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以柔性高效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為核心技術,在一定的光照條件下,通過光電轉化及儲能、智慧型控制和電力配送等精確控制系統,將太陽能轉化為汽車驅動動力,是真正意義上的零污染的清潔能源汽車。
簡述:全太陽能動力汽車就是以太陽能為驅動力的零污染車輛。
國內現狀
自2013年起,我國的新能源車銷量一直保持穩定增長趨勢。2016年北京第十四屆車展上,各車企也將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量潛力與產品結構調整相結合,共展出新能源汽車147輛,其中國內車企推出112輛,在數量上占據主導地位,明顯超過歐美和日韓,與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形成了正效應。新能源車的發展勢頭不容小覷。
然而,縱觀2016年北京車展,新能源車基本上是以充電樁充電、油電混合、氫燃料等為驅動動力的車輛。在中國,電力的生產依然主要來自於燃煤,因此目前市場上的新能源汽車雖然在行駛過程中不產生污染,但其所用的電能在發電時是有可能產生污染的。而漢能即將推出的全太陽能動力汽車,依靠高性能砷化鎵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進行充電,可以擺脫對固定充電設施的依賴,實現化石能源的零消耗和污染物的零排放。
發展歷程
2014年8月13日,漢能宣布完成併購美國阿爾塔設備公司(Alta Devices,以下簡稱“阿爾塔”) 。阿爾塔是世界領先的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生產商,生產世界上轉換效率最高的柔性砷化鎵(GaAs)太陽能電池片。通過本次併購,漢能開始加快布局發展汽車套用等移動能源領域的業務。不久前,經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簡稱NREL)認證,阿爾塔的砷化鎵雙結電池最高轉化率可達31.6%,打破雙結電池世界紀錄。自此,漢能再次成為柔性砷化鎵太陽能單結電池(28.8%)和雙結電池(31.6%)的雙料世界冠軍。
2015年2月,漢能發布了移動能源戰略。憑藉領先的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漢能在光伏建築一體化(BIPV)、戶用發電、農業套用、分散式電站、“移動能源+”和地面電站等領域全面發力,同時深入布局移動能源民用市場、新能源汽車和太陽能無人機等領域。
2015年10月19日,漢能自主研發的全太陽能動力概念車在全國雙創周上驚艷亮相。雙創周開幕當天,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副總理張高麗在先後詳細了解到相關技術和設計後,對漢能的全太陽能動力汽車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
2016年3月1日,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蒞臨漢能總部考察調研。在聽取了漢能的技術發展路線及漢能全太陽能動力汽車業務發展的匯報後,萬鋼對漢能的發展表達了殷切期盼。他指出,萬物皆靠陽光,太陽能套用無處不在,因此太陽能發電很有前景 。
2016年7月2日,經過進一步的技術突破,漢能全新研發的全太陽能動力汽車即將炫酷登場。此次發布會上,漢能將亮相四款不同定位的全太陽能動力汽車。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電動汽車,這四款全太陽能動力汽車將轉化率全球第一的砷化鎵薄膜太陽能晶片技術與酷炫車身設計融為一體,以太陽能作為主驅動動力,顛覆了電動車傳統電力驅動和依賴固定充電設施的充電方式,使汽車可以像葉綠素一樣直接利用太陽能,滿足出行需求的同時不產生任何污染。此外,這次發布會上您還將見證全球首次全太陽能動力汽車的動態實際駕乘。
優勢及亮點
1 、技術優勢
漢能在薄膜太陽能技術領域一直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和領導地位。此次推出的四款全太陽能動力汽車,配備的都是砷化鎵薄膜太陽能晶片技術,該技術經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認證,最高轉化率達到31.6%,是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轉化率世界紀錄保持者。 此外,砷化鎵薄膜發電組件具備柔性可彎曲、質量輕、能效轉化率高、弱光發電等優勢,為漢能研發全太陽能動力汽車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是漢能獨有的核心競爭力。薄膜太陽能組件完美集成在車頂或車身,通過陽光照射為汽車提供清潔能源電力,極大地提高了車輛的環保係數和駕駛舒適度。
2 、車型亮點
三大亮點:真正的全過程無污染清潔能源採集和使用;移動充電;高科技,人性化。
漢能全太陽能動力汽車是真正意義上的零污染清潔能源汽車。它改變了人類在汽車產業上能源利用的方式,重新定義了傳統電動車充電方式和續航里程的概念,並將從根本上改變現有汽車產業利用能源的結構。
