨也中國造
3.地攤貨的誘惑
4.一個醫學博士商人的中國品牌焦慮
5.老字號中餐館:坦然的假名牌
6.原汁原味麥當勞
7.起訴麥當勞
8.公共廁所的公共消費
9.汽車王國的堵車與停車
10.感受紐約捷運
11.買藥,賣藥!
12.69美元陷阱:體驗華人旅行社行銷規則
13.在百老匯看歌劇
14.美國人難解中國“吃”風情
15.退貨理由:我不喜歡已經足夠
16.消費稅:公民的權益意識
17.我是消費者,我是公民,我有公民權——訪美國消費者民間維權組織Public Citizen
18.確保消費品安全是政府的重要職責——訪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
19.掙父母的錢,自由地花
20.會哭的孩子沒奶吃
2I.砍價=不公平?
22.從911到311:無所不包的公共求助服務系統
23.結束語:衝突與融合、競爭與共贏下的消費時代
第二部分 中國製造:傳奇與困惑
1.張瑞敏與海爾風雲
2.鄭秀康:鞋王的光榮與夢想
3.從Hitachi到Highly:世界空調業的“中國芯”——上海日立電器有限公司的“中國製造”歷程
4.詩意的歷史回望與理想的現實踐行——凌蘭芳和他的“絲綢之路”
5.永嘉鞋業的前世今生
6.兩個溫州鞋老闆的故事
7.草根經濟與改革開放的民間支持力量——對溫州經濟30年發展歷程的採訪回顧與再思考
8.溫州消費製造業:繁榮已逝。何從突圍
9.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浙江民營企業轉型創新的觀察與思考
10.調整與重塑:浙江中小企業走出危機的必由之路——訪浙商研究院院長、浙江工商大學教授呂福新
11.漲薪潮湧下的“中國製造”
12.中國的茶葉與英國的“立頓”
13.美國消費者的產品安全與人文價值觀——訪美國華人全國委員會主席薛海培
14.社會責任:中國企業直面新考量標準
15.公眾監督與消費選擇挑戰企業環境責任
第三部分 消費增長:富裕的悖論
1.“美國夢”已成神話?
2.從消費主義到新節儉時代
3.富豪炫耀性消費升溫與內需不足
4.奢侈品消費的“中國模式”
5.借銀行的錢:快樂並痛地消費著——關於美國人的消費信貸生活一席談
6.當“環保”漸成消費時尚
7.節能減排呼喚消費者環境責任
8.中國奢侈消費:風從哪裡來
9.慈善與公益是財富的道義——比爾·蓋茨慈善中國行的衝擊波
10.移動網際網路:消費者主權時代的到來
11.“她世紀”與女性消費主導時代
12.政府如何保障“居者有其屋”——訪國家外專局特聘美籍規劃建築專家、美國龍安集團總裁饒及人
13.“舌尖上”的企業與政府責任——有感於奧委會質疑。麥當勞”是否適宜繼續贊助奧運和《慢性病防治中國專家共識》的報導
後記
後記
這是北京夏末的一個深夜。整理完這本書稿的最後一篇,抬眼眺望窗外,不遠處醒目的麥當勞和肯德基廣告牌躍人眼帘。肯德基的樓上,是家樂福超市——歐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國際零售連鎖集團在北京三環外的一家中國門店,它剛剛送走趕在每天夜裡10點半關門前來購物的最後一批消費者。而此刻,肯德基和麥當勞餐廳內還顧客盈門。世界金融危機不僅沒有影響到這兩家全球連鎖的美式快餐廳在中國的生意,反而使他們加快了市場擴張速度。麥當勞在北京開通的24小時送餐服務甚至每天應接不暇。在電腦前工作了一整天的我,於飢腸轆轆中撥通了麥當勞的送餐電話,15分鐘後,一身標準麥氏裝扮的送餐員已經按響了門鈴。
I lov't!麥當勞在中國的廣告語成了城市孩子們的兒歌,老中青消費者亦耳熟能詳。
不,不要以為我熱愛垃圾食品。只是,在整個北京城,除了麥當勞之外,你找不到任何其他能夠在24小時之內即刻快速送餐上門的餐飲店。加之隨著食品安全事件頻出,肯德基、麥當勞似乎成了為數不多可信賴的快餐品牌,至少我不用擔心地溝油的存在。
吃著並不可口的漢堡,我起身走向東邊的窗戶。IBM中國總部所在的盤古大觀高聳的龍頭造型頂端燈光閃爍,與馬路對面鳥巢和水立方的夜景交相輝映。而西邊的京藏高速路上,作為中國進入汽車時代的象徵之一,剛剛經歷了一場延及幾公里的大堵車。
正在以“世界城市”為目標發展的北京,相比20世紀80年代,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伴隨經濟全球化而來的與國際“接軌”,給中國人尤其是城市普通居民帶來最直接的感受和體驗首先是日常消費生活的國際化環境。我們幾乎來不及思考這些國際化生活元素帶來的利弊得失,便已經“被”迅速融人其中。
