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

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有限責任公司)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集團公司)局。30多年來逐步發展成為了承擔地質勘查與研究,礦產開發與評價,以及地質資料編錄整理諮詢等項業務的綜合地質隊伍。 現有職工567人,其中在職職工272人,離退休職工295人。有地質勘查、物化探、水文、實驗測試、測繪等專業技術人員174人,占在職職工的60%以上。先後獲得了“全區文明單位”、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狀”、全國總工會“安康杯”優勝企業單位、自治區工商局“守契約、重信用單位”、內蒙古直屬機關工委“先進基層黨組織”、內蒙古地礦局“先進單位”和“先進黨委”等稱號。

開發院簡介

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 (有限責任公司)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集團公司)局。1976年,根據國家資源戰略規劃,專門為勘探黃金而成立,始 稱內蒙古一一〇地質隊。1976年更名為內蒙古第一地質大隊,1982年更名為內蒙古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2007年10月,由內蒙古地質礦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資組建全資子公司,稱內蒙古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有限責任公司。30多年來逐步發展成為了承擔地質勘查與研究,礦產開發與評價,以及地質資料編錄整理諮詢等項業務的綜合地質隊伍。

開發院概況

現有職工567人,其中在職職工272人,離退休職工295人。有地質勘查、物化探、水文、實驗測試、測繪等專業技術人員174人,占在職職工的60%以上。近年來,先後勘查發現了土默特左旗鹿場金礦、呼和浩特市種地窯子金礦、武川縣卯獨慶金礦、東勝煤田新街煤礦、東勝煤田阿不亥煤礦、東勝煤田大牛地煤礦、烏拉特後旗查乾花鉬礦、武川縣趙井溝鈮鉭礦等。已經提交黃金資源儲量15噸,煤45億多噸,鉬26萬噸,鈮鉭2000噸。特別是近幾年在鄂爾多斯盆地和大青山地區的找礦取得可喜的成果,探明多處具有開發利用價值和未來經濟效益看好的鉬礦、煤田、金礦和鐵礦,發現大型礦床2處,中型礦床1處,新發現有進一步工作價值的礦產地8處。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和自治區資源戰略的調整,我院不斷調整勘查策略和產業結構,明確找礦方向。在做好國家地勘項目的同時,努力開拓地質市場。以精湛的找礦技術,嚴謹的工作作風,優質的地質報告和良好的社會服務贏得市場信譽。在全區地勘隊伍中率先通過了國家ISO9000質量管理認證和自治區實驗室計量認證。我院還先後獲得了“全區文明單位”、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狀”、全國總工會“安康杯”優勝企業單位、自治區工商局“守契約、重信用單位”、內蒙古直屬機關工委“先進基層黨組織”、內蒙古地礦局“先進單位”和“先進黨委”等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