漢能全太陽能動力汽車依靠全球領先的高性能砷化鎵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進行充電,完全顛覆電動車依賴固定充電設施充電的傳統模式。理論上,在充足陽光照射下,漢能全太陽能動力汽車每年能夠依靠太陽能行使兩萬公里,完全能夠滿足城市日常出行的需求。除了使用太陽能作為主要動力來源之外,漢能全太陽能動力汽車也可以使用傳統的固定充電設施進行補充充電。
網際網路智慧型化技術為汽車發展開拓了一片全新的領域,漢能也將這些技術套用在了全太陽能動力汽車上,用戶可以通過手機APP定義和管理天氣以及太陽能充電模式,並與電腦、手機等實現互通互聯。同時,漢能全太陽能動力汽車大規模使用輕型環保材料,結合輕靈前瞻的造型設計,迎合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
3 、未來規劃
漢能全太陽能動力汽車是漢能控股集團發展戰略繼續延伸的重要一步。漢能的最終目的,是利用清潔的太陽能薄膜發電技術,改變汽車能源結構,並通過技術、資本、生產、行銷等全價值鏈的開放與合作,實現大批量商業化生產,為用戶帶來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出行體驗。
此次四款全太陽能動力車的推出,意味著漢能“用薄膜太陽能改變世界” 的願景和“移動能源+”戰略有了實質性的落地突破,標誌著漢能正式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
商業化
在此次漢能發布全太陽能動力汽車出現之前,世界範圍內看,由於各種原因,其他太陽能車僅僅是實驗室產品,無法實現商業化。
漢能使用全球轉換率最高的砷化鎵薄膜太陽能晶片(最高轉化率31.6%)作為主驅動動力源,其薄、輕、柔的獨特優勢能夠和車身完美融合一體。在一定的光照條件下,僅直接依靠陽光動力每年可行駛里程達2萬公里,完全滿足城市交通綠色出行的基本需要,顛覆了傳統固定充電設施或更換電池的充電方式。同時漢能全太陽能動力汽車結合大功率高效的鋰電輔助儲能,滿足全天候出行需求。
漢能全太陽能動力汽車在光電轉化及儲能、智慧型控制和電力配送等精確控制系統等方面,均已經實現革命性技術突破,現已完成四輛可駕乘的薄膜發電全太陽能動力汽車,滿足大眾日常出行需求的同時大幅度降低成本,可實現商業化市場推廣,這在世界範圍內尚屬首次。
所以說,漢能這次推出的是“全球第一台可商業化的薄膜發電全太陽能動力汽車”。
細述:
一、從太陽能車歷史沿革來看,此前各國太陽能車多是實驗室產品
世界上最早的太陽能汽車於1978年在英國研製成功, 時速為13公里。1982年墨西哥研製出三輪太陽能車,速度達到每小時40公里,由於這輛汽車每天所獲得的電能只能行駛40分鐘,所以它還的行駛里程還很短。
1984年9月,我國首次研製的“太陽號”太陽能汽車試驗成功,不過此款太陽能汽車車頂上安裝近三千塊單晶矽片,需要靠兩個高效蓄電池供電。
1987年,在澳大利亞舉行的世界太陽能汽車拉力賽上,美國“聖雷伊莎”號太陽能汽車創造時速100公里的最高紀錄。
1996年,清華大學參照日本能登競賽規範,研製了“追日”號太陽能汽車,重達800公斤,最高車速達80公里每小時,但是造價為7.8萬美元。其採用的電池板是我國第五代產品,太陽能轉化率只能達到14%。
1999年5月巴西聖保羅大學的科研人員設計出一款新型太陽能汽車。最高時速超過100km。
2001年全國高校首輛可載人的太陽能電動車“思源號”在上海交通大學誕生。它無需任何助動燃料,只要在陽光下曬三、四個小時,便能輕鬆跑上10多公里。但是它同樣存在缺點,比如蓄電池容量偏小、續航能力有限、敞開式車體設計使迎風阻力較大等。
在漢能推出全太陽能動力汽車之前,太陽能車發展雖有許多改善,但依然沒能全球範圍內普及開來,沒能形成可商業化的新能源動力車,究其根源可以發現:當前太陽能技術遇到很大瓶頸,許多太陽能電池板存在轉換率問題,其收集裝置效率低成本高,受陽光強弱、太陽高角度、氣候等因素影響較大,存在一定局限性。另外,車身笨重、續航里程短、居高不下的成本等因素影響了太陽能動力汽車的量產化進程。
二、漢能全太陽動力汽車具有實際套用意義
2011年中國汽車用戶十年消費習慣變化調查報告顯示,約80%的車主年均行駛里程不超過兩萬公里。而漢能全太陽能動力車在理想狀態下,汽車車身可以集成大約3.5—7.5平方米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按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每平方米300瓦計算,陽光照射5到6個小時, 汽車日均發電量8—10度左右,換算成里程,每天至少可以驅動汽車行駛60公里以上,能達到年均驅動汽車行駛兩萬公里,基本滿足城市日常通行的需求。這一創新技術讓傳統電動車擺脫了傳統電動汽車依賴固定充電或更換電池充電方式。
三、安全環保符合未來發展趨勢
與傳統的化石燃料發電可以導致溫室效應和大氣污染不同,太陽能發電在使用過程中無排放、無噪音、無對傳統化石燃料的能源消耗,是真正的綠色清潔能源,同時在製造端,漢能全太陽能動力汽車也安全環保。
四、成本降低到市場可接受程度
從製造成本來看,由於太陽能薄膜電池及發電系統的增加,使得太陽能汽車的整車成本比傳統新能源汽車高,而漢能不斷地進行技術最佳化和突破,太陽能薄膜發電的成本正在持續降低。漢能估算到量產階段,薄膜太陽能電池及發電系統的成本將降低90%以上,完全可以達到市場可接受的範圍,可以和傳統新能源汽車進行性價比的競爭。
五、具有前瞻的汽車發展戰略目標
漢能全太陽能動力汽車的運用戰略是“開放、合作、共贏”六字方針,下一步將加快與汽車價值鏈各合作夥伴的溝通洽談,儘快達成各層面緊密型戰略合作,不拘形式、一事一議、爭取儘快落實技術落地和實現量產上市,讓百姓儘早享受到便捷的汽車綠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