在充滿西方文化符號的物質裹挾中,僅僅30年,中國人的消費生活從計畫經濟票證時代的匱乏短缺狀態,跨人日常消費品的過剩時代。剛品著“小康”的甜頭,又嘗到了“幸福感”丟失的糾結滋味。
僅僅從“製造”與“消費”的角度,顯然遠遠不能說明全球化進程帶給中國社會發展的成就與矛盾,也不足以解釋這種發展給老百姓帶來幸福與失落的糾結。但是,消費與製造,作為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最基本的經濟行為,卻總是能提供著許多鮮活的事件和細節,記錄和反映著時代的變化,從而作為社會發展現狀和歷史的一個生動注釋。
我有幸從1980年代中期,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起步,開始我的產業報刊新聞職業生涯。非時政類報刊的性質,雖然沒有給我帶來國家級時政媒體記者那樣的光環,卻給了我一個最能貼近中國人生活狀態,最能直接觀察記錄中國人生活變遷的自由廣闊空間。事實上,可以說30年間消費品生產和老百姓消費生活的變化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最大最直觀最形象生動的變化。這種變化的速度讓作為新聞記者的我,時時刻刻感受著新聞報導的滯後所帶來的遺憾。遺憾之後是一種急切,它迫使你必須在紀錄中思考,在採訪中學習,在觀察中提升。
這樣的體驗歷程讓我對記者工作的熱愛與日加深,並產生了一種迷戀。因為發展的事實總是在否定某些曾經的結論,證實某些曾經懷疑過的東西。而到最後,你會發現,我們能夠努力做得好一些的,只是記錄,真實地記錄。而真實記錄,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與此同時,20多年的職業生涯還告訴我,那就是記錄事實本身的深遠意義往往要隨著歷史的發展才能逐漸顯現。
2004年我決定自費赴美國調查採訪中國製造在美國消費市場的情況,曾令許多人吃驚。畢竟,以當時的收入,以當時的人民幣和美元的匯率,我幾乎動用了全部的個人積蓄。
那時候我正處於職業迷惘期。我指的是我開始厭倦了走訪千篇一律的生產現場——從珠三角無數大規模的代工廠到浙江義烏、溫州等家庭作坊以及一些已經規模化現代化了的大型國有企業生產線。當時對這種生產方式的負面作用以及中國製造提供美國“廉價地攤貨”從而影響國家形象的批評性文章已經開始不斷見諸於媒體。
於是我對大洋彼岸的消費市場——那個令“中國製造”出口急遽增長所指向的終點,對多年來所採訪的出口企業生產的產品去向及其消費群體感到了巨大的興趣。
為此,我非常感謝消費日報社社長吳炳晶先生。2004年10月,當我向他提出這個專題報導構想時,立刻得到了他的認可和支持,並且開了特例,批給我兩個月的假期,使我得以有充裕的時間,從美國東部到西部城市儘可能深入地進行多方面的採訪、觀察與調查。
於是才有了本書中的第一部分內容。
2005年之後,全球化的生產消費鏈條發生了遽變。
1980年代中後期,作為報社派往廣東進行“珠江三角洲改革開放潮”專題系列報導小組的一員,我曾為東莞、中山、佛山無數三來一補加工廠壯觀的大型生產車間,機械化和半自動化的流水線生產現場激動不已。而轉眼問,曾經被視為中國加工製造出口重要基地的珠三角,大量企業人去樓空,“騰龍換鳥”的轉向步履艱難。
同樣,在民營企業主導了經濟發展“大爆炸”和“中國鞋都”崛起的溫州,2008年之後,卻製造出“跑跑路”的流行現象。我所認識採訪過的許多溫州人,從小作坊主成為大企業家,或從實業夢走向資本投機的歷程,以及他們在30年裡消費習慣和消費方式的巨大變化,都給我提供了太多使我深思的生動案例。
今天,中國令世界關注的已不再僅僅是生產製造能力。隨著歐美國家受金融危機的拖累而導致消費下降,中國的消費能力卻呈現出另一種奇觀。它不僅給歐美製造商帶來了重要的消費市場,同時這種急劇攀升的消費增長也遭遇到了西方媒體從人文價值和生態環境角度出發的質疑和指責。
這一切,使得我在個人職業生涯即將結束之際,進一步感覺到這個領域的豐富性和複雜性。同時也更深刻意識到,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一個新聞記者聚焦於觀察記錄“消費”和“製造”所負有的責任感。20多年來曾經寫過的文章,仿佛只是剛剛開了個頭,還有許多確定和不確定的內容,許多無限延伸的空間有待深入。因此,如果將這本文集作為我記者職業的一個句號,這確實是一個充滿遺憾的句號。作為向記者生涯的一個告別,則必然是戀戀不捨的告別。
