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市志

兗州修志歷史悠久。後漢仲長統的《兗州山陽先賢贊》,晉代荀綽的《兗州記》,記述了兗州的地理、人文諸事,這些古書都已失傳。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至民國29年(1940)編纂的志書有:《兗州府志》5部、《滋陽縣誌)6部、《滋陽縣鄉土志》1部。新中國成立後,1960年7月,時值滋陽縣與曲阜並縣期間,僅寫出部分志稿即輟修。 新編《兗州市志》始修於1982年4月,徵集資料300多萬字,1993年編寫出《兗州縣誌》初稿;1994年12月,《兗州縣誌》改為《兗州市志》,1995年10月完成《兗州市志》 評議稿,1997年9月出版發行。志書上限1840年,下限1995年,為保持事物的完整性,部分內容適當上溯。其篇目為:序、凡例、概述、大事記;行政區域、自然環境、人口、農業、水利、林業、工業、鄉鎮企業、交通、郵電、城建・環保、商業、糧油、財政・稅務、金融、經濟綜合管理、黨派・群團、政權・政協、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勞動、軍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風俗・宗教、方言、人物;卷尾設駐兗單位、附錄、編後記。
兗州市地處魯西南平原,北鄰寧陽縣,西靠汶上縣,南、西南與鄒城市、任城區接壤,東隔泗河與曲阜相望。秦置瑕丘縣。南朝宋元嘉三十年(453) ,兗州治所定於瑕丘,至1913年廢州,一直為州、府治所,逐步形成一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宋大觀四年(1110) 改稱嵫陽縣。明成化七年(1471)改稱滋陽縣。1962年1月改稱兗州縣。1992年9月撤銷兗州縣設立兗州市。1995年,兗州市總面積648.2平方千米,人口59.5萬, 有17個民族, 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8.8%。全市設10鎮、3鄉,轄522個村(居)民委員會。 兗州市地處泰沂山區西南部的傾斜平原, 屬淮河流域,平原面積占99.77%。礦物資源主要有煤炭、石灰岩、粘土、黃沙。煤炭地質儲量為12億噸之多,屬低硫、低磷、低灰型發熱量高的氣煤,是良好的煉焦配煤和動力用煤。 兗州素有“九省道衢,齊魯咽喉”之稱。明清時,省會驛道與兩京驛道交匯於此。20世紀90年代,新亞歐大陸橋和京滬鐵路在此交匯,成為全國8縱8橫的鐵路十字交叉之一。公路四通八達,327國道與3條省道穿境而過,成為魯西南最大的物資集散地和客運中轉站。 兗州郵電局是山東省四大郵件轉口局之一, 自動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0.1萬門。 兗州唐代已成軍事重鎮,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解放戰爭時期,著名的兗州戰役即發生於此。 豐富的資源、便利的交通為兗州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20世紀70年代,全市實現了大地園林化,90年代建成“噸糧縣”和“雙千市”。兗州市農業初步形成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的格局,被確定為山東省農業現代化試點市(縣)。20世紀70年代兗州工業產值已達到2.26億元,90年代形成煤炭、機械、造紙、化學、紡織、食品等門類較為齊全的工業體系。兗州是全國八大煤炭基地之一,煤質優良馳名中外。境內有兗州礦務局興隆莊煤礦、楊村煤礦、臨沂礦務局古城煤礦、兗州市大統礦業有限公司。 興隆莊煤礦是中國自行設計、自行施工的年產300萬噸的現代化礦井,附設有年入洗量300萬噸的現代化選煤廠。1995年,全市原煤總產量達到600多萬噸,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2.6億元,一、二、三產業分別為13億元、35.6億元、24億元。 兗州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流傳著詩仙、詩聖石門相逢唱和的佳話。已發現歷史遺址200餘處,有地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5處,國家一級、二級館藏文物百餘件。 兗州城始建於戰國末期, 明代建成方圓7.2平方千米的宏偉磚城。兗州解放後進行了4次規劃,城區面積已達14.5平方千米,人口14萬,街道形成8縱8橫的網狀體系,住房實現了樓房化,形成了功能分區明顯的組團式新型城市格局。在山東省縣級市中,兗州率先實現了城市集中供氣和供熱。農村全面實現了通電、通柏油路、通自來水、通電話、通有線電視、有澡堂的“五通一有”工程,20個村建設了小康樓,14個村使用了秸稈燃氣,6個衛星城鎮建設初具規模。 兗州市先後被授予全國體育先進市、全國文化先進縣市、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全國民政工作先進市、山東省素質教育先進市、山東省衛生城市、山東省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市等榮譽稱號。
新編《兗州市志》2005年獲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