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戰國是屬楚之長沙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置長沙郡。
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析長沙國置零陵郡,郡治零陵(治所在今廣西全州縣西南39公里處),轄7縣4侯國。7縣是:零陵(今廣西全州、興安、灌陽一帶)治所在今全州鳳凰或鹹水、營道(今寧遠縣地)、泠道(今寧遠、新田縣地)、始安(今廣西桂林、臨桂、陽朔、靈川、永福、永寧縣地)、營浦(今道縣及江永部分地)、洮陽(今廣西全州、資源縣地)治所在今永歲鄉梅潭、鍾武(今衡陽縣地)。4侯國是:泉陵(今冷水灘、芝山、祁陽、祁東、東安及雙牌部分地)、都梁(今洞口、武岡、綏寧、城步一帶)、夫夷(今邵陽、新寧一帶)、舂陵(今寧遠、新田、祁陽部分地)。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郡上設州,零陵郡屬荊州。
新莽王朝時,零陵郡改名九疑郡,轄地未變。
東漢時復名零陵郡,遷郡治於泉陵(治所在今永州市芝山區城北1千米),轄區除原來的7縣3侯國(舂陵侯國併入泠道縣)外,還增加了湘鄉縣(今湘鄉、雙峰等地)和昭陽(今邵東縣地)、烝陽(今衡陽縣地)2侯國,總計8縣5侯國。東漢末年,荊州牧劉表於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攻占零陵,零陵郡屬劉表勢力範圍。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後,劉備代劉表領荊州牧,零陵郡屬劉備勢力範圍。
三國蜀昭烈帝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劉備病故,零陵郡地入東吳。孫吳時期,零陵郡地域開始減小。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分零陵郡西南部置始安郡,今廣西桂林、臨桂、陽朔、興安、靈川、永寧、永福等縣地從零陵郡分出。寶鼎元年(公元266年)分零陵郡南部置營陽郡,郡治營浦(今道縣);分北部都梁、夫夷、昭陽置昭陵郡;同時將湘鄉、重安(原鐘武)、烝陽3縣劃入衡陽郡。至此,零陵郡轄6縣:泉陵(今冷水灘、芝山、東安地及雙牌的一部分)、祁陽(今祁陽縣地)、永昌(今祁東縣地)、零陵(今廣西全州縣地)、洮陽(今廣西全州、資源縣地)、觀陽(今廣西灌陽縣地)。營陽郡轄營浦、營道、舂陵、泠道等4縣。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廢營陽郡入零陵郡。永嘉元年(公元307年)置湘州,零陵郡屬湘州。東晉永和年間(公元345~356年),析零陵郡復置營陽郡。義熙十二年(公元417年),零陵、營陽二郡屬荊州。
南北朝時期,梁天監十四年(公元515年),改營陽郡為永陽郡;陳改永陽郡為營州永陽郡。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撤零陵、營陽二郡,設永州總管府,區域較零陵、營陽2郡有所擴大,謝沐、馮乘2縣從臨賀郡劃入。大業五年(公元607年),改永州總管府為零陵郡。轄5縣:零陵(今冷水灘、芝山、祁陽、祁東、東安地及雙牌部分地)、湘源(今廣西全州、資源、灌陽地)、永陽(今道縣、江永縣地)、營道(今寧遠、新田地及祁陽部分地)、馮乘(今江華、廣西富川縣地)。隋末,蕭銑改營道縣為梁興縣。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廢零陵郡,分置永州、營州。武德五年,改營州為南營州。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改營州為道州。貞觀十七年,撤道州併入永州。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復置道州。開寶元年(公元742年),改永州為永州零陵郡,改道州為道州江華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復為永州、道州。大曆二年(公元767年),永州轄4縣:零陵、祁陽、湘源、觀陽(析湘源縣置,今廣西灌陽縣地);道州轄5縣:宏道(原營浦縣地,今道縣地)、延唐(原營道縣地,今寧遠縣地)、江華(今江華縣地)、永明(原永陽縣地,今江永縣地)、大曆(析延唐縣置,今寧遠、新田及祁陽部分地)。
五代時期,後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馬殷建立楚國,永、道二州屬馬氏楚國勢力範圍。楚王馬希范置全州,以潭州之湘川縣為清湘縣,又割灌陽縣為屬而治清湘。後周廣順元年(公元951年),南唐滅楚,永、道二州地入南唐。後周世宗時,授周仁逢為武平軍節度使兼侍中,“盡領湖南之地”,永州、道州屬周仁逢領地。
宋全州領縣二:清湘,灌陽,隸荊湖南路。元至元十四年,改全州路總管府,屬全州路,明洪武元年為全州府。九年四月降為州,省州治清湘縣入,屬湖廣永州府。二十七年八月屬桂林府。領縣一:灌陽。清因之不變。