但是,無論如何,我是幸運的。在我28年的記者職業生涯中,我的新聞寫作一直得到我的上級和身邊同事們的認可,他們以不同的方式給了我各種支持,即使是一些看來不符合常規的想法和實踐,也能被大家視為“創新”而給予贊同。
我因此深深地感謝我開始新聞工作的第一位領導、消費日報前身《中國輕工報》的第一任總編輯I石新華l先生。1985年春,我第一次作為記者被派赴天津採訪。畢業於文學專業的我,每天看著不同的生產線,聽著產值、利潤這些概念以及相關數字,茫然而困惑。最後,及其不自信地交上了一篇與採訪企業無關的市場現象稿子,題為《兩個推銷員的一席對話》,稿件內容來自我在住了12個人的招待所房間裡的一次“偷偷”旁聽。我忐忑不安地將稿件放到總編桌上扭頭就走,並做好了被“槍斃”的心理準備。沒想到10分鐘後總編拿著我的稿子走進編輯部辦公室,說:“稿子寫得很好,記眷就應該這樣去發現新聞”。這篇稿子不僅從原定的二版換到了一版,而且在編輯會上被作為記者要有新聞敏感性,新聞報導要創新、要有鮮活內容的例子得到表揚。我就這樣邁出了新聞記者生涯的“第一步”,並由此奠定了偏愛尋找新角度,以講故事方式去寫新聞報導的個人風格。
在此,我也非常感謝香港經濟導報社前社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謝明乾先生。在我擔任《中國經貿》主編期間,作為編委會執行編委的他,一直告誡我,無論主編的工作有多忙,都不要放棄現場採訪和寫作。他總是對我說,只有深入接觸一線實際才能寫出有分析有分量的深度報導。多年來他的告誡一直伴隨著我的職業生涯,並成為我的重要工作信念與原則。
感謝《消費日報》總編王松美,多年來對我提出的各種選題策劃總是給以充分支持;感謝《消費日報》常務副總編王衛平,在2005年《消費的美國》系列報導刊載過程中,不僅辟出了重要的版面和篇幅,還一直督促著我,使我不得懈怠而順利完成了這組專題報導。感謝《消費日報》副總編沈志鵬,是他在半年多的時間裡,以每周詢問進展的方式,給我不間斷的鼓勵,才使此書得以在2012年內付梓。
最後,感謝本書的責任編輯姜靜女士。她不僅對本書的編輯付出了辛勤的工作,而且作為第一讀者,對本書內容現實意義的評價以及對其可讀性和趣味性的肯定,極大地增強了我出版這本書的意願與信心。
2012年9月於北京
序言
2011年,美國前國務卿、著名外交學家和國際問題專家、1973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基辛格博士出版了他的新書《論中國》。這位在中美外交史上具有劃時代重要意義的人物,在這本書中回憶當初打開中國大門的經歷時提到,當時有人談及中美關係和解除了政治意義之外的經濟可能性時都哈哈大笑。20世紀70年代初,沒人覺得中國能賣什麼東西給美國,也不覺得美國能賣什麼產品給中國消費者。
然而,僅僅過了十幾年,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的改革開放使得以出口帶動的中國消費品製造業的急速發展與美國巨大的消費市場發生了最緊密的關聯。同時,肯德基、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美式消費文化的象徵,也成為20世紀80年代之後最早進人中國並對中國人生活產生普遍影響的消費品牌。
作為一個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就開始走訪遍布中國各省大大小小消費品製造企業的記者,在2001年中國加入wT0之後,日益感覺到來自歐美國家對中國消費品製造業和中國人消費生活的巨大影響力。2004年底至2005年初,在消費日報社領導和中國駐美國使館商務處的支持下,我赴美對美國消費市場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一線調查採訪。這次採訪,使我對“製造”與“消費”作為人類生存發展的兩個基本經濟概念有了新的認識,並開始更多地從經濟全球化背景和東西方文化比較的角度出發進行思考。
2008年始於美國華爾街的全球金融危機,致使“美國式消費”和“中國式製造”同時成為全球對於經濟發展模式的關注和反思焦點,這無疑加深了我對“美國式消費”和“中國式製造”這一命題的興趣。
