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救助
2005年3月,國務院頒布了《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第46條規定:因接種第一類疫苗引起異常反應需對受種者予以補償的,補償費用由各級財政部門在預防接種工作經費中安排;因接種第二類疫苗引起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如果需要對受種者予以補償,補償費用由相關疫苗生產企業承擔。
按照規定,政府補償特指合格的疫苗在實施規範接種後產生的不良反應,這裡並不包括疫苗質量不合格以及接種不規範導致不良反應的情形。換言之,如果是疫苗質量原因造成的損害,只能由廠家負責賠償。另外,二類疫苗並不在政府財政救助補償的範疇當中,這裡只針對一類疫苗可能存在的後遺症風險。
地區政府補償
從2016年1月1日起,北京正式實施預防接種異常反應保險項目試點工作,針對一類疫苗接種異常,提供最高20萬元疾病身故保險金、5000元遺體轉運費及異常反應發生後3年內的醫療費用補償。受種者只需提出書面補償申請,即可享受補償,不受疫苗接種時間限制。
另外,江蘇省衛計委日前發布《通知》,明確從今年1月起,接種一類疫苗出現異常反應需對受種者補償的,將由保險公司按照最高金額不超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倍進行補償。而且,以前不作補償的接種後的“非異常反應”,今年也納入了補償範圍。
商業保險
目前市面上兒童接種、疫苗方面的保險常見的主要有四種,分別是陽光人壽2013年起推出的兒童疫苗接種保險“陽光貝貝”;平安保險推出的平安預防接種疫苗保險,平安少兒保險的疾病身故保障項目中也包含因注射疫苗身故雙倍賠付的條款;太平洋保險也推出了兒童預防接種保險。
另外,有些意外險產品也可以涵蓋更廣的疫苗責任。比如,平安產險在江蘇省和浙江省推行的意健險承保因接種疫苗發生異常反應時導致的身故、殘疾、醫療及住院津貼責任,而且部分意健險中包括二類疫苗。
市面疫苗保險只保“異常反應”,所謂“異常反應”,就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實施規範接種過程中或實施規範接種後,造成受種者機體組織器官、功能損害,相關各方均無過錯的藥品不良反應”。從前述產品的條款來看,疫苗保險基本上將二類疫苗、疫苗質量問題、偶合發病等情況列入免責範圍。
疫苗險未來
早在2006年7月,我國就開始施行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這一強制險緩解了事故中的矛盾。基於此,有專家就順勢提出,能不能建立起疫苗強制保險制度呢?全國政協委員朱成鋼曾撰文指出,除了擴大救助和補償範圍、設立救助和補償專項基金、改變異常反應鑑定模式外,建立統一的疫苗強制保險制度,也可作為疫苗不良反應損害的救濟路徑。
朱成鋼認為疫苗強制保險應該包括兩個維度:一是推行疫苗質量強制保險制度,相關部門可聯合出台制度,疫苗生產商為疫苗質量投保,保險公司用保險和再保險機制將質量問題造成的責任風險在全球範圍內分散和轉移;另一個是推行疫苗接種異常反應強制責任保險制度,可由商業保險機構推出專門的疫苗接種異常反應責任保險產品,公共衛生部門為每次接種行為購買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