民國元年(1912年)廢州改全州縣,先隸灕江道、桂林道,後屬廣西省第1區、第8區。1935年將西延分出建資源縣。
1949年11月17日解放。1952年資源又與全州縣合併,1953年又分出資源縣。1959年改稱全州縣。1971年起屬桂林地區,1998年改隸屬桂林市。
1996年,全州縣面積4003平方千米,人口75萬餘人。轄9個鎮、11個鄉(其中2個民族鄉):全州鎮、石塘鎮、紹水鎮、廟頭鎮、才灣鎮、黃沙河鎮、文橋鎮、大西江鎮、龍水鎮、城郊鄉、梘塘鄉、永歲鄉、鹹水鄉、鳳凰鄉、安和鄉、朝南鄉、兩河鄉、白寶鄉、東山瑤族鄉、蕉江瑤族鄉。縣政府駐全州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州縣總人口652963人。其中:全州鎮92556人,黃沙河鎮21383人,廟頭鎮22398人,文橋鎮41561人,大西河鎮29388人,龍水鎮42684人,才灣鎮44936人,紹水鎮44729人,石塘鎮37617人,永歲鄉32563人,梘塘鄉24767人,鹹水鄉31402人,鳳凰鄉45688人,蕉江瑤族鄉14180人,安和鄉32841人,朝南鄉22703人,兩河鄉29045人,白寶鄉15043人,東山瑤族鄉27479人。
2003年,全縣轄9個鎮、10個鄉(其中2個民族鄉):全州鎮、黃沙河鎮、廟頭鎮、文橋鎮、大西江鎮、龍水鎮、才灣鎮、紹水鎮、石塘鎮、永歲鄉、梘塘鄉、鹹水鄉、鳳凰鄉、蕉江瑤族鄉、安和鄉、朝南鄉、兩河鄉、白寶鄉、東山瑤族鄉。
2005年7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桂政函[2005]190號)同意撤銷朝南鄉,整建制併入石塘鎮,石塘鎮政府駐地不變。調整後,全州縣轄9個鎮、9個鄉(其中2個民族鄉):全州鎮、黃沙河鎮、廟頭鎮、文橋鎮、大西江鎮、龍水鎮、才灣鎮、紹水鎮、石塘鎮、永歲鄉、梘塘鄉、鹹水鄉、鳳凰鄉、蕉江瑤族鄉、安和鄉、兩河鄉、白寶鄉、東山瑤族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全州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是桂林市轄縣。在市境東北部,市人民政府駐地東北125千米。東北依次與湖南省道縣、雙牌縣、零陵區、東安縣、新寧縣交界;南、東南與興安、灌陽二縣接壤;西與資源縣毗鄰。南北最長99.23公里,東西最寬85.77公里,全縣總面積4021.19平方公里。
氣候
全縣地處嶺南亞熱帶季風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溫17.8℃,年極端最低溫度-3.1℃,極端最高溫度42℃。多年平均無霜期299天。年平均降雨日163.3天,降雨量1519.4毫米。
行政區劃
2016年轄全州鎮、黃沙河、廟頭、文橋、大西江、龍水、才灣、紹水、石塘、梘塘、鹹水、鳳凰、安和、兩河14個鎮和永歲、白寶2個鄉及東山、蕉江2個瑤族鄉,273個行政村,11個社區居委會,共3448個自然村。
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豐富,2015年土地面積折合603.18萬畝,有耕地72.70萬畝,其中水田54.92萬畝,旱地17.78萬畝。水域面積10.69萬畝。林業用地面積363.79萬畝。礦產資源有煤、錳、鐵、錫、鉛、鋅、鎢、硫磺、鈾等20多種。境內長6公里以上的河流共123條,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72.68億立方米,其中地表徑流量39.14億立方米,地下儲水量6.07億立方米,外縣流入水量27.47億立方米。境內諸河流中,除湘、灌、羅三江可以通航外,其餘各支流水淺流急,有利於截流築壩,引水灌田。加上井泉眾多,丘陵平原交錯,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水位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理論蘊藏量25萬千瓦。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被列為全國100個農村電氣化試點縣之一。天湖電站水頭高1074米,設計總裝機容量6萬千瓦。
人口民族
1997年,全州縣面積4003平方千米,人口75.8萬。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州縣總人口652963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全州鎮92556、黃沙河鎮21383、廟頭鎮22398、文橋鎮41561、大西江鎮29388、龍水鎮42684、才灣鎮44936、紹水鎮44729、石塘鎮37617、永歲鄉32563、梘塘鎮24767、鹹水鎮31402、鳳凰鄉45688、蕉江瑤族鄉14180、安和鄉32841、朝南鄉22703、兩河鄉29045、白寶鄉15043、東山瑤族鄉27479。
2013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82.91萬人,占桂林市11縣6城區總人口的15.9%,是桂林市面積最寬、人口最多的縣。