美國學者詹姆斯·羅爾在其《媒介、傳播、文化——一個全球化的途徑》一書中認為,人創造文化,又被文化所創造。於是,人是文化主體,同時又是文化的對象。人生存於世界上,也就意味著人在文化中。作者同時認為,文化總是體現為各種各樣的符號,舉凡人類的器具用品、行為方式,甚至思想觀念,皆為文化之符號或文本。文化的創造在某種程度上說就是符號的創造。
以此來看待全球化背景下的消費品製造和消費行為,我們亦可以發現,當消費品製造產業鏈以及消費品(包括服務消費)市場開始它的全球化進程,它同時也就成為一種文化的傳播過程。人製造著消費品,也被消費品所製造,人是消費的主體,同時也是消費的對象。而全球化,正是通過製造與被製造,消費與被消費,通過生產方式(包括技術、管理以及行銷)和消費方式,打通了文化跨國界傳播的界限,以一種無處不在的滲透途徑,輕易走人不同國度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時尚、消費、欲望,在中國經濟改革開放後衝破原來的意識形態牢籠奔涌而出的物質需求浪潮,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伴隨著美國文化的迅速進入而興起。在21世紀到來之前,中國人消費的榜樣主要是美國。對於法國、義大利奢侈品的嚮往和消費追求則是晚近十年,尤其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之後才凸顯的中國現象。
與此同時,美國普通消費者對中國這個東方文明古國的廣泛認識,則始於“中國製造”遍及美國市場,並源源不斷地深入他們家庭生活的各個角落。
今天,遍及中國的3000多家肯德基和近2000家麥當勞等美式連鎖快餐店,因其越來越本土化的經營風格,已經很少讓中國“90後”的年輕人會想起這是美國“製造”的食物。
全球化使得美國式消費與中國式製造,在很多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樣,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歐洲的消費文化與中國製造之間,也愈益走向競爭中的融合與滲透。
全球化經濟創造著一個全球化的消費市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消費的全球性敘事正在替代消費的地區性敘事。 20世紀80年代是大跨國公司群起的年代,西方有學者將全球化的企業對清一色全球文化的追尋和那種使其產品能向世界市場滲透稱之為“普遍行為模式”,但恰恰也是在這種“普遍行為模式”的發展中,刺激和喚起了特性文化回歸的意識覺醒。因此,這就產生了比利時學者阿曼德·馬特拉特在聯合國《信使》雜誌上發表的“失衡的聲音”~文中曾經指出的現象:“多元文化與商業世界主義的離心力之間的緊張關係和懸殊差別”,這一現象揭示了人們對單一全球市場的出現反應複雜。
但是,這種複雜反應在2005年的中國剛剛拉開序幕。加入wTO進入第四個年頭,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發展模式給中國帶來低成本競爭的爆發力和初始積累,正閃爍著虛幻的繁榮之光。從珠江三角洲無數的代工企業到浙江溫州、義烏那些家庭小作坊及至中國的許多規模大企業,共同為太平洋彼岸的消費大國服務,為已經快進入危機爆發前夜的消費主義盛宴提供著源源不斷的豐盛菜餚。
當年中國加入wTO的首席談判代表、博鰲亞洲論壇前秘書長龍永圖先生曾經在許多演講場合反覆向中國企業強調,要認識全球化的三個特點:一是跨國公司的全球運作;二是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三是全球範圍內的產業結構調整。這三個要素構成了經濟全球化的基本內涵。所謂經濟全球化,就是以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為動力,以跨國公司的全球運作為載體,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的一場產業結構調整。
這種調整,開始被中國業界驚呼“狼來了”。
