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作
《永遠的菲利普》這是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關於一位二十七的作家與他患有唐氏綜合徵的兒子之間的故事,記錄了一位年輕的父親所經歷的脆弱與失敗,自私與羞恥,憤恨與愛意,以及更多讓人悲欣交集的時刻。對作者來說,這是相當私密的文本,因為作者本人的第一個兒子即是唐氏綜合徵患者,這個話題他擱置了二十多年才終於提筆涉及。此書一經出版,立即在巴西引起熱烈的反響。
《永遠的菲利普》出版於2007年,一經問世,便長時間盤踞在巴西暢銷書排行榜上,創造出耀眼的銷售佳績。在巴西讀者的熱烈追捧下,一版再版。出版後不久,《永遠的菲利普》就很快斬獲了多個文學獎項,包括巴西文學最高獎雅布提獎、聖保羅文學獎、聖保羅藝術批評協會最佳小說獎、葡萄牙電信獎等等,最終幾乎囊括了巴西所有重要的文學獎項,堪稱是巴西當代文壇的代表作之一。
隨後,此書被葡萄牙、義大利、法國、西班牙、荷蘭、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國引進出版,在各國均獲得了較高的關注度和銷售成績。此書法語譯本獲得了當年法國的查利·布里塞(Charles Brisset Award)獎。而英語譯本則入選了2012年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的短名單。
文學獎項
小說Tentative Adventures獲得 Petrobrás Literature Award。1998年,小說Brief Space Between Color and Shade(Rocco) 獲得 Brazilian National Library’s Machado de Assis Award。
2004年,作品The Photographer(Rocco), 獲得Brazilian Academy of Letters and Bravo! awards最佳小說獎。
2007年,出版《永遠的菲利普》(O Filho Eterno),獲得聖保羅藝術批評協會獎最佳小說獎(S?o Paulo Art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
2008年,《永遠的菲利普》獲得雅布提獎(Jabuti Prize),葡萄牙電信獎(Portugal-Telecom Award),聖保羅文學獎(S?o Paulo Literature Award)。
2009年,《永遠的菲利普》獲得Zaffari & Bourbon Prize。《永遠的菲利普》法語譯本獲得查爾斯·布里塞獎(Charles Brisset Award)。
2012年,《永遠的菲利普》英譯本進入都柏林文學獎決選名單。
媒體評論
泰扎1952年生於巴西城市拉熱斯,8歲時舉家遷往帕拿那的城市庫里奇巴。他的人生履歷是文藝青年們的絕好範本:從小熱愛文藝,十五六歲開始寫詩,中學畢業後進了巴西官方設立的商船學校,不到一年便偷偷輟學。1974年,他獨自乘船來到葡萄牙,準備到科英布拉大學學習文學,不巧科大當時因康乃馨革命停課,學沒上成,反而讓泰扎在歐洲遊蕩了一整年。返回巴西以後,他長期無業,熱情而絕望地從事著文學創作。1977年結婚之後,他一直靠妻子養活,直到1984年才在桑塔·卡塔琳娜聯邦大學獲得葡萄牙語教授的教職。有別於中國讀者印象里拉美文學緻密繁縟、波瀾壯闊的文體,泰扎的寫作“將想像、思辨、日常生活和人類困境結合在一起”(李洱),簡約清朗、飽含哲思。看不到拉美文學“地標”式的“魔幻現實主義”,有的只是清晰的邏輯、暢達的敘事、透闢的思考,真誠但克制的剖白。
“國內對巴西文學的理解經常被拉美西語國家的文學遮蔽,但其實巴西文學很難被放置到拉丁美洲文學的框架中來整合。”北京大學世界文學研究所副教授胡續冬評價道:“泰扎是當之無愧的巴西當代文學代表人物。他的小說承續了馬查多·德·阿西斯以來巴西作家努力‘去本地化’、試圖與一個更宏大的西方文學語境對接的傳統。”
胡續冬同時談到,泰扎也是打破巴西文學“孤絕咒”的成功案例:“儘管巴西的作家很多都是在一個開闊的西方文學、甚至世界文學的坐標系中寫作(這從泰扎這本書里對譜系廣闊的文學資源的互文指涉里可以看出),但巴西文學其實在非葡語世界中存在感很稀薄,這和中國當代文學很相似。”