全州縣有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民族分布。
經濟發展
綜述
2012年全州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31.28億元,增長1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1.21億元,增長33.8%;組織財政收入完成6.23億元,增長10.3%;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76億元,增長15.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63元,增長12.9%;農民人均純收入7435元,增長15.1%。
2013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38.36億元,突破百億大關,同比增長8.2%;完成財政收入5.63億元,同比下降9.57%;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5.81億元,同比增長25.1%;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44億元,同比增長11.7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27元,同比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8498元,同比增長14.3%。
2014年,全縣完成生產總值152.46億元,同比增長8.4%;完成財政收入5.94億元,比上年增長5.54%;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8.57億元,比上年增長19.7%;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8億元,比上年增長13.2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68元,比上年增長9.8%。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594元,比上年增長12.9%。
2015年,完成生產總值161.89億元,同比增長9%,高於全市平均增幅1個百分點。完成財政收入6.48億元,同比增長9.0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4.37億元,同比增長21.2%;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61億元,同比增長10.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4400元,同比增長6.7%;農民人均純收入10553元,同比增長10%。
第一產業
全州縣境內盛產大米、小麥、玉米,素有“桂北糧倉”的美稱。自1986年以來,全州糧食生產連續14年增產。1998年總產量44.82萬噸,農民人均有糧528公斤,名列廣西榜首,全州縣平均每年向國家交售商品糧0.65億公斤,是全國100個商品糧生產基地縣之一。
2005年到2010年,全州縣以特色效益為主導的現代農業穩步發展。糧食產量穩定增長,水果、食用菌、金槐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居桂林市前列,生豬養殖大力發展,建設萬頭豬場8個,占桂林市萬頭豬場總量的三分之一。農業新技術的推廣和套用力度不斷加大,禾花魚通過國家無公害原產地認證和地理標誌審批。完成17個新農村試點示範村、453個文明村和759個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建設。投入資金1050萬元實施扶貧項目423個,解決6.2萬人溫飽問題,21個“整村推進”貧困村全部以優秀等。
2014年,第一產業增加值44.45億元,比上年增長4.8%。
2015年,第一產業增加值46.82億元,增長4.1%。
第二產業
全州工業已形成了以建材、造紙、食品加工、機械配件、化工等為主的五大支柱產業。建材業以水泥生產和花崗岩、大理石開發為主體。造紙業以生產白板掛麵紙為主,形成了年產萬噸的造紙能力。
2005年到2010年,全州縣工業總產值由55.6億元增加到106.3億元,首次跨越百億大關,年均增長13.8%;規模工業總產值由13.3億元增加到62.2億元,增長3.7倍,年均增長36.2%。規模工業企業由42家增加到58家,淨增16家。首次榮獲桂林市工業總產值跨台階獎、工業經濟目標責任特等獎。
2014年,第二產業增加值62.17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其中,工業增加值52.55億元,比上年增長13.2%。
2015年,第二產業增加值65.07億元,增長10.1%,其中,工業增加值54.89億元,增長10.3%。
第三產業