然而,很快出現的結果是,“狼”讓消費者歡呼,讓生產者從抵抗到投降或合作。一些歷史悠久的民族品牌徹底從中國人的消費生活中消失,而另一些國際品牌伴隨著西方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進入中國人的生活。
在“狼來了”的危機中,在“與狼共舞”的全球化舞台上,中國迅速成為全世界消費品製造的最大基地。接軌,首先是消費品製造業與全球生產和採購鏈的接軌,於是,出口成為中國GDP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貢獻度最大的領域。千百萬農民從鄉村走向城市,漢語詞典里多了“農民工”一詞。
在已開發國家對人口紅利和廉價資源的充分享用過程中,中國創造了速度驚人的發展奇蹟,美國則浸淫於全民過度消費的歡樂海洋。
然而,黃金時代並不容易持續。全球化背景下的“蝴蝶效應”目益快速地反映在自然、人文、經濟各個領域。
2008年始於美國次房貸——從某個角度,也可以說是始於美國消費和發展模式的全球金融危機,放大了阿曼德·馬特拉特所指的由“普遍行為模式”“刺激和喚起了特性文化回歸的意識覺醒”而發出的“失衡的聲音”。這隻蝴蝶翅膀的煽動,引發了全球經濟的大波動。美國爆發的占領華爾街運動,表達了人們對於過度消費和以金融產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導致貧富加劇的不滿。而歐美經濟的衰退則致使中國出口下降、產品過剩,內需不足和貧富差距擴大以及粗放式發展、GDP唯上帶來的環境惡化、人民幸福感下降等諸多問題由此暴露和凸顯。對“中國製造”何去何從的討論和反思終於促生了從“轉變生產方式”到“轉變發展模式”的國家發展戰略導向。
美國則開始制定回歸工業化的經濟發展路徑。
“不平衡”——這個詞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被使用得非常頻繁,用以解釋今天世界經濟和國內經濟發展的各種問題和糾結。歐美國家過度消費和開發中國家消費不足的不平衡;國內出口和居民消費增長的不平衡;GDP快速增長和勞動收入比重增長的不平衡;東部與西部、城市與農村、收入差距加大導致貧富懸殊的不平衡,以及機會不平等帶來的社會心理失衡——這些都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展開的。它使得對問題的梳理、分析和解釋變得不再像30年之前或冷戰時期那樣簡單清晰。產業鏈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衝撞與融合,傳統與現代,價值的失落與重建,以及重建進程中的混沌和糾結,這一切,幾乎都可以在生產和消費兩端看到它們游竄行走的足跡。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國式消費和中國式製造。無疑具有超越製造和消費,也超越了世界上這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經濟貿易往來的意義。它從生活方式到生產方式,即人類最基本的社會化行為中拓展了一條途徑,傳遞著東西方、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傳統和現代文化N,I釜以及價值觀的互動作用,這種互動作用是一個衝撞、融合的過程,也是一元化與多元化博弈的過程。這個過程無論對開發中國家而言還是已開發國家而言,都伴隨著一定的困惑、惶恐甚至痛苦,即使在持續不斷的繁榮發展中,從政府、企業、到每一個必然生存於“製造”與“消費”中的個體,始終體驗著快樂滿足與失落虛無相生相伴的情境。所以,“和諧”這個源於中國古代哲學的詞以及“和而不同”這樣的東方式智慧才在這個時代,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更加凸顯出它所具有的世界性意義。發展這個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也由此需要各國政府尤其是政要們的大智慧來重新界定。
這已經是一個更為廣闊的社會學和經濟學研究的領域。而作為一個媒體工作者,作為一個新聞記者,我只能試圖從人們最基本的消費生活和消費與生產之間互相依存互相影響的角度,去記錄與描述這個大競爭、大融合帶來大變化的時代之一斑。
2012年9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