2014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8億元,比上年增長13.24%。其中城鎮16.98億元,鄉村11.8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6.02%和9.48%。批發業商品銷售額24.24億元;零售業商品銷售額22.1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64%和15.52%;住宿業營業額1.08億元,餐飲業營業額4.99億元,同比增長12.94%和10.68%。
2014年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加值12.61億元,比上年增長5%。全年郵政業務總量2462萬元,增長18.85%;電信業務總量29223萬億元,增長19.63%。旅客周轉量37788萬人公里,下降2.1%;貨運周轉量101061萬噸公里,增長11.6%。年末公車路數20路,年末實有公共汽車營運車輛數71輛,實有出租汽車數88輛。
2014年接待遊客42.43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92億元,增長21.9%。
2014年,第三產業增加值45.85億元,比上年增長6.1%。
2015年,第三產業增加值50億元,增長11.1%。三次產業增加值比為28.9:40.2:30.9。
社會事業
科技
民國以前,全州縣生產均為手工操作。民國後期,縣政府設有農業技術推廣所和3名技術員。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以後,有了較快的發展,科技隊伍迅速壯大,並建立農機、農業、林業3個科學研究所和15個學會。縣、鄉、村、組成立廣泛的聯繫網路和相應的科學技術管理機構,設定專職農科員,或兼職農民技術員,在各個領域內開展了各項專業科研活動。
2005年到2010年,全州縣被列入“全國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畫試點縣”。
2012年,全州縣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效,被確認為全區現代農業產業科技示範縣。
教育
全州縣在歷史上深受楚文化影響,教育發展較早,宋代已立州學。此後陸續建立清湘書院等10所書院。私塾也較普遍。科舉考試中登科人數之多,名次之高,僅次於臨桂,居廣西第二。
1990年,全州縣有幼稚園437所,入園幼兒15470人,比解放前的1948年增長300多倍;國中62所,在校生26710人,與解放前的1949年相比較,增長98倍;高中、完中(以下簡稱“高完中”)7所,在校生4731人。當年高考,參加考試的2012(含歷屆畢業生)人,考取大學及中專者共達537人。
2014年全縣有普通中學30所,專任教師2523人,在校生28910人,其中高中在校生9157人;共有全日制國小256所,專任教師2514人,在校生49933人。
文化
全州縣位於中原通嶺南要道,系越頭楚尾之地,得楚、中原文化之先。自秦代建置零陵縣以後,文化日臻發達,兩宋至於民國,縣內文人輩出:宋學士陶崇、明代理首揆蔣冕、清詩家謝良琦及史學家蔣良騏等,其詩文史論,或著名於當時,或影響於後世。至於民間文化,桂劇第一個科班(秀字科班)於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首建於當時州屬西延分州,嗣後代有名角。漁鼓道情、舞龍舞獅,均具地方特色。
2005年到2010年,全州縣6個村級服務中心、197家農家書屋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三級網路建成投入使用,首屆湘山文化節取得圓滿成功。
2012年,全州縣高度重視挖掘紅色革命文化和傳統民間藝術,被認定為“廣西革命老區縣”和“全區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十二五”建設任務提前完成,數位電視高清整體轉換工程試點順利啟動。
醫療事業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全州縣始建縣衛生院。解放後,全州縣的醫療衛生事業,有較大的發展。在醫療機構方面,1950年建立全州縣人民政府衛生院(後改為縣人民醫院),1951年始建區衛生所,1955年組織聯合診所,同年又建立防疫站,1957年建立婦幼保健站,1966年建立機關、學校廠礦衛生室,1969年生產大隊建立合作醫療站,1981年改為村級醫療點。1990年醫療衛生機構發展到627個,其中縣級醫院2所,縣衛生防疫站、縣婦幼保健院各1所,鄉鎮衛生院17所,中心醫院3所,聯合診所24所,村級醫療點522個,廠礦企業衛生室22個,機關學校衛生室12個,其他事業衛生室3個,鄉鎮級防保所20個。共有病床879張,衛生技術人員及行政管理人員0.22萬人,其中中醫203人,西醫840人。
社會保障
2005年到2010年,全州縣推進和完善5項社會保險,參保總人數達14.4萬人。全面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5.3%,城鎮基本醫療保障覆蓋率達92%。
2014年末全縣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6321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達82512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13512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350015人。
旅遊景點
全州文物、山水,承荊、楚之文運,兼瀟、湘之靈秀。千年湘山古寺,昔稱“楚南第一禪林。”漢洮陽城遺址,古蹟猶存。炎井河谷,二十里一線江天,仰觀蔽天古木,俯聽奔流擊石。炎井溫泉,入浴稱身快意。天湖水庫,潔淼煙波,高處不勝寒。其他尚有虹飲橋、燕窠樓等等。
全州縣梘塘鄉珠塘村有一個小石山,人稱“語錄山”,山上刻有毛主席語錄和名人浮雕。作者是一個農民叫蔣濟渭。
虹飲橋位於龍水鎮龍水村西,始建於清乾隆年間,長70米,寬4.2米,高7米,"虹橋秋柳"為龍水"八景"之一。
燕窩樓,已經發現的最古老的木質牌樓燕窩樓,在距全州縣城以北約16公里遠的永歲鄉石頭崗村,又稱燕子門樓,系蔣氏祠堂之門樓,原是永歲鄉石崗村的蔣氏宗祠。
天湖位於全州縣華南第二高峰真寶鼎東側,有大片原始森林,眾多奇花異草和野生動物。
當地特產
全州“三辣”:紅辣椒、大蒜、生薑,是全州三種著名的土特產品,雖然形狀各異,食法不一,但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香辣開胃、食療皆美。全州有句民諺:姜辣口來蒜辣心,朝天海椒辣全身。
清涼禾花魚:據傳,全州禾花魚養殖始於東漢末年,已有1700餘年,而作為貢品是在南宋初年,已有800餘年。
松花糖:松花糖是全州的傳統甜點,發源自位於桂林市臨桂區兩江鎮民國代總統李宗仁故居中的私人廚房,由李宗仁家中的一名廚師發明。近百年傳承創新,風味愈加誘人,甜而不膩,入口酥化不粘牙,流行於桂北地區。松花糖去古已遠,名稱的由來,一說是由於松花糖粒粒金黃色如松花;二說源自於松花糖“酥脆清甜,入口即化”,是“酥化糖”的訛誤;也有說因其作為全州的傳統節日禮物,寓意著“輕鬆花錢”的祝願。
名人
蔣冕(1462—1532年)明代縣城北隅人(今全州鎮北門一帶)。少聰穎好學,15歲中解元。1487年與其兄蔣弄聯袂同登進士及第,歷任翰林院庶吉士、編修、禮部、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謹身殿大學士,加封太子太傅(從一品)。
曹學程(1563—1608年)今才灣鎮田心鋪人,幼聰明好學,16歲中舉,20歲中進士。在湖北石首和浙江海寧任知縣期間,因興修水利,政績卓著而擢為御史。
舒宏志(1566—1594年),全州北隅人(今全州鎮北門一帶),明朝尚書舒應龍之子,少時聰穎有奇才,博覽群書,過目不忘,以神童著稱,十八歲中舉。
石濤(1641—1718年)姓朱名若極,字石濤,明靖江王贊儀十世孫,全州湘山寺僧,釋號元濟、道濟,號苦瓜和尚、大滌子、小乘客、零丁老人、清湘老人、瞎尊者等。
謝賜履(1661—1726年)龍水鎮橋渡村人。20歲與父同時中舉,任感恩縣令(今海南省東方縣)。715年,謝賜履歷任水平知府,山東巡撫、右僉都御史。
謝濟世(1689—1756年)龍水鎮橋渡村人。幼年聰穎勤學。12歲代父作《觀風制藝》一文,學官驚嘆為神童,19歲中解元,23歲中進士後任翰林院庶吉士、檢討。
蔣良騏(1723—1788年)永歲鄉石崗人,後遷居才灣。蔣良騏28歲中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國史館編纂、鴻臚寺、太什寺少卿、通政史司、通政使等職。
蔣啟歇(1795—1856年)今龍水鎮龍水村人。21歲中舉,27歲中進士及第。歷任江西省德興、會昌知縣、永豐知州、南昌同知、江西鹽法道,後擢升河南彰德、衛輝、懷慶兵備道,其轄區正臨黃河北岸。
蔣琦齡(1816-1875)字申甫,號石月,今全州縣龍水鎮龍水村人,1840年禮闈二甲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編修,九江、漢中、西安知府,四川鹽茶道,翰林,順天府尹等職。
趙炳麟(1876年~1927年)清末官員。名竺垣,號清空居士。
伍純道 ,男,當代書法家(1932.12.13-1993.5.10),廣西全州縣文橋人,廣西師範大學藝術系教授,中文系,藝術系主任,民盟中央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廣西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蔣淑玉,女,廣西全州縣人。中國作家協會廣西分會會員。廣西散文家。
盤文波 ,筆名:光碟,1964年10月出生於全州東山瑤族鄉,研究生文化,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桂林市文聯副主席,廣西第四、第六、第七屆簽約作家。
蔣欽揮(1952.10—),男,廣西全州人。1996年被評為廣西優秀專家,1998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